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欠了十年的債,不該由鄭智來說對不起

有才網友用三個詞概括了中伊之戰:閒霆信步、奕臉懵逼、石柯一夢。 三中衛變身三種“喂”,共同造就了一場窩囊無比的失利。

已經無需用“難過”來描述看完此役的感受,因為相比中韓之戰,這場結果我們更有防備,從裡皮到所有隊員或許賽前都已做好了回家的準備。只是我們沒想到,會以如此倉皇頹廢的姿態。

國足欠了十年的債,不該由鄭智來說對不起

過去這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泛黃筆記裡故事的重演。失利在重演,憤怒在重演,失望甚至絕望在重演,還有那句最經典的“對不起”,彷彿永遠被置頂在每個人中國球迷的心裡。

一、

很多人看來,是國足的三次低級無比的失誤,造成了亞洲盃的出局。但是,看似低級失誤釀成大錯的背後,是硬實力的不足。

非常贊同馬德興老師的一個觀點,“(失利)是整個中國足球的理念陳舊,導致踢球方式陳舊的問題。”馮瀟霆和劉奕鳴那樣的低級失誤,是意識和環境造成的。在中超,他們很少遇到過像阿茲蒙這樣距離你幾米開外仍全速猛追並創造出得分機會的射手,他們以為外面的世界也一樣。直到遇見了強悍的波斯人,瞬間傻了眼。

國足欠了十年的債,不該由鄭智來說對不起

當我們的亞洲對手們踢著“現代足球”時,中國足球踢的仍然是“上世紀的足球”。我們拿什麼跟別人比?人民幣?若真是人民幣能解決的問題,那才不叫事。我們的問題是,除了人民幣堆砌出來的虛假繁華,其他的一切空虛的讓人可憐。

過去中國隊有出產好中衛的傳統,從范志毅、張恩華到李瑋峰、徐雲龍,哪怕鄭智被改造成中後衛那一段時光,防線的穩固也不是現在能比的。但是,自從馮瀟霆為代表的85一代之後,這個足球場上最重要的位置,有過什麼能堪大任的人選?這些年,關於這個位置,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範大將軍的那一句炮轟,“你趙鵬什麼的能踢嗎?沒這個能力知道嗎?”趙鵬自那恥辱一戰後便是斷崖式墜落,從中超班霸恆大,一直到中乙,甚至踢起業餘聯賽。

國足欠了十年的債,不該由鄭智來說對不起

範大將軍算是給中國足球揪出了一個錯誤人選,只是,趙鵬之後的這些人,真的就比他做得好嗎?今年的亞洲盃,通過咪咕視頻的高清直播大家看到了:與韓國伊朗兩場硬仗,石柯一次送點一次“烏龍助攻”;劉奕鳴,這位在馮瀟霆之後被視為中國足球天賦最高的年輕人,已經數不清是第幾次在國字號和聯賽中犯渾。看看韓國隊22歲的中衛金玟哉,再看看我們,無語凝噎。

而這背後,是我們長達十年時間荒廢了青訓所欠下的債。從2005到2015年,這些混亂不堪的日子裡,我們天天學德國,學巴西,學西班牙,而真實的情況呢?我們連日本、烏茲別克斯坦都學不會,整天喊口號,制定所謂計劃,立下種種目標,但實際的情況是中乙欠薪,中甲解散,中超土豪們揮金如土買天價外援,去實踐著“速效成功學”,也不願踏踏實實做青訓,甚至直接把小學生隊伍編入自己的梯隊。業餘管理,真實荒廢,我們拿什麼跟別人比?

國足欠了十年的債,不該由鄭智來說對不起

別說90後,95後這一代了,就連00後這一代,我們也已經輸在了起跑線。日本能拿出堂安律,久保健英,韓國能拿出李康仁,就連戰火中的伊拉克還能走出阿里這樣的少年。而我們呢?莫不成也指望著十年後38歲的武磊跟那幫侄子輩的後生去互鏟?比賽輸了不可怕,球員水平差也不可怕,沒人能頂上來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二、

這是裡皮在中國國家隊的謝幕戰,同樣,這也是銀狐在賽後新聞發佈會最憤怒的一次。當然,老爺子並沒有通過罵人來宣洩憤怒,他的憤怒,很蒼白也很無奈。

“我在賽前想過我們有可能會輸,但是我並沒有預料到用這種方式輸掉比賽。”如果說,驕傲的銀狐這句話還只是發發牢騷,那麼下面這句話則是簡單粗暴,絲毫不留情面,“今天我不想感謝隊員們,因為在如此重要的比賽中,出現了重複的失誤。”

國足欠了十年的債,不該由鄭智來說對不起

古有云,人之將走,其言也善。離別時刻,該給的面子總要給的,混跡足壇大半輩子,在中國也有近十年光陰的老爺子怎麼可能不知道這樣的人情世故,但是他卻沒有這麼做,只有一種解釋:老頭真的怒不可遏。這種憤怒從球場上就開始了:當馮瀟霆釀成大錯時,裡皮氣得“手舞足蹈”,狠戳自己腦袋,而短短30分鐘,便將其撤下。這對於任何一名首發球員,是奇恥大辱。

不知道對34歲的馮瀟霆而言,他還會不會趕得上卡塔爾世界盃的週期。但是,對於球迷而言,他的一次又一次讓人無語的失誤還有經常性的眼神防守,真的讓人看膩了。更看膩的,還有一次又一次循環反覆的賽後總結模式。

