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平:一盞穿越千年的花燈|賦能者說第20回

Empower

第二十回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陳彩平

陳彩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仙居花燈”省級傳承人,師承“仙居花燈”國家級傳承人王汝蘭老師,從藝26年來,掌握了“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的整套手工製作技藝,致力於“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的傳承、創新、研究、開發工作,在仙居花燈圖案、造型設計上,吸收了民間傳統文化元素精華與現代審美觀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仙居花燈省級傳承人陳彩平,非常感謝非遺星球能夠讓更多的人瞭解非遺,學習非遺,我很榮幸和大家一起探討仙居針刺無骨花燈這門傳統手藝。

1

仙居縣地處浙江東南,台州市西部,自古以來是歷史文化悠久,人傑地靈的古城。仙居文化的代表地便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華東第一龍型古街皤灘古鎮。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的仙居花燈就起源於唐朝的皤灘古鎮,俗稱唐燈,當地人又稱為針刺無骨花燈或狀元燈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仙居花燈生於唐朝,盛於明代,到明朝萬曆年間,皤灘古鎮已有盛大的掛燈和鬧燈活動。商賈夫婦人家掛燈,盼的是財源廣進,平民百姓掛燈但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民國初期,民間的制燈技藝在仙居日趨精湛,花燈發展到了鼎盛時期,那時候的花燈品種多達八十餘種,民間視花燈為鎮宅驅邪的吉祥物。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仙居花燈產生繁衍的土壤就是中華傳統文化春節、元宵節等民俗活動,能夠延續千年而不斷,有它的合理性與必然性,因為它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代表著民間工藝美術,它融繪畫、刺繡、建築等藝術於一爐,是傳統女紅技藝的傑作。更與民間節慶活動水乳交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仙居花燈在節慶展示時,它預示吉祥,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它的最大特點是由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彩色紙片,經過刀鑿,針刺成孔,摺疊拼接,透光留影而成。紙片不施粉黛,通身沒有一根骨架,這也是它延續至今的靈魂於根,也是它的精華元素。

2

仙居花燈最顯著的特點一是針刺,二是無骨,三是造型,四是色彩針刺就是紙片上用繡花針刺出針孔,燈光透過針孔映襯出紙片上各種圖案、花紋、線條等。我目前做的花燈全部用12號繡花針刺,12號繡花針直徑大約0.25釐米,紙片每平方釐米要砸出100至150個針眼。一盞花燈造型不同,所以孔的多少也不同,少則十幾萬個孔,多則幾百萬孔。花燈主要花的時間就是針刺環節,費時費力,要瞪著眼睛看,一針一針刺下去,不能刺的太密,也不能刺的太疏。太密了容易斷裂,破碎,假如你刺了一半了,把圖案刺斷裂了,整個燈片就報廢了,白廢功夫,還要重新從頭做起。太疏了,圖案形狀顯示不出來,紗感質地就出不來,穿透力不夠。紗感就是紗布對著光透出的感覺,看上去玲瓏剔透的效果。如果要做一件好的作品,針刺功夫一般需要幾年時間才能達到這種境界。所以針刺既是體力活,又是腦力活,還要細心,耐心,用心。一盞花燈小的要刺十幾天,大的要針刺一兩個月,人要靜下心來,心無旁鶩,沒有一定的耐力、恆心,很難做出好的作品來。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無骨就是整個花燈沒有鐵絲、竹片、木條等骨架支撐,全部是紙片跟紙片摺疊粘貼而成,俗稱沒有骨頭燈,這就是仙居花燈區別於其他門類花燈的特色之一。造型因為沒有骨架,華燈造型千變萬化,立體面變化豐富,精緻,細膩,小巧,凹凸感、層次感強烈。色彩是花燈的重要元素,花燈紙片大部分用層次色彩紙,各種顏色交相輝映,不施筆墨粉黛。因為造型立體面變化豐富,凹凸小巧,每個結構造型用不同顏色紙片組合,花燈外觀就五彩繽紛,萬紫千紅,看上去非常喜慶,有種節日喜慶的氛圍。燈光從花燈裡面映襯出來後,紙張的顏色經過燈光的折射和針孔透視的中和,花燈上的各種吉祥圖案、人物、花草、線條等都活靈活現的顯現出來,使整個花燈色彩柔和,素雅大方,玲瓏剔透,不俗氣又好看。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表現形式分為靜態和動態兩類靜態的單燈或對燈多懸掛於廳堂,樓道,門楣,書房,閨閣中。或美化顏色,或渲染喜慶,或增添雅趣。動態的燈則多以組燈進行,組燈一般是圍繞某個主題,按照主題要求把花燈和其他造型藝術結合起來,一組組燈由少則幾十種,多則上百種的花燈組成。組合燈一般應用於元宵節及節日慶祝氣氛,由當地各村村民自行組織在古鎮上爭奇鬥豔,非常的熱鬧。預祝新的一年莊稼豐收,風調雨順,吉祥安康。另外一種特殊的動態形式便是把花燈作為互相饋贈祝福的禮物,這在仙居當地已經形成一種禮俗。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的單燈經典作品有荔枝燈、龍鳳八卦燈、菊花燈、繡球燈、圓球燈、小宮燈、寶石燈、花瓶燈、珠蘭燈、花籃燈、喜字燈、十二生肖燈等。例如花籃燈是以形似花籃得名,有大中小十二個分支品種。那麼荔枝燈形似荔枝,造型誇張簡約,荔枝燈相傳為楊貴妃宮閨之物。龍鳳八卦燈圖為龍鳳,形似八卦。繡球燈形同繡球,立面變化豐富,細節生動細膩。珠蘭燈又名狀元燈,結構最為複雜,圖案精巧細緻。另外菊花燈以狀似菊花,寓意金菊傲霜。喜字燈寓意喜慶迎門。總之許多花燈造型來源於生活的花草或器物,以象形寓物手法來製作花燈的造型。組燈的經典作品有長旗燈、古亭燈、牌坊燈、寶塔燈、財神燈、轎裡獅子燈、鯉魚跳龍門燈、走馬燈、細樂亭燈等。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仙居花燈的工藝比較複雜,製作工序上有20道,許多工序需要重複操作,所以歸納總結為13道主要工序第一道工序製圖。就是根據製作花燈的大小,按照尺寸進行分片處理,準確的在每個燈片上繪製出花燈的各部分想要表達的吉祥圖案。第二道工序澆漿調配。澆漿就是由麵粉、米粉等調配而成,有一定的黏度。第三道工序燈紙製作。用漿澆粘,把兩張色彩紙黏合在一起。

