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 尋找大國轉型的希望之光

脈搏藝術網訊:2018年12月27日下午,由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務中心與璦瑅空間、友成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璦瑅茶座文化沙龍活動第14期暨生態文明沙龍第3期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漫長曆史中的幽光 社會轉型新希望”為主題,來自教育、文化藝術、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的嘉賓以及北京市民革祖國統一專委會代表參與了活動。

新紀元 尋找大國轉型的希望之光

活動嘉賓合影

本次活動以對話訪談形式開展,沙龍主分享嘉賓文化學者劉利民先生與社會治理專家周鴻陵就秩序失控、正義新秩序建立以及中國社會與文化轉型正確路徑等話題進行交流分享,期望在下一個新紀元來臨之際,我們能夠眾志成城走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將幽光變成火炬,為熱愛的土地照亮光明之路!

文化學者、幸福家副理事長、璦瑅空間創始人劉利民先生認為:

任何一個民族的復興首先在於民族文化的復興,在於民族信心的復興。而民族文化與民族信心的復興,首先有賴於對本民族歷史的尊重與傳承。回望歷史,自1840年以來,中國無數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都渴望建設一個強大、繁榮的新中國。然而,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說:處在列強紛爭之世,任何一個國家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首先必須“養成一種特色之國民,使之結為團體。”培養“新中國人”是建設“新中國”的基礎。而培養“新中國人”,這固然是政府無可推卸的責任,也應該是中國公民自身的不懈追求——告別皇權制度下的老百姓,應成長為一個現代國家的公民——敬畏生命、敬畏尊長、敬畏真理、敬畏歷史。

新紀元 尋找大國轉型的希望之光

文化學者、幸福家副理事長 劉利民

我們只有敬畏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與我們自身的命運休慼相關的其他生命體),才能珍視自我,才會珍惜自然賦予我們個人的、生存的機會。我們只有敬畏尊長(包括父母、老師和長者),才能實現自我,才可能獲得我們自己追求的榮譽。我們只有敬畏真理(包括公共道德、公共秩序以及一切法律、法規),才不會身陷混亂與黑暗的社會,才可能獲得發展的機會。我們只有敬畏歷史(包括傳統、民俗、文化以及為我們的民族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才能擁有人生的意義。5000年來,中國經歷了太多的分裂,中國人嚐盡了動亂的苦,但中國沒有消失,中華民族也沒有湮滅。先進的中國人雖然身處亂世,但沒有沉淪;雖然曾陷入黑暗,但始終沒有絕望。改革開放40年來,新一代中國人創造了一個舉世無比的經濟奇蹟——但他們的才華遠不限於此,他們還能創造一個文化奇蹟,將共和國推上一個新高度!

社會治理專家、友成研究院副院長、幸福家執行理事周鴻陵先生認為:

中國社會轉型已經到了一個十分關鍵的時刻,不單單是因為我們曾經歷過的金融風暴,和正在經歷的中美貿易戰,也因為建國近70年以來,我們很多很多問題的積累,中國社會的轉型已經到了一個需要做出選擇,並且是需要做出一個正確選擇的時候了!辛亥革命的時候,以孫中山為代表的同盟會革命黨人,已經對中國社會轉型的任務認識十分清晰了,那就是三大任務:第一就是解決民族問題;第二是解決經濟制度,或者說是民生問題;第三是民權問題,就是憲政,就是民主。從歷史上可以看到,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的民族問題解決了,雖然我們的國家並沒有完全統一,但中華民族獨立自主,由中國人自己來治理國家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從1978年到2018年,改革開放的40年,最主要的一箇中心任務就是解決民生問題。改革開放40年,我們的經濟取得飛速發展,雖然社會保障制度還存在不完善,中國人民還有少部分沒有完全脫貧,但總體而言中國的老百姓富裕起來了,我們基本上解決了民生問題。現在我們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民權問題。所以我們說當下中國社會轉型的核心任務就是實現民權,實現民主。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中國社會的轉型才正式完成,中國社會才進入了一個完全的現代化國家。

