員工抱怨、老闆生氣,搞培訓怎樣避免吃力不討好

(點擊右上角“+關注”【合易人力資源】頭條號,有職場攻略、管理策略、乾貨、詳解)


培訓計劃每年都做,培訓費用每年都在花,培訓甚至已經成為部分企業的日常工作,但是培訓的收效卻總是甚微。如何提升企業培訓的效率和效益是企業培訓部門的管理難題。筆者將帶領讀者從戰略角度切入培訓,引導讀者關注培訓對企業績效的提升。


員工抱怨、老闆生氣,搞培訓怎樣避免吃力不討好


培訓是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企業都非常重視培訓工作,甚至成立企業大學,在培訓方面每年投入百萬、千萬,但是真正能把培訓工作做的好的企業卻是少之又少。很多企業老闆可能都有這個困惑:培訓不做不行,做了卻又看不到什麼效果,花錢不少,收穫不大,簡直就是“雞肋”。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做才能提升企業培訓的效率和效益呢?


培訓要與企業戰略對接

企業在制定培訓計劃時,通常的做法是怎樣的?培訓部門制定一個培訓需求調研表,發給業務部門,有的是發給業務部門的中高層,有的乾脆就是直接發給員工的。這個培訓需求調研表要求大家填寫對下一年度培訓方面的需求,這個需求往往都是比較明確的課程,如溝通技巧、執行力等等。培訓部門回收調研表後,根據統計分析,以及企業高層對培訓工作的要求,制定出下一年度的培訓計劃。

這個計劃制定過程看似也關注了受訓方的需求,也考慮了企業業務發展的需要,但是卻是問題多多。首先業務部門會認真填寫培訓需求嗎?他們真的理解並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嗎?其次培訓部門對業務部門提出的需求真的瞭解了嗎?他們對業務部門下一年度的目標以及為達成目標所必須構建的競爭優勢瞭解了嗎?再次企業高層對培訓工作進行過系統的思考嗎?很顯然,在大多數的企業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NO”。這樣做出來的培訓計劃怎麼能有實際的收效呢?怎麼對業務部門的工作有價值呢?怎麼能支撐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呢?

關於培訓的教科書都會告訴我們,企業培訓需求分析來自於三個層面:戰略層面、組織層面和個人層面。其中戰略層面是最主要的,戰略層面的需求分析強調要根據企業戰略目標,分析企業對組織能力的要求,進而推導出培訓需求,在此需求指導下開展的培訓才是行之有效的。相信很多企業的培訓部門不是不瞭解這個培訓需求分析的三層次理論,而是不知道應該如何入手,到底怎樣做才能開展戰略層面的需求分析呢?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培訓部門和企業高層、業務部門共同來研討,形成培訓計劃。首先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培訓部門要能夠爭取參與戰略制定和研討的過程,這樣培訓部門就能夠理解企業戰略目標制定的整個分析過程。如果不能參與的話,培訓部門也要在企業戰略目標制定後,與企業高層、業務部門來深入溝通,探討並試圖理解企業戰略目標背後對企業資源、管理基礎、組織能力的要求。然後培訓部門與業務部門共同來分析,這個業務部門在組織能力上的優勢、劣勢,哪些是需要強化的,哪些是需要重新建立的,以此提取出需要提升的能力範圍。培訓部門根據這個範圍制定出培訓的目標,對本年度的培訓課程進行規劃。

如某商業集團2019年的目標是要擴展其小型連鎖超市業務,人力資源部在公司經營會議上得知此消息,就找到商超事業部負責人,在其協調下,與商超事業部的各級經理共同討論,制定出了2018年下半年的後備管理人員培訓計劃:

員工抱怨、老闆生氣,搞培訓怎樣避免吃力不討好


另外將培訓與戰略對接的最好方式就是管理者講師化。優秀的管理者同時也必須是優秀的講師,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是管理者做講師的目的不是培養管理者自身的授業、解惑、傳播能力,而是通過管理者的授課來傳達企業的戰略方針、經營理念、價值觀念等等。傑克—韋爾奇在擔任GE公司CEO的20餘年中,舉辦了280場次針對不同層面管理者的領導力培訓,目的就是在於讓GE的管理者們理解什麼樣的領導力是GE所需要的。管理者的言傳身教使員工能夠逐步理解企業戰略方針,並通過管理者的講解將其與自己的工作職責關聯起來,從而更進一步的明確自己的工作目的和方向。


通過“解決問題式培訓”提升員工績效

有效的培訓不僅僅是指計劃內容與戰略的對接,同時也要求培訓的方式方法能夠使學員真正掌握課程內容,達到課程目標,因此對於培訓方法也必須要有所設計。

培訓方法有很多,課堂授課、自學、導師制、拓展訓練等等。自學適用於那些基礎知識、技能的掌握,如計算機操作、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等等。企業中已經沉澱下來的知識也最好是採用自學的方式,如操作指導書、經驗庫等等。如果輔助以導師制,指導學員的自主學習效果會更好。企業還需要鼓勵大家通過社會關係學習、在工作中自學,這些學習方法可以解決一些個性化的問題,大多數的課程都還是以課堂授課為主。

傳統的課堂授課往往存在著課上激動、課下不動的頑疾,主要是因為傳統的課堂授課以知識輸入為主,講師準備了大量素材,在課堂上侃侃而談,學員是被動的接受,被灌輸而沒有機會練習。這種授課方式其實來源於校園,在企業最初開展培訓的時候,缺乏師資力量,就從對口院校中聘請教授來講課,久而久之,院校的填鴨式授課方式也被帶入了企業,並形成了慣例。但是企業需要的培訓,不僅僅要告訴學員應該做些什麼,還需要告訴他們遇到實際問題時應該怎麼做,這就需要企業導入“解決問題式的培訓”。

“解決問題式培訓”簡而言之就是針對企業業務部門日常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普遍性問題,探討解決問題方案的培訓過程。與傳統授課不同,“解決問題式培訓”可能只有問題,沒有答案,講師通過自己的引導,組織學員針對問題進行研討,收集學員的觀點和建議,快速整合,形成一個解決問題的建議方案。這個建議方案可能是學員個人行為的改變,也可能是企業某項制度流程的調整,也可能是企業業務運作的變革。涉及到組織層面改變的建議方案可以通過培訓部門,以培訓總結的形式提報到企業管理層。

員工抱怨、老闆生氣,搞培訓怎樣避免吃力不討好


“解決問題式培訓”可以是在年初就針對企業的固有問題進行系統規劃,也可以是隨時針對業務部門遇到的問題即時組織,因此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實用性。由於問題都是緊貼業務的,與學員個人績效的提升息息相關,學員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也就更高。同時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是學員自己提出的,課下學員自主實踐的積極性也會更強。一旦學員提出的解決方案被企業所採納,成為了制度化的模式、流程等等,提升了企業的運作效率,對學員的激勵性會更強。“解決問題式培訓”真正做到了將培訓與員工個人績效提升、組織績效提升緊密結合,培訓效果不言而喻。


員工抱怨、老闆生氣,搞培訓怎樣避免吃力不討好


將培訓規劃與企業戰略落地對接,將培訓實施與企業績效提升結合,這樣企業培訓工作的開展才能更有意義,企業培訓的成本投入也才能更有價值,培訓也將不再是企業的雞肋,而是推進戰略執行的重要支撐。


大家有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作者/編輯:合易諮詢(nj_heyeehrm)

相關內容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