第四道工序燙紙,把製作好乾透了的紙燙平。第五道工序剪樣,按照設計好的圖紙,把燈帖修剪成準備製作的圖樣。第六道工序裝訂,把同類燈帖上下左右嚴密對齊,用鑽子定位,用紙釘固定,要拉緊實,防止燈帖走樣。第七道工序鑿花,按照圖樣鑿出需要鑿開的花紋圖案。第八道工序拷貝,對鑿圖案的燈帖燙平後,小心粘貼在拷貝紙上。第九道工序刺繡,是製作針刺無骨花燈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用繡花針在紙片上刺出各種花紋圖案,這同繪畫相似,不同的是繪畫用筆,它以針代筆,要刺出優美的圖案。基本功要紮實,針腳細密程度要求很高,而且針法多種多樣。第十道工序豎燈,把每塊燈帖嚴格按照圖樣的尺寸進行粘貼成形,要求做到方正、整潔、完美。第十一道工序製作蘭頭,用花鑿、剪刀等工具按照圖樣準確雕刻出蘭頭圖案,再用製作燈身的同樣工序製出蘭頭。
第十二道工序組裝,在燈身上裝上燈蓋,燈把手後再裝上蘭頭。第十三道工序裝飾,在組裝好的燈體上再掛上流蘇、珠子、飾花等各種配件。那麼這樣就是整個燈就做好了。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映山紅獲獎作品《八仙鬧春》

這就是我獲得浙江省最高獎映山紅獎的作品,作品名稱是《八仙鬧春》。鬧春在仙居縣流傳著一個古老的以民間燈綵為主的習俗,又名鬧元宵。這是在正月十五當日,由當地村民自發組織開展一系列以燈綵表現形式的文化娛樂活動,以慶祝和迎接春天的到來和預祝新的一年莊稼的豐收,生活的幸福美滿。作品是以民間風俗和傳說中的八仙,結合仙居各式各樣的針刺無骨花燈的綜合題材所創作的一組大型作品。這組燈的主體部分採用2.4米高的木製古亭大花籃燈造型,中間以八仙圖,八仙圖下為走馬燈,四周十八尊龍頭噴水畫出36盞各式各樣造型各異的紙製針刺無骨花燈,象徵萬紫千紅的春色,又象徵行行出狀元,來祈福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和國泰民安。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山花獎獲獎作品《和顏悅色》

