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發聲的五大口訣,讓您唱戲水平至少再上兩個臺階

一般的戲迷在生活中愛聽戲唱戲

沒事兒清唱兩段基本沒啥問題

但是真要上臺表演

才發現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

比如有的戲迷一唱起戲來

就搖肩晃腦、手舞足蹈

跟唱搖滾似的又不能自控

看到別人唱戲亂動不好看

另外一部分很有心的戲迷就下功夫練

一定要在舞臺上定住

可是結果人是定住了

這氣息又不通暢了

唱起戲來更加費勁

所以在這裡發聲尤為重要

發聲是學習戲曲的基礎

戲曲中不僅有唱腔也有道白

這套發聲口訣也許能為您指點迷津

戲曲發聲的五大口訣,讓您唱戲水平至少再上兩個臺階

01戲曲姿勢要領口訣

頭正頸直看前方,脊樑插著擀麵杖

自然挺胸雙肩垂,張嘴下巴“懶洋洋”

雙腿站立前後分,重心放在前腳上

手勢自然形體美,“松而不懈”“緊不僵”

收腹提臀兩胯開,積極鬆弛全身唱

戲曲發聲的五大口訣,讓您唱戲水平至少再上兩個臺階

02戲曲呼吸要領口訣

鼓腹吸氣沉丹田,貼著咽壁吸著唱

胸口鬆開向下“嘆”,氣沉胸底腰擴張

又吸又呼聲流動,氣向下“鋪”音向上

腰一緩勁兒就換氣,被動換氣不用想

關閉高音氣倒灌,腔體鬆開一米長

氣行於背“吹瓶口”,吹響頭腔點明亮

後背控制上下“吸”,全身舒展氣流暢

呼吸穩定最省力,輕鬆愉快把戲唱

戲曲發聲的五大口訣,讓您唱戲水平至少再上兩個臺階

丹田氣息的運用,可使聲音不鬆散無力,有一種聚集感,因為呼吸深,聲音集中、穿透力強,從而改善演唱的音質,增大音量,尤其是在唱長唱腔以及高音時,是更為有效的手段。旋律要求用“一口氣唱完”,所以必須用丹田氣息來演唱,把氣和聲音做窄、做細,唱時速度別墜,只有這樣的演唱,才能在“一口氣”內將旋律唱完。

03戲曲發音要領口訣

胸口發音不能憋,聲音落底氣通暢

聲門適度“三不準”,腔體上下要虛張

張嘴內視往下看,喉結下沉底寬敞

忘掉喉頭沒感覺,聽著看著咽腔響

胸口往下找氣柱,音色純淨又明亮

高音氣大嗓眼兒小,聲帶不躲要敢唱

氣混聲來聲混氣,貼邊向後進咽腔

鼓腹吸氣沉丹田,

貼著咽壁吸著唱

胸口鬆開向下“嘆”,氣沉胸底腰擴張

又吸又呼聲流動,氣向下“鋪”音向上

腰一緩勁就換氣,被動換氣不用想

關閉高音氣倒灌,腔體鬆開一米長

氣行於背“吹瓶口”,吹響頭腔點明亮

後背控制上下“吸”,全身舒展氣流暢

呼吸穩定最省力,輕鬆愉快把戲唱

第二行第一句中所說的三不準指的是聲帶上“不準掛音,不準用勁兒,不準通氣兒”,是感覺上的三不準。

戲曲發聲的五大口訣,讓您唱戲水平至少再上兩個臺階

04戲曲共鳴要領口訣

共鳴位置在咽壁,共鳴音響灌咽腔

共鳴反射找焦點,前哈後哼氣通暢

音域升高變母音,腔體打開要舒張

關閉攏住共鳴點,聲音脹滿鼻咽腔

抬起軟顎打哈欠,打開喉嚨氣通暢

第二行第二句中前“哈”後“哼”的意思為:聲音向前反射時,有哈氣的感覺,聲音向後哼唱時,有往後吸的感覺,所以是氣向前聲兒向後的感覺。

用“打哈欠”的方式是當今普遍的一種打開喉嚨的方法。因為人在打哈欠時,喉結會自然下降,同時軟顎也會自動抬起,硬顎也將隨著軟顎的抬起而輕微上抬,整個硬顎就會穩定在它應該抬高的位置上。咽腔(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隨著打哈欠的動作拉開了上下的距離,擴張了腔體的空間容積和體積,使聲音的共鳴通道寬敞而又通暢,給聲音和氣息的流通大開了方便之門。

戲曲發聲的五大口訣,讓您唱戲水平至少再上兩個臺階

05戲曲語言要領口訣

貼著咽壁吸著念,咬字吐詞在咽腔

“掛住字頭”往後送,胸口換字不能忘

被動念字最輕鬆,語音清晰聲音棒

掛住前面往後兜,高音“說”唱在頭腔

言語生動情感深,音色力度巧變樣

傳情達意需準確,語氣“噴口”要恰當

“字正腔圓”真功夫,表現內容有分量

“聲情並茂”才感人,戲曲藝術魅力強

戲曲發聲的五大口訣,讓您唱戲水平至少再上兩個臺階

貼著咽壁吸著唱,這時小舌頭略為鬆弛地向上抬起,鼻咽口與鼻咽腔同時保持吸氣、擴張的感覺,這對產生頭腔共鳴的音色非常重要。這種用“貼著咽壁吸著唱”的方法打開喉嚨的發聲方式,更容易在演唱時保持吸氣的狀態,使聲音的高位置很好地跟深呼吸結合起來,持久自如,甚至是聲音直通頭腔,瞬間突破高音。

口訣是有了

小編也給大家分享了一些呼吸和發聲技巧

但是要把這些發聲的要領融會貫通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平時除了多練習也要多感受多思考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唱戲帶來一點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