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VR創作人才 做好產業內容輸出

11月1日,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VR藝術創作人才培養項目在江西南昌結業。該項目由中國動漫集團負責實施,歷時50天,吸引了來自全國21個省區市的50名VR相關行業研究人員和企業人士。


培養VR創作人才 做好產業內容輸出



明確研究方向 增強發展信心


“這次培訓讓我接觸到最前沿的VR技術和理論,通過和其他科研人員、VR企業人士的交流學習,我更明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要更好地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應用。”來自華東交通大學虛擬現實和交互設計研究院的雙聘研究員夏海斌感慨地說。他所在團隊的主攻方向是“VR+非遺”,已有多個項目獲得省級重點課題資金資助。

據該培養項目負責人姜俊傑介紹,此次學習內容豐富,包括在南昌虛擬現實VR產業基地和創新孵化中心進行現場教學,參觀考察江陵汽車、三鑫醫療等實體經濟企業;同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進行座談交流;全體學員作為專業觀眾參加2018世界VR產業大會3天的論壇活動,學員集體作品《幻境中國》和20多個優秀個人作品還在VR產業大會上得以展示。

“班上已經有7個學員的VR項目同江西的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涉及醫療、動漫、人才培訓、場景實訓等方面。”“90後”學員李歐天說。他是湖北省武漢市驚歎號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此次有2個項目與江西企業達成合作。他坦言,之前去過全國不少展會推介公司產品,但讓他印象最深、收穫最大的還是這次培訓。

“VR是一個新興市場,市場需求有多大?老實說,VR現在還不是必需品,很多人對它的認知並不多,但我覺得這個市場的潛力可以通過好產品來激發。”李歐天說,“這次培訓讓我對VR的未來發展更有信心了,我們這樣的小企業有了‘換道超車’的可能。江西舉全省之力舉辦2018世界VR產業大會,也給企業提供了更寬廣的發展平臺。”


培養VR創作人才 做好產業內容輸出


培養VR創作人才 打造文旅VR精品


2016年底,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包括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在內的數字創意產業首次被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成為產值規模達10萬億元級的五個新支柱產業之一。2017年,原文化部相繼出臺了《文化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要求促進優秀文化資源數字化,加快藝術呈現技術的產業化推廣,推進數字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實施數字內容創新發展工程,鼓勵對藝術品、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化和開發,實現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發揮高新技術對內容創作、產品開發、模式創新的支撐作用,提高產品品質、豐富表現形式。

“虛擬現實技術具有高想象性、高沉浸性和高體驗感,極其適合與文化領域中的動漫遊戲、影視製作、文化旅遊、文物展示相融合,而文化領域提出的觀念創新、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也需要高科技手段去實現。VR技術同文化和旅遊行業融合發展已成為時代的必然。”中國動漫集團黨委副書記周廣明說,“VR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但目前國內VR領域專門做內容的人才非常匱乏,能講好故事、進行藝術創作的專業人才少之又少。我們舉辦這次培訓就是為了給VR產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提供後備人才,做好VR產業的內容輸出。接下來,中國動漫集團將會繼續舉辦相關培訓班,計劃5年內培養200名至300名VR創作人才,並制定VR動漫的行業標準,指導VR內容創作發展。中國動漫集團想做的是,培養一批VR內容創作人才、打造一批文旅VR精品,引領行業發展,展示中國風貌。”

周廣明透露,中國動漫集團將繼續與江西合作,挖掘VR在紅色旅遊、傳統文化展示傳播、文物保護展示等方面的應用,目前正與江西吉安、撫州、宜春等地洽談“VR+文化和旅遊”的相關合作。此外,此次培訓項目承辦方之一泰豪創意集團也計劃在南昌打造VR產業基地,為VR發展提供資源聚集平臺和人才培養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