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只大狗、4只小雞、9只喵星人,我在澳洲的大房子裡孤獨的想家

小M剛來澳洲幾天,發現自己孤單、無助很想家。

英語裡有一個詞:Homesick,說的就是這種想家的情緒病。

5只大狗、4只小雞、9只喵星人,我在澳洲的大房子裡孤獨的想家

面對這種情緒,大多數的人都可以克服,勇敢面對新生活;也有小部分童靴無法從這種情緒中走出來,無法適應新環境,天天在家哭,最後只好打包回國。

小M,90後,來澳洲讀master

M剛到澳洲3天,住在一個短租的房子裡。

房子主人比較隨意,家裡東西亂放,還養了10幾隻不同的小動物。

雖然土澳人民喜歡養動物,可這一波養個10幾隻的,確是少見。房子的主人也是有點個性。

每天幾隻大狼狗在門外轉來轉去,流著口水的望著小M,小M心裡毛毛的。

5只大狗、4只小雞、9只喵星人,我在澳洲的大房子裡孤獨的想家

養這麼多小動物,衛生情況也有一點讓人擔心。房間裡四處都是大狼狗的腳印,小鳥的食物跟喵星人的貓砂。

小M是個心地善良的菇涼,寧可自己勉強住著,也不想給別人添麻煩。

我勸小M,趕緊找新地方搬家,住得不習慣,就像是整天心都懸著,無法安心休息。可是若休息不好,又怎樣學習和工作呢?

大O,80後,來澳洲讀TAFE

大O到澳洲一週。

學校已經開學,由於每天的課不多,於是找了份兼職打工。

即使上學、打工同時進行,大O仍然覺得有點想家。

5只大狗、4只小雞、9只喵星人,我在澳洲的大房子裡孤獨的想家

大O畢竟年紀較長,在國內也有較多的生活和工作經驗,所以想家的情緒自己懂得調節。

他很快找到很多方法,比如看電影、認識新朋友、參加當地的活動等,來消磨空餘的時間。

想家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不用緊張。

提供幾個減弱Homesick的方法,作為借鑑:

1 找份工作

如果沒有馬上開學,可以找個合適的地方打工,打工可以幫助最快融入新環境。

適合留學生的工作有很多。如果英文很棒,可以選擇歪果仁的咖啡店,或者大商場內各品牌店的銷售。

(現在很多大商場的銷售都喜歡找會說中文的銷售,因為天朝人民的消費能力實在是很強大)

5只大狗、4只小雞、9只喵星人,我在澳洲的大房子裡孤獨的想家

如果英文差一點,可以選擇中餐館或者華人店銷售。city是所有店最集中的地方,除了品牌店之外,還有些私人服裝小店,或者日韓護膚店,對職位的要求沒那麼高。

西人工作職位薪水稍高,但是需要更自信的語言能力和相關工作經驗,需要正式的簡歷和相對正式的面試過程。

如果是路邊的一些中餐館小工,一般看到門口貼著招工啟示,就直接走近餐館問即可。

2 結交新朋友

不論是從工作中還是在學校,認識新朋友可以幫助更快地瞭解新的文化,獲得新的信息。

澳洲留學生大多數都需要打工兼顧學習,所以比較忙碌。在學習和打工當中,給同學或者同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可以贏得同學好感,交到更多朋友。

5只大狗、4只小雞、9只喵星人,我在澳洲的大房子裡孤獨的想家

當然,不排除心術不正的人會故意接近剛來澳洲不久的留學生,對於自己的個人信息,尤其是銀行賬號、護照信息、具體居住地址等,最好不要隨便透漏。

如遇到剛認識不久就借很多錢、硬拉你去夜店這種讓你覺得不舒服的盆友,還是應該保留一份警惕心,找個理由拒絕為好。

3 參加活動

如果學校有社團活動、老師推薦的教堂活動或者其他群體組織的健康活動,可以多多參與。在活動中,認識新朋友,體驗澳洲的當地文化特色。

4 專攻語言

來到澳大利亞,英語是澳洲人的母語。

澳大利亞的寂寞,也許正是最好的學習環境。對那些畢業後要考雅思4個七分才能拿到綠卡的童靴,不如一開始就定下計劃,每天一部美劇,或者每天一篇英語新聞翻譯,跟讀、複述。

學習的時間都不夠用,哪來的時間想家憂鬱呢?

5只大狗、4只小雞、9只喵星人,我在澳洲的大房子裡孤獨的想家

澳洲打開電視就是全英文的環境,可不得好好利用對吧!難道幾年後回國,還是說一口流利的chiglish咩?

5 增強廚藝

離開父母,從此要自己解決吃喝拉撒。

在國內從來沒有下過廚,來了土澳,自己照著網絡食譜,每週研究一道菜,煲個湯,中餐西餐都開了腦洞的嘗試,不僅胃得到養護。

5只大狗、4只小雞、9只喵星人,我在澳洲的大房子裡孤獨的想家

還練得一身好廚藝,你的男神正在路上等著你呢!

5只大狗、4只小雞、9只喵星人,我在澳洲的大房子裡孤獨的想家

一天24小時,睡覺8小時,去學校6小時,打工6小時,2小時做飯,看部美劇2小時,學習一篇新聞1小時。

這還沒算上跟父母視頻聊天的時間,認識新朋友的時間,以及參加活動的時間,這樣下來,24小時都遠遠不夠呀。

剛從繁華的大中國,來到下午5點半就關門的大土澳,一開始肯定會不適應。

對新環境產生恐慌,不敢出門,怕人家說英文,一句也聽不懂。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父母又不在身邊,更加容易沮喪,覺得孤獨無助。

5只大狗、4只小雞、9只喵星人,我在澳洲的大房子裡孤獨的想家

其實,澳洲人說話帶口音,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這不丟人,因為你是外國人呀。

其實,不順心的事,總會遇上,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其實,父母不在身邊,這也躲不掉,18歲已經成年,父母不可能照顧自己一輩子,遲早要學會自己規劃生活,自己應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

發現自己有homesick,不是壞事。

就從Homesick開始,學會獨立,獨立面對全新的環境,學會獨立解決問題,規劃自己的人生,學會堅強,學會做一個真正的成年人。

5只大狗、4只小雞、9只喵星人,我在澳洲的大房子裡孤獨的想家

關於樹樹

湖南出生,來澳7年。曾在深圳、北京、上海三地工作居住。從師範到IT,從律所到入行媒體,從辭職到留學,從艱難申請僱主擔保工作籤,到最後拿到綠卡。分享親身經歷和身邊人的留學移民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