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媽媽焦慮,這本家長入園手冊讓孩子輕鬆過渡入園焦慮期

3月份即將會有一部分民辦幼兒園的孩子們入園,很多媽媽問我怎麼做好入園前的準備。除了每天給孩子講幼兒園好玩的事情外,面對可能即將出現的分離焦慮,我選擇了很多繪本作為我們每天親子共讀的內容,因為我覺得繪本是一個非常好的溝通橋樑。

現在把這份書單推薦給大家,但我一直都在說,書單不是固定的,這套書適合我的孩子,不一定適合你的孩子,每個孩子有他的獨特性,我也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從自己孩子的需求去親子共讀,當我們的孩子依偎在我們的懷抱裡和我們一起讀書的時候,讀書的目的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我們和孩子心與心之間的聯結更為重要。

在推薦繪本書單前,我先推薦一本寫給爸爸媽媽看的入園書——《爸爸媽媽應該這樣做》

孩子入園,媽媽焦慮,這本家長入園手冊讓孩子輕鬆過渡入園焦慮期

待在幼兒園的三年,是孩子們一生中最關鍵的時期。這樣的機會有且只有一次。你現在可以讓家長認可老師,將來卻不能讓社會認可孩子。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幼兒園老師不一定是教育專家,不一定能對教育理論做出多大的貢獻,但我們正在塑造和影響孩子們的未來,有責任也有義務對孩子們負責。對孩子們負責任,才是給家長最好的交代。

小劉老師的珍貴經驗告訴您:入園前,做好準備工作,可以減輕媽媽和孩子分離的焦慮,使孩子更快、更好融入新生活。孩子不好好吃飯原因其實很多,把準脈,對症下藥,孩子乖乖吃飯其實一點也不難。小孩說謊,各有原因,沒有一招通吃的解決辦法。找到原因,孩子自然就會不再說謊。對幼兒進行“小學化”教育,只會適得其反,其危害可以用“令人髮指”來形容、經常和小孩一起做情景遊戲,教育效果出人意料,比說教管用得多,和小孩溝通,要引導而不是灌輸,記住:不問封閉性問題。孩子的畫,像不像、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畫的用色和形狀表達了孩子的情緒和心聲。隔代撫養弊端多多,在孩子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的教育一定不能缺席。

一位幼兒園老師情深意切的66封信,幫助父母解決孩子在幼兒園裡會碰上的大大小小的新問題。

父母如何跟老師建立信任?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怎麼辦?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孩子動作緩慢怎麼辦?發現孩子說謊怎麼辦?孩子自信心不足怎麼辦?家長怎麼問,孩子才肯說?孩子攻擊性強怎麼辦?如何讀懂孩子的心思?如何幫助孩子改正不良習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讓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相信《爸爸媽媽應該這樣做:一個幼兒園老師寫給家長的66封信》裡,您會找到一些似曾相識的場景和感受。如果您的孩子也出現過類似某位小主人公的狀況,並且老師不曾和您正面溝通過,請重新觀察您的寶貝,瞭解他真實的行為,分析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並相應地做出改變。您這麼做的話,會讓孩子們一生受益的。

1《幼兒園的一天》

孩子入園,媽媽焦慮,這本家長入園手冊讓孩子輕鬆過渡入園焦慮期

這本書是非常有趣的,能帶給孩子最豐富的入園“預體驗”,超過60種不同的動物小寶寶逐一亮相,用它們獨有的幽默演繹讓孩子們輕鬆理解什麼是幼兒園,緩解因陌生而導致的緊張和焦慮,做好入園心理準備。

用最貼近幼兒心理的引導角度,通過孩子們熟悉喜愛的小動物來示範幼兒園的各項生活細節,帶給孩子閱讀和領悟的喜悅。

這個幼兒園裡都是動物寶寶,就好像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動物寶寶們也各有特色。蝸牛寶寶拖拖拉拉,穿山甲寶寶不愛吃菠菜,螢火蟲寶寶從來不肯睡午覺,鱷魚寶寶流下了真心的眼淚,因為好想媽媽!

入園適應階段,習性各異的動物寶寶們狀況百出。別急,請給小動物們一點時間,它們最終會一起學習字母、形狀和顏色,會做手工、搭積木、練舞蹈、聽老師講故事,會結交新朋友,嘗試著融入集體。你的孩子也一樣,他終究會融入集體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2《魔法親親》

孩子入園,媽媽焦慮,這本家長入園手冊讓孩子輕鬆過渡入園焦慮期

故事講的是小浣熊Chester不願意去上學,因為他不願意離開媽媽去一個陌生的環境,媽媽向他保證,他一定會喜歡新學校,並告訴他一個秘密——“the kissing hand”,媽媽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個吻,這樣每當小浣熊在學校感到孤獨的時候,把掌心輕按在臉頰,媽媽的吻就會溫暖他的心,就不會再孤獨和害怕了。

