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構思文章的開場白?


怎樣構思文章的開場白?


如果這篇文章開篇是“萬事開頭難,balaba”,你一定會覺得無趣,可能就此放棄讀下去。因為這實在是太俗套了。就像每年清明節的時候,大家不約而同地發杜牧的感懷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當成百上千的人同一時刻都發同樣的內容,就如山珍海味一般,即使再可口的東西吃上百遍也會讓人感到膩煩甚至是崩潰。

寫文章就像釣魚,必須保證魚餌足夠誘人、魚鉤足夠鋒利,再加上高超的技藝,才可以不斷誘使魚兒上鉤並按照釣者的思路行進。猶如海明威筆下的老漁夫,和上鉤的大魚鬥智鬥勇,逼著它按照自己的線路返回港口。必須先讓讀者上鉤,才能讓他們按照設定的路線,讀下去直到文章的終點。

文章的開頭,就是那誘人的魚餌,讓人有一口咬下去的衝動

威廉.津瑟在《寫作法寶》中關於“文章開頭和結尾”文章的開場白是:

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是第一句。如果第一句不能吸引讀者繼續讀到第二句,那麼你的文章就死定了。而同樣如此,如果第二句不能吸引讀者接著讀第三句,那也同樣死定了。句子如此排列,每一句都向前拖著讀者,直到讀者上鉤,作者就是這樣構建至關重要的文章單位:開頭。

文章的開頭必須立即抓住讀者,迫使他繼續閱讀。同時,開頭必須言之有物,它必須告訴讀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以及讀者為什麼要讀這篇文章。但是不要在細節上著墨過多,重點是要保持讀者的好奇心。

文章開頭的長短,取決於作者自己,並沒有現成的答案。有可能是一句話,也有可能是一段、兩段,甚至四、五段。但每一段都應該增益前一段。還要特別注意每一段的最後一句話——那是邁向下一段的關鍵跳板。

好的開頭各不相同,壞的開頭大體相似。

就像一開始提到的那樣,流於俗套的開頭不是好的開頭。比如小時候寫文章,提到天亮都是“東方露出了魚肚白”或者是“雄雞一唱天下白(或者曉)”。又比如:提到對親朋好友的思念,總要先來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樣的文章,會澆滅讀者往下繼續的星星之火。

講一個好故事是一種好的開頭方式。有時候,可以用一句話講出整個故事。一起來看看幾個名著的開場白:

世界伊始,上帝創造了天和地。

—— 《聖經》

羅馬紀元699年夏天,即公元前55年的夏天,高盧總督愷撒開始對不列顛虎視眈眈。

—— 溫斯頓.S.丘吉爾 《英語民族史》

出人意料或者發人深省的句子,同樣是一種好的開頭。比如:

你所知道的比你認為的要多。

——本傑明.波斯克 《育兒經》

這個問題在美國女性心裡埋藏多年,無人問津。

——貝蒂.弗裡丹 《女性的奧秘》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只有一個例外。

——馬修.巴利 《彼得潘》

幽默或者反諷,也會是不錯的開頭。比如:

凡事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了。

——簡.奧斯汀 《傲慢與偏見》

他們說,當麻煩接踵而來的時候,白人也會這樣。

——簡.里斯 《藻海無邊》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

——阿爾貝.加繆 《局外人》

還有,製造矛盾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查爾斯.狄更斯 《雙城記》

上面的開場白,無不緊緊抓住了我們的好奇心,促使我們繼續讀下去。

總之,好的開頭要足夠打動讀者,勾住讀者的饞蟲,不斷跟隨我們的腳步前行,直至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