這張圖片就是我獲得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的作品《和顏悅色》。這組作品是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創作的,表達祖國富強,社會和諧,人民生活光明前景的主題。它採用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的傳統工藝,經過13道精細工序純手工製作。把各式各樣傳統花燈和創新臺燈巧妙搭配,圖案吉祥,色彩豔麗,非常玲瓏剔透。組合形式上改變了傳統的單燈,對燈懸掛的展示方式,採用了四連屏懸掛。12盞花燈為主題,四個屏風的串燈象徵四個季節,12盞花燈象徵12個月,又代表著一年。寓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月月吉祥,世界平安,年年幸福的意思。

3

仙居花燈曾經有一段時間發展也不容樂觀,傳統仙居花燈由紙質手工製作,工序多,製作時間長,針刺環節非常辛苦,製作花燈也需要相當的耐性。它有一個很明顯的短板,紙製品又沒有骨架,不能摺疊,在使用方面有一定的侷限性,同時又不能防風防雨防潮溼,不能在露天長時間使用。雖然手工花燈藝人們有時也能賣一些,但是由於人們目前的心理價位覺得紙製品手工花燈的價錢偏高,導致購買的人很少,還不能以此養家餬口,也只能是平時參與比賽和展覽。現在仙居會做花燈的藝人也有十幾個,可都是靠做別的工作來養活這門手藝。來學習做花燈的都是以體驗和了解為主,真正想學作為事業來做的人很少。導致參與者愈來愈少,不少藝人漸漸淡出創作舞臺,無可奈何地結束藝術生涯。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陳彩平與著名作家、文化學者、中國民協名譽主席馮驥才交流

我做花燈到現在整整26年了,大概是花燈本身的魅力和源於我自己耐心對仙居花燈的喜歡才促使我接觸這門藝術走到今天,乃至將來。有時候來自家庭的煩惱,生活的煩惱,工作的壓力,凡是不開心的時候,我就做花燈,我一做花燈煩惱就暫時沒有了,因為做花燈要靜下心來集中注意力去做。在做花燈的過程中,我的心情會冷靜下來,人會變得比較理性。我想不管做什麼事情,首先需要喜歡去做,在做的過程中得到某些樂趣,開心,然後日積月累堅持不懈的做,做到精細,把細節做到極致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仙居花燈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我們首先要遵從非物質文化要素開展產業化發展。我個人認為要把非遺仙居花燈的產業化和創新必須堅守兩條。一是材質不能改變,原材料必須是傳統紙質;二是製作工藝不能改變,必須是傳統手工技藝,這樣就能保護傳統工藝在原有傳統手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需求,走創新,走產業。因為紙沒有支撐力,做成無骨花燈才顯神奇,經過千年的洗禮流傳至今,才受到國家的重視與地方的保護。所以我認為在不改變花燈材料與製作工藝的基礎上,對仙居花燈的造型,色彩搭配,圖案,使用場所,使用功能上著重創新,走原生態的產業化促進傳承與發展。儘管走傳統的產業化難度會很大,製作工時長,手工也非常的辛苦,但我覺得作為

傳承人更應該把真正的傳承做好,儘可能地保留原生態的傳承形式去形成產業,才能讓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非遺傳統文化傳承的更久遠。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星球

連線

Q

仙居花燈的製作用紙

有什麼要求?它的保存方式是什麼?

A

花燈紙質現在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卡紙不要太厚的,選擇各式各樣色彩的卡紙即可,最好選擇一些不會褪色的就可以了。關於花燈的保存,它是要放在室內,不能在室外使用,一般不要受潮就可以。

Q

仙居花燈怎樣定價

A

由於針刺無骨花燈製作的時間比較長,時間最短的十幾天,長的一個多月,所以會根據花燈的製作大小來定義時間,同時根據時間成本與規格要求來定價。

星球互動

你們喜歡花燈嗎?在你們的家鄉有哪些值得分享的花燈?在評論區分享或快快加入非遺星球愛好者社群一起討論吧!

END

#賦能者說#往期回顧

劉曉東:造紙心傳 濃濃鄉情

鄧金坤:傳承於心 絲絲踐行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星球邀請

REC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抵達自我的深度人文體驗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掃碼加入非遺愛好者社群

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陈彩平:一盏穿越千年的花灯|赋能者说第20回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