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租房稅率減至2.5%,租客少了“高稅負轉嫁”之憂

北京租房税率减至2.5%,租客少了“高税负转嫁”之忧

圖文無關。圖/視覺中國

從今年1月開始,北京市民出租房屋收入的稅率大幅下調了——據新京報報道,北京稅務部門發佈新規,月租金收入不超過10萬元的,改按2.5%徵收,僅僅相當於原來稅率的一半。

就在年初,很多人還在擔心“房租抵扣申報會成為向房東征稅的線索”,擔心會出現“房租抵扣100元,房租上漲500元”的局面,他們擔心的本質問題就是——房東的租金收入要交的稅太高,會造成稅負轉嫁。

之前國稅總局明確的“申報不必填房東信息”,無疑打消了許多人的疑慮。而這次北京稅務部門發出的實實在在的減稅大紅包——對房租收入以“綜合徵收”的方式只徵收2.5%的稅,再次讓人們吃了顆定心丸。

房東出租房屋適用的稅率只有2.5%,根本不是之前以訛傳訛的高達10%以上的重稅,這消息慰藉人心。按照該稅率,如果房東月租金收入5000元,只需繳納125元的稅,這堪稱“輕稅”。可以預見,這會提高房東納稅的積極性,也將降低徵稅的成本。

非但如此,北京對於個人出租住房的徵稅大幅下調,還會惠及廣大房東與租客,有效刺激租賃市場,通過稅收的有形之手,實現“穩房租、惠租客”的目的。要穩住城市的新移民群體,穩定、安全的租賃關係是“定海神針”。

值得一說的是,在國家明確提出“租售同權”等政策目標之後,各地都在探索穩租金、保護租客利益的相關機制。去年深圳對個別長租公寓進行試點,探索“一年一調”的控制租金增長的機制。

相對提供公租房供給、控制市場租金上漲,減稅是更有效的政策工具,通過降低“交易成本”,能啟動市場機制擴大租賃房屋的有效供給。減稅也是向租客和房主的雙重讓利。

接下來,在稅務部門降稅惠民之外,也期待立法和政策等層面能給出更多的制度保障,提供更可靠的長期市場預期,填平稅收法律和執行政策之間的鴻溝,以“稅收法定”托起對善政長效執行力的預期。

在稅法制定的過程中,一般由人大給出原則性的法律條款,再由國務院條例、財政部、國稅總局的規章制度,乃至由地方稅務局的通知來豐富稅收實際徵收相關內容,包括實際稅負扣除、適用標準等。

以出租房房租來說,按《個稅法》出租的法定名義稅率高達20%(可減半徵收),此外還有增值稅1.5%,房產稅4%,加起來達到10%以上。但目前,全國很多地方的稅務機關對個人出租房屋執行的是“綜合徵收”,適用稅率只有5%左右(目前廣州為6%)。

北京自選動作收穫的好評也表明,公眾期待的是房租低稅率成“通行做法”,而不限於一地。

鑑於此,在全國層面,進一步推進目前租房優惠低稅率“法律化”的進程,確保政策和法律的可持續性,更好引領市場預期、穩定租賃關係,也把減稅惠民的工作夯實,也勢在必行。

□沈彬(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