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敢拍了,狂扇美國司法系統巴掌,真實案件遠比電影觸目驚心!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1976年11月29日,美國,達拉斯市。

深夜,警察羅伯特,和同僚開著警車,在公路巡邏...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羅伯特發現,有一輛藍色轎車,停在了路邊一段時間了...

於是,他上前敲了敲車門,讓司機出示駕照。

忽然,司機掏出手槍,朝著羅伯特一通亂射…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當天和羅伯特巡邏的同僚,是個新手,嚇得大哭…

當她回過神來,歹徒早已消失在夜色迷霧中…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警方鎖定了兩名嫌疑人:16歲的大衛和28歲的蘭道。

大衛說:兇手是蘭道,我們偶然認識,他帶我出去兜風,當時坐在他旁邊,看到他心狠手辣的樣子,好怕怕!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有一對恰好路過的夫妻,也指證蘭道就是兇手…

妻子信誓旦旦:我看得一清二楚,就是他拿出手槍崩了警察!

而在警察死後,短暫失憶的新手同僚,突然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證詞,她回憶起,兇手就是蘭道,穿著高領毛衣...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這些證詞存在很多疑點...

比如,當晚有大霧,證人到底能不能看清兇手的模樣?

比如,案發時嚇得什麼都不記得的女警,被領導約談後,居然記起兇手穿高領毛衣這個細節?

即便如此,蘭道還是被判處入獄,這事兒就此銷聲匿跡,沒人關注,很快被公眾淡忘了…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眨眼間,九年過去了。

埃羅爾·莫里斯,一位紀錄片導演,機緣巧合之下,接觸到了蘭道,對這宗案件產生了興趣…

他用了兩年半時間,翻閱庭審記錄和證據,找到了當年的律師、警察和法官,試圖還原當年的真相...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辯護律師很憤怒:在理據不足的情況下,強行製造殺人犯!

法官微笑:我家三代都是FBI,不會出錯!

警察嗤之以鼻:他說自己不是兇手?呵呵,哪會有兇手承認自己是兇手?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導演甚至還找到了同案的另一個嫌疑人大衛...

殺警察那案子,其實,是我乾的…

採訪快要結束時,大衛突然說: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細細的藍線》

紀錄片1988年在美國上映,豆瓣得分8.1分,IMDb8.0分。

扇了美國司法系統一大巴掌,這部紀錄片的現實意義及其帶來的影響,超過電影本身…

有觀眾評論: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坦率的說,比起同類型題材,這部電影並不出彩...

沒有旁白,缺少解說,時間線混亂…

居然幫助一位入獄10年的嫌疑犯,翻了案…

誰也沒想到,這麼一部沒有戲劇衝突,只靠事實堆積起來的紀錄片,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1985年,已經拍了幾部電影和紀錄片的導演埃羅爾,認識了一位精神科醫生,這位醫生專門為德克薩斯州的罪犯進行精神鑑定。

通過這位醫生,導演接觸到了蘭道。

剛開始,他並不相信蘭道是無辜的,但當他翻閱庭審記錄,發現案件存在很多疑點...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因為從小喜歡推理小說,也因為自己具備觀察入微、抽絲剝繭、順藤摸瓜的習慣...

電影上映前,導演把未經剪輯的採訪錄音錄像,交給司法機關,作為這宗案件的再審證據…

經過幾次聆訊,蘭道被無罪釋放…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然而,儘管好評如潮,影片卻沒有獲得奧斯卡獎項,因為,導演請演員重現兇案的拍攝手法,在奧斯卡評委看來,違反了紀錄片的客觀真實的原則,只能算是“偽紀錄片”...

但是,這仍然無法抹去這部《細細的藍線》作為一部電影,推翻司法判決,對美國司法系統造成巨大影響的事實…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透過蘭道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普通人被製造成殺人犯的全過程...

