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遊覽量過1w 的大雁塔,60%的遊客都在使用它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

日遊覽量過1w 的大雁塔,60%的遊客都在使用它

大雁塔

大雁塔廣場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它位於大雁塔腳下,也是亞洲最大的唐主題文化音樂噴泉廣場,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牆,東到廣場東路,西到廣場西路,東西寬218米,南北長346米,佔地100餘畝,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步行走完全程大概需要2~3小時。

日遊覽量過1w 的大雁塔,60%的遊客都在使用它

大雁塔廣場夜景

遊大雁塔小攻略:交通便利,有很多公交都可以到達。初次去大雁塔一定要注意方向,(尤其晚上)小心迷路。還有需要導遊講解,一般的歷史古蹟最好熟悉,不然可能會看不懂哦。還有一個一舉兩得的方法下載《去環球》語音導遊,即能講解景點還能導航,嘿嘿,不錯吧.真的是,很好用!很好用!還有大雁塔附近的北廣場有家涼皮也非常不錯。

日遊覽量過1w 的大雁塔,60%的遊客都在使用它

噴泉開放時間

大雁塔名字的由來:關於大雁塔名字的由來,有好幾種說法呢。一種說法是:古印度迦藍佛曾“穿石山做塔五層,最下面一層作雁形,謂之雁塔。”玄奘最初設計建造的塔就採用了這種形制。另一種說法是:按照印度佛教傳說,當初佛教有大乘和小乘兩大派,小乘佛教不忌葷腥。有一天,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買不到肉做飯。這天正好是菩薩佈施日,天空一群大雁飛過,一個和尚仰面望著雁群自言自語:“今日僧房無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薩一定不會忘記今天是什麼日子的。”話音未落,領頭的大雁便折翅墜落。於是全寺和尚大驚失色,領悟出這大雁分明是菩薩化現,他們在大雁墜地處建造石塔,從此戒絕葷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稱雁塔。再一種說法是:當年玄奘取經途中曾困於沙漠,後來得到大雁領引,才找到水源,得以生還,建造這座佛塔是為報答菩薩化身指點迷津的大雁之恩。唐代有許多著名詩人登臨大雁塔都留下傳誦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 “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章八元的“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空中”等。尤其是唐代詩人岑參的《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五陵原上萬古青濛濛。淨理廖可悟,勝因夙所宗;誓將桂掛去,覺道資無窮”。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與富於哲理的感嘆,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大雁塔的恢宏氣勢由此可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