新紀元 尋找大國轉型的希望之光

社會治理專家、幸福家執行理事 周鴻陵

當一個社會的成果不能被大多數人所共享時,這個社會一定缺乏正義。改革開放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先富起來的人並沒有先道德起來。面對社會貧富的差距、面對社會思潮的混亂、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矛盾,中國在呼喚建立正義新秩序。建立新的社會秩序需要通過和平的、協商的方式來進行。中國社會已經到了社會變革的關鍵時刻,社會多元化已經成為不可否認的事實。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我們仍然陷於傳統思維而不能自拔,社會矛盾將繼續激化。

多元共生、多元共和、多元共治最終達到多元共榮,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新的社會秩序必將是在多元共存的基礎上,形成的保證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不受侵犯,使每一個社會成員能夠充分享受到自由、平等基礎上的多元共治的新秩序。新的秩序只有在協商共贏的基礎上構建。

在20世紀中期,工業化遭遇到了增長的極限,人們開始發現人類無法擺脫環境自我成長。同時,這個世界也開始從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轉移,最終在21世紀人類通過電腦和網絡真正開始把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莊。當我們還未完成從農耕文明轉型工業文明的時候,這個世界就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就是生態文明的時代。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在即將到來的新紀元,不僅是中國,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面臨轉型。生態文明與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繫,因此在這一文明躍遷的過程中,中華民族必然要為全球化作出自己的貢獻,要在未來成為全球化的旗手。

新紀元 尋找大國轉型的希望之光

活動現場照片

活動中,嘉賓們圍繞如何構建社會新秩序、如何在歷史經驗中尋求大國轉型之路等話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2018年璦瑅茶座歷史文化沙龍與生態文明學習沙龍的舉辦,陸續獲得了文化藝術、教育、媒體、企業界人士的肯定。活動現場,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務中心秘書長、璦瑅空間聯合創始人覃研女士對2018年璦瑅茶座沙龍與生態文明學習沙龍活動進行了總結:

2018年,由友成研究院、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務中心、北京新時代致公教育研究院、璦瑅空間等多家機構發起成立了治理實驗室,致力於打造一個開放性平臺,廣泛吸納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有思想、有影響力的行業精英,對公共治理和生態文明進行深度剖析,提供政策建議、創新方案、治理培訓、績效評估等多方面服務。無論是璦瑅茶座還是生態文明學習沙龍,都是希望聚集社會力量,在文明躍遷的過程中,尋找那些懷揣著復興中華民族的夢想,懷揣著濟世救民的天下主義情懷的仁人志士,在當下以更寬闊的胸懷、更廣闊的視野去看待當今中國、乃至世界所面臨的變革與挑戰,共同為中國和世界尋找一條通向生態文明的新路!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尋找一個美麗的結果!

新紀元 尋找大國轉型的希望之光

嘉賓合影

璦瑅空間是在喧囂城市之中建立的中式生活美學文化客廳,這裡將茶、琴、書、花、藝、學融入生活當中,也一直是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社交空間。2018年璦瑅茶座歷史文化沙龍舉辦了14期、生態文明沙龍舉辦了3期,都是為社會大眾奉獻的高水準高質量的思想文化盛宴。如果說璦瑅茶座活動是回望歷史、反思今日社會問題,那麼生態文明學習沙龍就是要直面社會問題,與各位有志之士共同探索、實踐以生態文明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去分析解決社會問題。

中國的歷史不完全是王朝的更替、帝國的興衰,而是文明建立-文明的崩潰-文明的融合-文明的重建的過程。儒家的自強不息、捨生取義;道家的超然外物、尊重自然;釋家的不存妄念、度及及人,曾經讓中華民族站上了思想文化與經濟繁榮的巔峰。近代中國革命、西方的市場制度也曾為我們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過前行,我們要向前走,而不是回到過去,古老的中華文明要消化西方文明、最終形成新的文明,再次為世界貢獻智慧。

希望在即將到來的新紀元,中華文化在不斷融合之後涅槃重生,希望在文明衝突到來之際,我們能以文化的滋養彌合各方見解的不同、提升整個社會的政治文化素養,實現大國華麗而平穩的轉型。2019年一個新紀元來了,讓我們趁著這新紀元的光明,努力前去為人類活動,作出一點有益人類的工作。

新紀元 尋找大國轉型的希望之光

活動現場書法作品展示

本次活動中,脈搏藝術網給予了大力支持。書藝公社創始人、書法家李陽向璦瑅空間贈送了書法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