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

不少家長回到家

會收到孩子這樣的告狀:

“今天老師打我了”

“老師批評了我”

“某個同學和我吵架了”

……

每當這時

家長們都會格外敏感和緊張

“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

但是

孩子說被打一定是真的嗎?

孩子回家告狀,說的都是真的嗎?

真實的情況也許是

你的孩子“撒謊”了

“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

3-6歲孩子為什麼會撒謊?


1 . 孩子認知水平的限制

由於大腦還未發育完全

孩子的思維有一定侷限

容易搞不清事實與願望

錯把想象當成已發生的事情

所以會出現扭曲事實的現象

比如錯把老師認真地和他講道理當成老師打他

“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



2 .害怕受到批評

孩子成長在高控的家庭

家長經常對孩子的錯誤施以嚴懲

孩子知道說出真相會受懲罰

所以選擇了撒謊逃避

“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



3.為了獲得讚揚

孩子渴望得到關注

如果長期處於不被關愛的環境

孩子會通過撒謊的方式

引起大人的關注

或獲得大人的讚賞

“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

4 .模仿成人的行為

孩子的行為是在模仿中完成的

言而無信、經常撒謊的父母

孩子也會習得大人不良的行為方式

“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


孩子撒謊了,家長如何正確對待?

1.拒絕高控,提倡民主的家庭氛圍

給孩子提供一個表達真實想法的氛圍

在孩子犯錯時

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衣服弄髒了可以再洗,玩具壞了可以再買

不要讓孩子為了討好你而撒謊

“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

2 .做言而有信的父母

答應孩子的事情,請儘量遵守諾言

不要為了讓孩子聽話,就欺騙孩子

父母做錯了事,勇敢向孩子道歉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看在眼裡

“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

3 . 謹慎使用獎勵和懲罰的手段

盲目的獎懲

會讓孩子覺得一切行為都是為了獎勵

撒謊是為了避免懲罰

孩子的目的不再是行為本身

反而喪失了獎懲的意義

和孩子一起直面錯誤

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才是正確的做法

“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


“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

最後的話


孩子的“告狀”家長要理性對待,及時與老師溝通,理智處理,千萬不要一時之氣就錯怪了老師。

關於更多孩子說謊的應對措施,可以參考公眾號內的文章《3-6歲孩子說謊,聰明幼師這麼做》。然而除了理性對待孩子的撒謊敏感期,我們更應該理性對待老師與家長的關係。理解和信任永遠是第一位

歡迎分享給更多家長受益哦!


更多幼師資源獲取,請聯繫微信:youshikoudai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