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不同的野生菌火鍋底湯的製作方法

野生菌火鍋大家都知道營養價值比其他火鍋要高很多,製作好好野生菌火鍋鍋底又是最關鍵的一步,首先為大家介紹幾種

常見的野生菌火鍋鍋底有:

野生菌蟲草土雞湯、野生菌土雞湯、野生菌甲魚雞湯、野生菌鮮鵝湯等。底湯的製作方法非常簡單,直接將熬好的菌湯放入火鍋內,倒入菌類,大火煮10分鐘左右,至葷料變成熟,可以上桌。

兩種不同的野生菌火鍋底湯的製作方法

兩種野生菌火鍋鍋底熬製方法

關於野生菌火鍋底湯的製作方法並不複雜,主要是用幾種乾製的野生菌為原料熬製而成的。不同的餐廳、酒店會有不同的熬製方法,使用的幹菌也有一些差異,這裡給大家分享兩種不同的野生菌火鍋底湯的製作方法:

底湯熬製方法一:

原料

濃雞湯5千克,幹虎掌菌25克,乾白牛肝菌、幹黃牛肝菌、幹雞土從各15克,幹松茸10克,自制菌粉5克。

熬製菌湯

1.虎掌菌用50℃的溫水(沒過表面)浸泡2小時至回軟,撈出控幹水分,將泡後的湯汁過濾。白牛肝菌、黃牛肝菌、松茸按照虎掌菌的浸泡方法各浸泡1小時。雞土從浸泡2小時。

2.將浸泡後的菌類用紗布袋裝好,放入桶內。

3.將提前吊好的濃雞湯放入桶內,分別倒入浸泡5種菌類的湯汁,先用大火燒開,再改用小火熬製2.5小時,放入自制菌粉,繼續小火燒30分鐘,離火後待菌類的浮渣慢慢沉入容器底部,用細紗布充分過濾即可。

菌粉是用四種乾製的野生菌磨製而成,分別是松茸、乾巴菌、羊肚菌、白牛肝菌。其中,松茸的用量佔到總重的10%;乾巴菌主要起到增香的作用,佔總重的40%;羊肚菌主要起到增鮮的作用,佔到總重的30%;白牛肝菌佔總重的20%。

注意事項

1.幹菌的浸泡時間不能太長,否則經過長時間加熱後,菌湯會比較渾濁。

2.浸泡菌類後的湯汁一定要過濾後放入,這樣可以起到增加鮮味的作用。

3.菌粉一定要在離火前半小時加入。

4.熬好的菌湯一定要充分過濾。

兩種不同的野生菌火鍋底湯的製作方法

5.熬製底湯時一定不能用鐵製的容器盛裝或接觸其他鐵質工具的,如湯勺,否則菌類和鐵質的工具會發生化學反應,一來湯色發黑,二來容易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

6.菌湯熬好後只是製作底湯的第一個步驟,還要加入一定的菌類來輔助菌類提香,繼而讓野生菌火鍋的品種更為豐富。

底湯熬製方法二:

原料

幹菌(幹雞油菌、幹黃牛肝菌各500克,幹虎掌菌200克,幹松茸100克,幹野生冬菇300克),雲腿骨2千克,老雞2250克,純淨水25千克。

熬製菌湯

1.先將幹菌用溫水浸泡15分鐘,洗淨泥沙,控幹水分。

2.雲腿骨、老雞分別斬成大塊,放入沸水中大火汆透,撈出控水。

3.取一個不鏽鋼桶,放入竹墊子,雲腿骨、老雞、純淨水,大火燒開,撇淨浮沫,改菊花火加熱4個小時,放入幹菌,小火熬製40分鐘,撈出幹菌,繼續用菊花火熬約3小時,可得野菌湯12.5千克。

4.客人點菜時,將1千克的野菌湯倒入鍋內,用鹽和白糖調味,跟涮料一起上桌。

兩種不同的野生菌火鍋底湯的製作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