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俄羅斯計劃全部恢復蘇聯在北極地區遺留的13個航空基地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層逐漸融化,北極航線日趨成為熱點。此外,北極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歷來是蘇聯以及現在的俄羅斯、美國戰略核武器前沿部署的基地。

霸氣!俄羅斯計劃全部恢復蘇聯在北極地區遺留的13個航空基地

蘇聯時期,在北冰洋海岸執勤的是著名的第10防空集團軍,不僅包括防空導彈部隊及無線電技術部隊和兵團,還包括截擊機軍團,但在上世紀90年代被解散。蘇聯解體後,俄在北極的雷達網出現了"漏洞"。為解決這一問題,2015年在該地區組建了北方艦隊第45空防集團軍,並於去年在其下成立了一支新的防空師。與此同時,部署在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新地島、北地群島和新西伯利亞群島的無線電技術部隊進入戰鬥值班。

霸氣!俄羅斯計劃全部恢復蘇聯在北極地區遺留的13個航空基地

新部隊將以先進水平重建北極地區蘇聯時期的軍事基礎設施。為此,俄新式雷達"共振-N"於去年年底入編北方艦隊,進入第45空防集團軍無線電技術部隊服役。新雷達系統將大大提升防空部隊在北極地區的防禦能力。從地理位置來看,從美國到俄羅斯的最短飛行路徑是經過北極,因此這裡需要可靠的可以抵禦戰略飛機和巡航導彈的防護系統。2014年12月,俄羅斯在北海艦隊基礎上組建“北極聯合戰略司令部”,負責管轄俄羅斯在北極地區部署的所有部隊。俄羅斯還計劃全部恢復蘇聯在北極地區遺留的13個航空基地。

霸氣!俄羅斯計劃全部恢復蘇聯在北極地區遺留的13個航空基地

“共振-N”移動式雷達系統帶有人工智能元件。儘管北極地區的電離層擾動頻繁,妨礙雷達系統對戰略導彈的監測能力,但該系統能夠探測到一千公里之外的巡航導彈和無人機。因此新雷達對北極地區尤為重要,因為敵人可能會從該地向烏拉爾、西伯利亞以及俄羅斯中部地區實施打擊。近年來俄美在北極“爭地盤”!就在去年5月,俄軍機在北極被美機“跟隨”,雙方戰機空中“對掐”40分鐘。

霸氣!俄羅斯計劃全部恢復蘇聯在北極地區遺留的13個航空基地

"共振-N"用於有效遠程探測各類空中目標。它能夠發現反射面積很小的飛行物體並對其進行分類,能夠輕易探測到隱形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以及高超音速飛行設備、微型無人機、直升機和隱形飛機。"共振-N"研發過程中使用了對大數據進行數學處理的最新認知技術,可以實現自學。

霸氣!俄羅斯計劃全部恢復蘇聯在北極地區遺留的13個航空基地

相控陣大大拓展了雷達系統的能力,而定位器可自動與其他雷達系統交換數據。該設備能夠探測到1100公里範圍內的空中目標,向600公里範圍內的防空設備發送目標指示。

"共振-N"的特點在於沒有旋轉天線,圓周掃描由電子設備執行。這大大提升了定位器的可靠性,延長了其使用壽命,並降低了能耗。這種定位器在電子對抗或強烈自然干擾條件下也不會失效。

霸氣!俄羅斯計劃全部恢復蘇聯在北極地區遺留的13個航空基地

"共振-N"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全部為國產元件和軟件。幾乎整套設備都安裝在卡車和集裝箱裡,可根據任務和環境進行快速轉移,部署在新區域。同時,該雷達系統已經過特別升級,以便能夠在極北地區惡劣的條件下工作。

霸氣!俄羅斯計劃全部恢復蘇聯在北極地區遺留的13個航空基地

北極地區其有巨大的經濟價值、重要的軍事地位、對全球貿易格局的重大影響以及巨大的科研價值,正逐漸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並引發各國的爭奪。

霸氣!俄羅斯計劃全部恢復蘇聯在北極地區遺留的13個航空基地

上圖為俄羅斯“北極”級(Arktika)核動力破冰船。此級別的破冰船是世界上最大的破冰船,共建造4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