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吞嚥一顆“鈕釦”,孩子食道差點穿孔,“鈕釦”危害這麼大?

作為一名兒童耳鼻喉科醫生,日常工作中最常見的急診就是孩子往鼻子、耳朵塞個小玩具,乃至氣管、食管裡卡住個小東西,這都是風險比較大的。而在這些林林總總的異物中,最最緊急、最最爭分奪秒的,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小東西——小紐扣!大家可能很奇怪,紐扣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風險呢?原因很簡單,在“紐扣”二字的後面,還有一個詞:電池。對了!就是紐扣電池!兒童耳鼻喉科最緊急的急診。

無意吞嚥一顆“紐扣”,孩子食道差點穿孔,“紐扣”危害這麼大?

兒童常見食道異物

半月前一次門診時,我科的主治醫生小劉舉著一張X線片子跑到我旁邊,著急地說:“主任,你看一眼這片子!”

我瞥了一眼,食道入口處一個圓形高密度影。“硬幣嗎?一會兒門診就取出來吧。”

“不是硬幣,家長說是紐扣電池!”

我聽了渾身一震,馬上站起來問:“幾歲孩子?什麼時候吃的?”

“2歲孩子,剛吃了差不多一個小時。”

“門診取不了,趕緊讓孩子禁食禁水,讓家屬抓緊辦住院手續,你通知病房加床,我通知手術室麻醉科,儘快安排手術!”

“還沒掛號呢!”

“趕緊加號,開住院條!”

“好!”小劉二話沒說,轉身就要去給家長加號,開住院條。

“病人辦好手續,馬上通知我,停門診,抓緊時間上臺!”

“收到!”

半個多小時後,我和劉大夫在手術室臨時加開的一個手術間,從孩子的食道里順利取出了一個一元硬幣大小的紐扣電池。從孩子吞入電池到手術取出,時間不到2小時,取出的電池雖然尚完整,但表面發黑,而且食道黏膜表面也有明顯灼傷痕跡,不清楚是否有食道穿孔,甚至是進一步的損傷。手術結束後我們給孩子下了胃管,送回了病房。

10天后,孩子嘗試經口進食,沒有異常,出院觀察;又過了4-5天,孩子順利拔除了胃管,又露出了的開心活潑的笑臉。

無意吞嚥一顆“紐扣”,孩子食道差點穿孔,“紐扣”危害這麼大?

從孩子食道里取出的紐扣電池

紐扣電池是兒童耳鼻喉部異物中,最危險的一種,沒有之一。由於電池在人體內的體液的浸泡下,可形成電流,對周圍組織產生灼傷,所以唯有爭分奪秒地將電池取出,才是避免併發症、後遺症的唯一辦法。一個月前,我從一個3歲的孩子鼻子裡取出了一個指甲蓋大小的紐扣電池,由於是放了半個月後家長覺得不對勁,帶孩子來醫院時發現的,電池放置時間過長,所以取出後發現孩子的鼻中隔軟骨大面積缺損,鼻腔內好幾處結構已經燒沒了,鼻尖由於缺乏軟骨的支撐而塌了下來,好好的一個孩子,鼻子算是毀了。看著白白淨淨、長相清秀的孩子,我們也都覺得很遺憾。

紐扣電池是家庭中的常見物品,很多孩子的小玩具裡也都有,家長們是否注意過這潛在的危險品?春節來臨,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容易忽視在大家身邊跑來跑去的小朋友們。而送來的諸多小禮品、玩具、各種糖果、乾果都可能成為對孩子致病乃至致命的兇器。

鄭重提醒各位家長,一旦懷疑孩子將異物塞入耳朵、鼻子,或吞入體內,家長需第一時間帶孩子到具備搶救措施的醫院就診。時間就是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