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物種都在消失,為何最柔弱的植物卻活得相對較好?

各物種都在消失,為何最柔弱的植物卻活得相對較好?

在我們周邊,四處可見綠色的植物,盆栽、草坪、樹林、公園、森林等等。今天因為有人類的干預,世界的植物覆蓋率正在逐漸回升。如果回到人類出現前的遠古時期,地球上只有植物、動物和微生物,那時的植物王國應該更為宏大。一個明顯的理由是,當時的動物都以植物為食,或直接或間接,而且當時的動物體量同今天的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各物種都在消失,為何最柔弱的植物卻活得相對較好?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以植物為食的動物正在逐漸消失。有數據顯示,每天約有七八十個動物物種滅絕。但反觀作為食物的植物,最柔弱的物種,卻活得相對要好很多,這是為什麼呢?

從食物鏈而言,草食動物吃植物,肉食動物吃草食動物,這三者之間存在著一個約束關係以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如果草食動物過多,植物就會減少而肉食動物增多,結果導致草食動物食物來源減少而天敵增多,進而數量減少。近來的研究也表明,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物種具有控制草食動物數量的智慧與能力。宏觀上看,似乎沒什麼錯誤。但誰能保證某些饞嘴的動物不會直接把某一種植物給消滅乾淨呢?

各物種都在消失,為何最柔弱的植物卻活得相對較好?

原來,植物雖然沒法逃跑以及用身體做出有力的抵抗,但體內也進化出了一些防禦性的化學物質,讓自己的口感變得很差,讓自己成為難吃難聞的食物。這樣,以其為食的動物就不得不另擇他食,放其逃過一命。當然,草食動物也會進化出抵禦機制來化解這種化學物質,但往往由於被動而會慢半拍。

這樣看來,植物也是頗有智慧的,雖然出於食物鏈的最底層,但是也有自己完成傳宗接代的手段。外在的柔弱並不代表內心的屈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