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這樣的職業規劃還不錯

又是一年的12月份

相信不少大學生已經找好了工作

簽好了三方協議

當然,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完全確定,在觀望中

也不用著急,明年還有半年的時間呢,時間足夠用

今天來到一所學校進行招聘

和學生們聊天

感受到了學生的忐忑、興奮、期望與不安

更多的是對未來的迷茫

讓我想到了當年的我,有感而發

個人的一些經歷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這樣的職業規劃還不錯

我畢業於一所二本院校,至今已經8年時間了

學校名氣不高,所學專業也不好

面試了很多企業,都被PASS了

直到12月23號才通過了面試

拿到了Offer,簽了三方協議

入職之後,新鮮期很快就過了

剩下的就是對未來的迷茫

在迷茫的時候,很感謝我的第一任人資經理—MR高!

他說:大學生的職業足跡應該遵循

大公司——小公司——大公司!

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這樣的職業規劃還不錯

第一個“大公司”指的是:

大公司有完善的培養體系、健全的流程

“細緻入微”的制度

正是大學生所欠缺、需要學習的

大學生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白紙一張

接受大公司系統的培養,對自己的職業技能

工作習慣、工作方法、職業規劃

都有很大的幫助

鍛鍊個3、4年,就能有所成

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這樣的職業規劃還不錯

第二個“小公司”指的是:

大公司很規範,但是大企業病也存在

晉升可能會很慢

大企業的制度、流程、工作方法、技能

學習的差不多了,就可以考慮跳槽了

選擇一個較小的公司

為什麼呢?要職位!

公司規模小,要發展,要盈利

就需要大量引進人才

有大企業的工作經驗,一定是他們的首選

除了給的薪資不錯以外

職位也會很不錯,這就是選擇小公司最主要的目的

把在大企業學習到的知識、技能、方法

實踐運用到小公司

既鞏固了自己的所學,也體現了自己的價值

還能參與到公司的一部分決策

個人的定位、眼界、高度、大局觀就比較高了

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這樣的職業規劃還不錯

第三個“大公司”指的是:

在大企業工作個3、4年

在小企業工作個3、4年

8年左右的經驗,足夠幫你再敲開大企業的大門了

再選擇大企業,為什麼呢?求發展

不是說小企業就沒有發展

只是相比之下,小企業的發展前景要小一些

未來風險會更大一些

有大企業的工作經驗、工作方法

也有小企業的職位、大局觀

再來到大企業,起點就會比較高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這樣的職業規劃還不錯

這就是我的第一任人資經理給我的建議

我也在努力的按這個方向走

不說自己成功與否

至少我沒有再迷茫

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要往哪裡走!

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這樣的職業規劃還不錯

這是個人的一些經歷,分享給大家

每個人的發展軌跡都不一樣

不會有統一的發展模式

只是把我認為還不錯的一個發展大方向分享給大家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