比如,軟性刑訊逼供,不讓蘭道聯繫律師,不讓睡覺...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比如,誘供逼供,警察拿一把來路不明的手槍,逼蘭道印指紋,還威脅:如果不配合,就活不過今晚;

甚至,蘭道每天都要被迫聽20次的恐怖廣播,大致內容是:人是如何被電擊致死;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因此,蘭道的證詞,和後來呈現到法庭的證詞內容,有很大的出入…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而真正的兇手大衛,雖然有盜竊、搶劫、私闖民宅、強姦的前科…

但表現得十分悔恨,加上有“未成年人”的免罪金牌,因此,一直未被警方定為第一嫌疑人…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陪審團提到大衛時,語氣裡都是慈愛:儘管他以前犯過錯,可是他畢竟還是個孩子,我們不想毀掉一個年輕人。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法官也反覆強調:我認為我這案子,判得非常好。

蘭道的律師提出複審的要求,理由主要有:警察審訊的過程,有恐嚇蘭道的嫌疑;證人的供詞可信度不高…

然而,複審的要求卻一再被駁回。在這期間,律師還被神秘人跟蹤…

律師心灰意冷:他們認為,有人進監獄就行,而這個人,是個成年人就行…如果正義是如此難以伸張,我們又何必再堅持下去?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為了趕緊結案,警方捏造證據,恐嚇當事人;

警察和證人存在利益輸送,指使他們給假口供;

法官草草了事,只會打官腔…

這一切繁雜瑣碎的細節,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利益考量,以及政治正確和政策需要...

整個司法系統對於事實認定的偏差,製造出了“符合公眾需要的殺人犯”...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尊重事實,是一條細細的藍線。當條藍線失守,社會信仰秩序,也就隨之崩塌。

法庭上,有位警察說: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以下資料來源:觀察者網、搜狐新聞】

據報道,自1989年到2017年3月15日,美國共計有2000例入刑的無辜者獲得昭雪的案例。

這2000名無辜者共計被冤枉蹲監獄17499年,平均每個人在監獄裡面白白失去了8.7年。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1985年,智商只有70的史蒂文·艾維瑞,被當地警察指控以強姦罪入獄。儘管證據不足,史蒂文還有不在場證據,但是史蒂文仍然被判決有罪,入獄32年。

直到2001年,DNA取證技術開始普及,史蒂文才被證明無罪…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1985年 22歲的Steven Avery因強姦罪成立入獄

在2005年,出獄四年的史蒂文被再次指控謀殺罪…

儘管證據被汙染,證人有被警方誘導認罪等種種嫌疑,史蒂文卻仍然被指控有罪,鋃鐺入獄…

美國民眾認為,史蒂文極有可能是被陷害入獄,理由是——政府不願意支付他3600萬的賠償款…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此事被拍攝成著名的紀錄片《製造殺人犯》,播出後,引起全美對司法體制的口誅筆伐,公眾震驚於司法機關的粗暴野蠻,也對史蒂文的遭遇深表同情...

儘管有律師和民眾為史蒂文上訴,但直到現在,史蒂文仍然沒有出獄…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有專家認為,在美國,造成冤案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社會輿論和刑訊逼供。

兇殺案發生後,引起公憤,公眾迫切希望能儘早破案。警方在壓力之下,急需尋找到“兇手”,無論這個人是“真兇”還是“假兇”,如果抓不到殺人犯,就“製造殺人犯”...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其次,在美國被冤枉的人很多是處於社會底層,包括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種,輿論及執法機構對他們存在偏見…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1989年,含冤入獄十餘年的蘭道,終於被無罪釋放,但是那段蒙冤受辱的時間,卻再也無法尋回。

直到2011年,蘭道因為腦瘤去世,也沒有拿到任何賠償。

正義不但會遲到,更會缺席。

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太敢拍了,狂扇美国司法系统巴掌,真实案件远比电影触目惊心!

源/1905電影網

— THE END —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僅供傳播,不代表本號或本網立場。

特別推薦:希曼網(www.ximanw.com)軟文發佈自助平臺,上萬家企業新聞營銷首選推廣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