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ofo能否迎來下一個春天?

ofo又雙叒叕被傳人去樓空,官方回應“租約即將到期”,所以搬離此前的ofo總部——理想國際大廈。揮別“理想”的ofo最近一個月來不時傳出拒絕退回客戶押金、面臨破產重組、總部人去樓空等真真假假的消息,ofo是否已經提前入冬?

凜冬將至,ofo能否迎來下一個春天?


一鳴驚人卻難以為繼

ofo誕生於北大校園,2014年,北大研究生戴威與四位同學共同創立ofo,並於2015年在北京各大高校推廣共享單車項目。一經推出便備受矚目,讓“共享經濟”走進大眾視野,成為共享經濟的代名詞。

2016年,ofo完成了從A到C輪的融資,開始走出北京,向全國20多個城市的200多所高校推廣,然而這一年,ofo此後最大的對手——摩拜也正式在上海上線了。

或許是出身校園的學生格局還不夠大,戴威錯過了最佳的走出校園的時機,給了摩拜發展的機會,在ofo最終決定走出校園時,摩拜已經佔領校外的大半江山。

隨後,ofo為了搶奪客戶,開始了燒錢大作戰,2017年1月,ofo宣佈以“一天一城”的速度在10天內密集進入11座城市。2017年4月,ofo宣佈與國內頂級流量——鹿晗合作,鹿晗成為ofo的騎行大使。

凜冬將至,ofo能否迎來下一個春天?

這一年是共享單車最為輝煌的一年,全國的共享單車投放量高達2300萬輛,ofo和摩拜開始了融資、補貼與投放競賽。雙巨頭在貼身比拼的同時,自2017年7月始,悟空單車、酷騎單車、小藍單車、小鳴單車等相繼陷入倒閉、合併。

2017年10月,ofo通過免費騎、1元月卡等活動日訂單突破3200萬,並進入了全球16個國家,超過180座城市。

然而頂峰之後便只能下行,對共享單車這一商業模式的質疑聲越來越大,通過補貼獲得用戶,流量很大卻無法變現,共享單車彷彿一個無底洞只會燒錢不能賺錢,融資拿到的前很快會被燒光,而投資人也不是來做慈善的,ofo的融資屢屢傳出資金不到位、投資人放棄投資的消息。

冬已至,春卻遠


大範圍冷空氣席捲全國,共享單車的冬天來得要更早一些,在街上選擇騎車的人越來越少,與其騎車時被凍的瑟瑟發抖,不如在陽光下多走一會兒。面對自然界寒冬的共享單車不止有ofo,只是摩拜單車有美團的庇護,哈羅單車也背靠阿里無懼寒冷,只有ofo堅持獨立運營踽踽獨行,需要面對的除了來自大自然的冷空氣,還有資本的寒冬。

凜冬將至,ofo能否迎來下一個春天?


那麼ofo是怎樣將自己由“以共享經濟+智能硬件,解決最後一公里出行問題”的極具前景的獨角獸變成了寒冬中孤獨的小草呢?

追溯原因,可能是在2016年5月,ofo拒絕了騰訊在B輪的融資,而騰訊轉投摩拜,錯過了騰訊的投資,也錯過了走出校園的最佳時機,在競爭的關鍵節點,ofo把行業老大的機會拱手讓給了摩拜,為今後的危機打下第一個伏筆。

2016年10月,滴滴通過C輪融資進入ofo,成為第一大股東,並有三位高管加入ofo,對ofo的財務流程等進行規範。然而此後滴滴開始試圖促成ofo和摩拜的合併,並由自己掌控局面,這讓戴威難以接受,直到2017年11月,ofo與滴滴決裂,原滴滴高管離開ofo。

面對資本的指手畫腳,戴威非常強硬的公開放話:“非常感謝資本,資本助力了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資本也要理解創業者的理想和決心。”與金主爸爸決裂,是ofo危機的第二個伏筆。

2017年底,ofo的A輪投資方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以30億美金套現走人,2018年4月,摩拜以27億美金估值被美團併購,之後的ofo仍有被併購的機會,但都被戴威拒絕了,戴威號召大家:“如果不想戰鬥到底,現在就可以離開,公司未來將保持獨立……”

戴威堅持的獨立自主可以實現創業者的夢,但理想和現實終有差距,摩拜及時賣身,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巨頭的懷抱取暖,而ofo則是寒冬中倔強的小草,只能期盼下一個春天。

正因如此,高質量的內容生產者及內容是馬蜂窩的核心資產之一,馬蜂窩也在官網上列出了其擁有超過一億的旅行者及超2100萬的真實點評等數據。

尾聲

憑藉一己之力開創共享經濟時代,年紀輕輕就能執掌備受矚目的獨角獸企業,戴威不可謂不成功,可是戴威沒有像摩拜創始人胡瑋煒那樣早早懂得“資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後,其實你都要還回去”。

理想主義和情懷無法幫助ofo度過寒冬,ofo應該怎樣才能迎來下一個春天?是消亡在漫長的冬日,還是續命再來迎接春天?讓我們拭目以待

部分文章內容摘自36氪,網易科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