那天小浣熊去上學,他在媽媽的掌心也印下了一個吻,好讓媽媽在想他的時候,也可以感受到這魔法親吻。

這是一本很溫情的圖畫書。故事很適合講給那些第一次離開媽媽去上學的孩子。魔法親吻能夠緩解孩子心中的恐懼,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永遠陪伴著他們。

3《湯姆上幼兒園》

孩子入園,媽媽焦慮,這本家長入園手冊讓孩子輕鬆過渡入園焦慮期

這本書是小兔湯姆系列其中的一本,每一本的故事都特別生活化,孩子非常喜歡,上幼兒園這本也有單冊的出售,大家也可以搜索一下。

湯姆要上幼兒園了,第一次上幼兒園對他來說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挑戰。《湯姆上幼兒園》告訴你,孩子是如何體驗上幼兒園這件事的。為什麼有些孩子會裝病、耍賴、在幼兒園門口拉著媽媽不鬆手……要知道,對孩子來說,上幼兒園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啊。讓我們給這些孩子寬容、鼓勵以及愛的擁抱吧,相信他們會和湯姆一樣喜歡上幼兒園的。

小兔子湯姆在幼兒園裡會哭,會想媽媽,但是他會緊緊抓著媽媽的手帕,到了晚上媽媽就會來的。

我想我會給果果一件留有媽媽味道的物品,讓他帶著去幼兒園,我相信當他融入這個新環境,因為有這個禮物,他應該就不會難過吧!

4《大衛上學去》

孩子入園,媽媽焦慮,這本家長入園手冊讓孩子輕鬆過渡入園焦慮期

《大衛上學去》繼續承接《大衛,不可以》的風格,爆笑之餘,和每一位小朋友分享第一次上學讀書的成長經驗,讓他們瞭解如何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什麼是“可以的”“好的”行為和事情。我們可以在系列作品中,逐漸看到大衛的成長……

《大衛上學去》一書主要描述了大衛在學校學習規矩的狀況。與《大衛,不可以》最大的不同是,在前一本書裡,大衛唯我獨尊、一個人胡鬧;而在後一本書裡,大衛的身邊有了其他的小朋友,他必須得學會與別人相處,並且尊重學校裡的規矩。

這本書能讓孩子瞭解和接受幼兒園的規則,畢竟孩子要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去生活,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有的社會規則我們要教給孩子去適應。

大衛的書中,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整本書中大衛是全身的,而大人半身的,也就是說作者用這樣的圖案告訴我們,我們大人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要從孩子的高度來看待這個世界,當他們的行為不符合我們這個社會的規則的時候,嘗試用寬容和理解,嘗試用尊重和接納,嘗試用代替懲罰的辦法,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

5《我的感覺》

孩子入園,媽媽焦慮,這本家長入園手冊讓孩子輕鬆過渡入園焦慮期

《我的感覺》是一套有用、有趣和有內涵的情緒教育叢書。

日常生活中,孩子經常會發生一些情緒的困擾,如不開心、哭泣、發脾氣和孤獨感等等。他們不會向大人訴說自己的情緒狀態,更不能自己化解。因此,家長和老師要知道如何有效地幫助孩子擺脫這些不良情緒,培育他們愉悅、向上、與人相和的積極情緒。這就要學會對情緒的管理。

這套叢書彙集了孩子經常發生的七種情緒——想念親人、難過、害怕、生氣、嫉妒、自信和關心他人。作者逐一將孩子這些難解的情緒放在自然尋常的生活情景中,用彩圖和易懂的文字展現出各種情緒的表現特徵和相應的處理方式,使孩子形象地掌握調理自己情緒的可行辦法。

在《我好害怕》一冊中,告訴成人,在新的處境中,孩子常常會有害怕的情緒,成人要關注他們的這些感覺;告訴孩子誰都會經歷這種感覺,無須害怕;大八要在孩子身邊,幫助他們度過這種情緒,樹立自信心。

在《我好難過》一冊中,告訴成人,首先,要教育孩子難過是不可避免的;其次,要和他在一起,聽他傾訴為什麼難過,並讓孩子知道,他不會一直難過下去的。

在《我覺得自己很棒》一冊中,告訴成人,要尊重孩子與生俱有的特質,並懂得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要幫助孩子瞭解大家都不一樣,讓孩子覺得自己也是很棒的。

在《我好嫉妒》一冊中,告訴成人,當孩子發生嫉妒情緒時,讓他們向信任的人訴說出來,大人要正視孩子的這種感覺;並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獨特的特點,不要去傷害別人,嫉妒情緒就會漸漸減弱,直至消失。

在《我好生氣》一冊中,告訴成人,要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怒氣,不要去傷害他人。書中向孩子提供了控制怒氣的技巧和辦法:成人管好自己的怒氣對孩子是最好的榜樣。

在《我會關心別人》一冊中,提出先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別人關心的感覺,然後讓他想想別人有什麼感受,從而懂得自己不願做的事不要讓別人去做,這樣才能讓孩子養成關心所有人的良好習性。