國足欠了十年的債,不該由鄭智來說對不起

贏一支弱旅後,微博寫打油詩,用調侃或煽情,高呼不負五星紅旗;接著,戰強敵挖坑,微博發表對不起;再過一陣子贏場熱身賽,被吹捧“堅守不放棄”。甚至,還能走道綜藝節目去一番自嘲。再接著,又是輸得體無完膚,還是對不起打頭,再抒發幾句對國足球衣的熱愛。

這樣的戲碼我們真的看夠了。我們的輿論實在太包容了,中國足球處在一個太能容錯的環境中了。面對韓國,被揍得找不到北,緊接著一場對泰國的逆轉勝利,又能讓全民狂歡。甚至,陳一冰調侃兩句國足還被圍攻。而那些圍攻的球迷,又在國足慘敗伊朗後被打臉。

國足欠了十年的債,不該由鄭智來說對不起

敢問這些國腳們,真的痛定思痛過嗎?經常是被我們戲謔的韓國,別人是怎麼做的?世界盃小組賽兩連敗後,孫興慜在更衣室哭成淚人,即便末戰把德國隊拉下馬,回國了還是集體給球迷鞠躬道歉。換做是我們的話,恐怕等待他們的,已經是機場的鮮花了吧。

而我們的隊員,通過咪咕視頻的直播鏡頭看看,除了老隊長鄭智,沒有愧疚的眼淚,也沒有安靜的反省,沒有想躲起來不見人的羞恥心,而是發一條不痛不癢的微博。回到聯賽,照樣領著千萬年薪,享受著那個城市球迷的追捧。就像亞洲盃上的這一切,不曾發生過一樣。

中國足球,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如死水一般,運轉了這麼多年。偶爾被炒作和包裝出來幾個所謂“天才”,所謂“接班人”, 最終的結局會告訴你,一切不過是哄抬身價而已,生意罷了。

三、

賽後有一條特別刺耳的評論,“這三個後衛,是對來自意大利的裡皮的最大侮辱。”

這可能是不帶髒字的評論裡,力道最狠的了。不知道球員當事人看了是作何感想,作為一名中立球迷來看,也算是很扎心的。

國足欠了十年的債,不該由鄭智來說對不起

裡皮的地位毋庸置疑,他在尤文、意大利國家隊還有恆大所取得的成就也人盡皆知,他是意大利鏈式防守最好的傳承者之一,他曾經的手下是卡納瓦羅、內斯塔這些人,無一不是享譽世界的頂級防守大師。面對國足的這三名中衛,他有一萬種憤怒的理由。但是,我想侮辱這個詞或許還算不上。

領著世界前五的教練年薪,這份薪水所應該匹配的,是中國球迷對於他“化腐朽為神奇”的祈盼。裡皮的確曾經差一點做到,在世預賽上搬倒韓國,那種興奮讓我們至今難忘。

只是短短一年多過去,我們在亞洲盃面對韓國伊朗時那麼不堪一擊。我們在回味裡皮曾短暫帶來過的快樂的同時,是不是也該想想為什麼這一年來國足如此大的滑坡?不僅僅是亞洲盃,還有之前的熱身賽、中國杯中的一敗塗地。神奇早已沒有了,只有銀狐臉上那皺得越來越深的眉頭。

國足欠了十年的債,不該由鄭智來說對不起

裡皮沒能做到“化腐朽為神奇”,我不怪他。中國足球的水有多深,每一個抱有正常心態的球迷都清楚,沒有幾個人會指望單單一個教練所能扮演救世主的,哪怕他過去有多牛X。只是我有些不適,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以一種愧對裡皮執教生涯的口吻在說,感謝有“裡”。

對不起,可能是我太冷漠。我不想感謝里皮,因為這兩年的國足留給我的還是深深的失望。本質上,與佩蘭、卡馬喬時期無異。相聚離開,只是契約精神使然,如果非要感謝,只是覺得這段結緣算是讓國人開了眼界,只是結果可能大家都早早猜到。

四、

中國足球和裡皮,沒有誰對不起誰,沒有互相虧欠。只有一個人,當他說出虧欠時,我的心似被紮了一針般的痛。

“我覺得我在國家隊效力十幾年,雖然我已經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但我還是跟所有球迷說聲對不起,因為沒有給國家隊帶來什麼。”

國足欠了十年的債,不該由鄭智來說對不起

走下場時,鄭智哭得彎下了腰。面對媒體的鏡頭,這位一向心高氣傲,對外界有些冷漠的國足隊長,卸下了自尊。能讓一個近不惑之年的男人哭成這樣的,這是有多麼撕心裂肺的痛苦。

24歲那一年,鄭智罰進了關鍵點球,幫助國足戰勝伊朗,闖入決賽;38歲這一年,鄭智拼了整場目睹了一場被伊朗蹂躪的慘案。你們總說,時光會溫柔歲月,但有時,它才沒有那麼美好,它殘酷得可怕。

國足欠了十年的債,不該由鄭智來說對不起

宋胖子的一曲《安河橋》大概能最好的表達此刻對於國足隊長最想說的話:

“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樣回不來,代替夢想的,也只能是勉為其難。”

“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你一樣回不來,我已不會再對誰,滿懷期待。”

“我知道,這個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遺憾,所以,你好,再見。 ”

就這樣了,讓鄭智歇歇吧,等下一代青訓吧。雖然,我也不知道有沒有下一代。

國足欠了十年的債,不該由鄭智來說對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