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好的20名大學,美國佔了16所,英國佔了3所

世界最好的20名大學,美國佔了16所,英國佔了3所

我們應該問一個問題:美國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美國的人口只佔全世界5%,但卻消耗了全世界25%的資源;美國掌控了全世界60%的金融……還有一個數據,我相信大家從來不會在中國任何一張報紙、領導人講話、書本文件上看到過,那是我計算出來的——我認為美國掌控了全世界70%的高端人才。

當然我們這些人要把國家政府社會研究,美國怎麼吸引全世界的人才,美國的大學機構研究機構怎麼鼓勵創新創業、白手起家、包容。

我有一個講演非常受歡迎,講了十年,叫《諾貝爾獎是怎樣煉成的》。我收集了1901年到2017年全世界一共出了六百十八個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總結了諾貝爾獎的五大規律:

第一個規律,美國德國英國三個國家佔了全世界諾貝爾獎的90%以上,美國就佔了二戰以後全世界諾貝爾獎的70%以上。也就是說今天世界上得諾貝爾獎70%是在美國上班的,在美國的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實驗室工作的。中國只有一個,而且已經是一個84歲的老太太。


世界最好的20名大學,美國佔了16所,英國佔了3所


第二個規律,世界排名前20名的大學佔世界諾貝爾獎的90%以上。第一名哈佛大學先後出了151個諾貝爾獎,第二名哥倫比亞大學先後出了101個諾貝爾獎。第三名英國古老的劍橋大學出了91個諾貝爾獎。第四名,芝加哥大學89個,第五名,麻省理工87個等等。那中國的大學在哪裡?

第三個規律,這些大學有一些著名的實驗室,現劍橋大學有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出了29個諾貝爾獎。我們華為算很牛了,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錢。任正非是非常重視研發人才的,但是這樣的距離,恐怕還有遙遠的路程要走。德國的古老格林科大學出了45個諾貝爾獎。丹麥算個小國吧,但是出了一個偉大的原子物理學家,帶領的哥本哈根學派,出了12個諾貝爾獎。

第四個規律,諾貝爾獎30%是是師徒相傳的,他有階梯效應,他有傳承,最長的傳承五代人。把大學研究所搞了個天翻地覆,很多著名的教授甚至自殺身亡。這個問題,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進行更加深刻的反省。

第五個規律,猶太人佔諾貝爾獎35%。有人統計了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一百項發明,從1900年到1928年中國一項也沒有。

又有人統計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家,請注意,不是科學家,而是發明家。從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開始算,2000多年中國居然只能排進去一個人,那就是一千多年前東漢的太監蔡倫發明的造紙。

所以說老實話,這幾張表該不該貼到我們的科技部長的家門口?該不該貼到教育部部長的走廊裡?貼到每一個大中小學的畫廊裡面?希望在什麼地方?希望呢已經不是我們這代人了,希望只能在下一代。所以我們要推動教育創新,教育改革得真正的用意就在這裡。

世界最好的20名大學,美國佔了16所,英國佔了3所

我們看看最新的世界最好的20名大學,美國佔了16所,英國佔了三所。

我是個蠻喜歡看電影的人,我發現美國人拍了很多科幻片,而國內電視上最喜歡放的是帝王片,這就是中美文化的不同,美國人喜歡科幻創新,美國的科技大佬都是科幻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