在《我想念你》一冊中,提供了種種成人和孩子可做的事,以用來消解因思念親人而產生的分離焦慮情緒。例如,給孩子以關懷,提供使孩子喜歡、安心的物品等;親人與孩子分離的日寸間不要超過孩子忍受的限度,要按承諾的時間讓孩子重逢親人。

從小培養人的管理情緒的良好習性,有助於健全人格的形成,將受用一生。

雖然本書是寫給孩子看的,但對大人也是極有幫助的。大人從書中可以反省自身,撫平情緒,並正確地把握對待孩子的方式

6《忘了說我愛你》

孩子入園,媽媽焦慮,這本家長入園手冊讓孩子輕鬆過渡入園焦慮期

這是一個非常寫實的故事。雖然主人公是小熊比利和熊媽媽,故事卻再生活化不過,每一個為生計而奔波的家長都可能有過類似的經驗。 本書以輕鬆幽默的文字、充滿想象的圖畫、妙趣橫生的故事,將自我認知、友誼、愛,甚至是生命的逝去等飽含哲理的話題娓娓道來。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 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

媽媽上班已經遲到了,卻跑回來向比利道歉,把這個“搗蛋鬼”抱在懷裡說“我忘了說我愛你”!

這母子相擁的一幕,讓時間瞬時凝固!什麼“上班”,什麼“遲到”,都顯得無足輕重。總是在世務中忙忙碌碌的大人們,不妨駐足觀賞、感受。或許可以再想一想,在孩子們匆匆忙忙的成長中,我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現在我每天回家都會和果果說:果果,我愛你。我想以後每天送他去幼兒園,我也會告訴他,媽媽很愛你,當孩子的內心有了充足的力量,一定能勇敢地面對他未知的世界。

7《小阿力的大學校》

孩子入園,媽媽焦慮,這本家長入園手冊讓孩子輕鬆過渡入園焦慮期

小阿力的大學校其實是個幼兒園,在這個幼兒園裡有娃娃屋、圖書角、畫畫區、電腦區……

小阿力說要是能一直跟媽媽呆在家裡該多好的時候,媽媽抱著他說你就像一隻不願離開巢的小小鳥啊。所以當小阿力看見小鳥第二天已經完全康復的時候,媽媽說小鳥長大了總是要飛走的。

我們和小阿力的媽媽一樣,應該為孩子準備的,都會準備好;但是,應該站在孩子的心思裡,為他們想一想,的確總容易缺掉。這其實很難怪罪,我們早已經是成年人,還怎麼時時刻刻都有童年的角度呢?我們不怪罪成年人,不批評父母,我們只是一起來多讀讀這樣的書,那麼我們就不會總是容易缺掉了……

8《小貓頭鷹》

孩子入園,媽媽焦慮,這本家長入園手冊讓孩子輕鬆過渡入園焦慮期

秀秀、皮皮和比比這三隻小貓頭鷹,有一晚,他們醒來時找不到媽媽,既焦急又擔心,只好一起在樹枝上等。秀秀和皮皮不斷彼此安慰:“媽媽會帶好吃的東西給我們!”、“她一定很快就回來了!”而最小的比比只是一句句地說:“我要找媽媽!”。

樹林裡好黑,每樣東西都在動,小貓頭鷹們越挨越近,在心裡祈禱媽媽一定要回來。但是,左等右等,仍然不見媽媽的蹤影……

這是一本完美地呈現了媽媽離開後孩子彷徨、憂心還有自我安慰的經典圖畫書

9《我不要去幼兒園》

孩子入園,媽媽焦慮,這本家長入園手冊讓孩子輕鬆過渡入園焦慮期

如果聽到孩子說“我不要去幼兒園”,你會怎樣做?媽媽們有時會很焦慮,不願意給孩子看這樣的繪本,讓我們來看看繪本里都描繪了什麼?

繪本里的小兔子不想去幼兒園,因為對未知環境的害怕,因為對媽媽不在身邊的恐懼和失落,因為一些莫名的情緒:我就是不想去幼兒園。他糾結,睡覺的時候頻繁開關臺燈來證明自己到底是害怕還是不害怕。勉強被送到了幼兒園,他一開始哭啊哭,後來參加了很多活動,跟小朋友們在一起吃喝玩樂好不熱鬧,於是等到晚上媽媽來接他走時,他說:我不要走,在幼兒園還沒玩夠呢。

這10本繪本和圖書都是我精挑細選出來的,果果很愛看,我也特別愛看,其實我覺得這些繪本,尤其適合給大人看,面對孩子入園前的分離焦慮,有些分離焦慮是家長的,擔心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陌生環境,擔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擔心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各種擔心,各種焦慮,各種糾結……

所以入園前需要做好準備的不只是孩子,尤其是家長,讓我們靜下心來讀一讀這些書,進入孩子的世界,用愛和他們之間進行聯結,和孩子一起順利地度過入園焦慮期,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收穫。

我是果媽李璇,喜歡我歡迎點擊上方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