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鎮到了這一天為什麼十里八鄉的人都來這兒?做什麼的都有

農村小鎮到了這一天為什麼十里八鄉的人都來這兒?做什麼的都有

“趕集”,想必每個農村長大的孩子都知道,小時候最喜歡跟著父母去趕集,因為去集市上就可以吃到好吃的,並且那繁華的市井對於日復一日面向黃土背朝天的鄉親們來說,同時也是一個享受精神愉悅和消遣的好機會,上街轉轉把家裡的農作物或者山上挖的藥材換成錢,可以買些生活用品。

一般農村集市都會有固定的時間,每個鄉鎮會不一樣,按農曆時間來計算,有的逢一、四、七,有的逢三、六、九,有的二、五、八,週期都會隔那麼兩三天,做小生意的攤販也會隨著集市的時間到不同的鎮上去擺攤售賣東西,為了能多掙一些錢,他們就不得不在一天裡疲於奔命地北上南下,趕了這個集又赴那個會。

農村小鎮到了這一天為什麼十里八鄉的人都來這兒?做什麼的都有

趕集的大多都是周圍十里八鄉的父老鄉親,有的也會把自己種的吃不完的蔬菜、農作物、特產拿來賣,也是一個交易增加收入的機會,也有手藝人在街上剃頭的、補鞋的、賣竹簍的、路邊還有賣涼皮,包子的,趕集的人都會吃一碗再回去,好不熱鬧。

農村小鎮到了這一天為什麼十里八鄉的人都來這兒?做什麼的都有

趕集的行人也是三五成群,頗有些熙熙攘攘的氣氛,有的肩扛著口袋,有的手挎著籃子,有的牽著騾馬牛羊,有的用獨輪車或著板車推拉著土特產品,也有的什麼東西都沒有帶,人們邊行走邊無所顧忌地說笑著,間或還有幾個騎自行車的人不斷地摁著車鈴與熟人打著招呼洋洋得意地從行人面前悠然穿過。

農村小鎮到了這一天為什麼十里八鄉的人都來這兒?做什麼的都有

農村的集或會不但非常熱鬧,而且也十分豐富。每逢集會,一條或幾條大街充滿了趕集的人群,堪稱人山人海,沿著街的兩旁一個挨著一個擺滿了大大小小各種商販攤子,叫賣聲此起彼伏,並且在臨近中午的時刻,常常是人多的擠都擠不動,尤其是那些個賣吃的東西的地方更是圍滿了人,雖然有些人口袋裡並沒有錢或者根本就捨不得把自己很少一點錢拿出來飽個口福,但並不仿礙他們盡情享受飄蕩在空氣中的誘人香味和舒舒服服地過個眼癮。以前趕集的人們一般很少在集市上吃飯,只有那些經常趕集上店的買賣人或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才在飯館吃一頓簡便的飯菜或者就在街上買些油條、包子、饅頭一類的食品充飢,但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集市上的飯館也豐富起來,有各種吃食,人們都會吃飽喝足了再回家。

農村小鎮到了這一天為什麼十里八鄉的人都來這兒?做什麼的都有

農村的集會可能遠遠趕不上城市的繁華,但它卻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眾多鄉村百姓們的物質和精神需要,並且還為人們平凡樸素的生活帶來許多憧憬和浪漫氣息,是一個輕鬆可以消遣的時間,不需要下地幹活,也是給自己勞作途中放一個小假期,隨著農村城鎮化發展這種集會可能會變得很少,但是還是希望這種充滿民俗氣息和文化的活動能夠持續下去。

你長大了還趕過集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