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大埔十大“中華名小吃”你都知道是那些嗎?


梅州大埔十大“中華名小吃”你都知道是那些嗎?

粟米烙:中華名小吃,是以玉米制成的一道風味小吃。

【主要食材】玉米、麵粉。

【輔料】香菇、火腿、紅蘿蔔、胡椒粉、油、鹽、蔥、雞汁等。

【製作工序】將香菇、火腿、紅蘿ト等切碎,與玉米一起倒入鍋中炒熟炒香,再將麵粉用冷水攪拌均勻後倒入鍋中,反覆煎熱,並注意掌握火候,煎至兩面金黃色即可。

【食用方法】可熱食、冷食。


梅州大埔十大“中華名小吃”你都知道是那些嗎?

珍珠粄:又名老鼠粄,是中華名小吃、廣東省名小吃。著名作家杜埃認為老鼠粄欠雅,改名“珍珠粄”,以西河製作最有特色。

【主要食材】粘米。

【輔料】肉碎、豬油、魚露、蔥花、胡椒粉等。

【製作工序】將粘米以冷水浸透,撈起滴乾水後碾成粉,然後用開水拌和,反覆搓揉至軟韌適中,擰成團,再以特製的“粄擦”架在開水鍋上,將粄團反覆在“粄擦”上用力來回援擦,便可擦出每條約1-2寸的粄條掉落鍋中,待粄條煮熟浮出水面時撈起即可。

【食用方法】將碗盛上撈起的粄,配以豬油、炒香的肉碎、魚露、蔥花、胡椒粉後即可食用,此粄叫“上鍋粄”,也머“醃老鼠粄”,粄軟、滑、韌、香、可ロ。另一種食法,是將粄條浮出水面後撈起,放進冷水中浸泡冷卻,再撈起晾乾備用。食用時將粄條煮、炒均可,配上佐料,味美有加。

梅州大埔十大“中華名小吃”你都知道是那些嗎?

憶子粄:中華名小吃。

相傳在明朝,大埔某地有位叫松嬸的家庭主婦,其兒子阿根武藝出眾,在鄭成功部下當海軍,並被派到臺灣去剷除倭寇,除暴安良,久未歸家。松嬸思念兒子,每逢中秋之夜就做了兒子愛吃的粄,擺在月下,對月思兒。秋去冬來,足足等了三十年。在一箇中秋之夜,松嬸正在月下思念遠方的兒子,阿根突然回來,歡喜之中阿根接過母親手上的粄,母子倆淚流滿臉喜慶團圓。後來,人們就將這種感人至深的粄,命名為“憶子粄”。

【主要食材】糯米粉、生粉。

【輔料】瘦肉片、魷魚絲、豆腐乾、蒜白、香菇、蝦米、油、鹽、魚露、胡椒粉等。

【製作工序】一是製作粄皮:將糯米粉加熱水揉搓至軟韌黏結,再分別揉成小團,撒上適量生粉,碾壓成板皮。二是製作料:以瘦肉片、魷魚絲、豆腐乾、蒜白、香菇、蝦米為原料,加上適量的食油和醬油炒熟。三是包粄:把餡料放在粄皮內,包成圓柱體形狀,用乾淨的竹葉或蕉葉塗上食油包好,放進蒸籠裡,用猛火蒸熱。

【食用方法】剝去葉片即可食用,也可盤上席。


梅州大埔十大“中華名小吃”你都知道是那些嗎?

鴨松羹:中華名小吃、廣東省名小吃,是一種古老傳統的甜味小吃。

【主要食材】木薯粉

【輔料】瓜丁、陳皮、花生、芝麻、生薑、豬油、紅糖等。

【製作工序】選用當地農家木薯粉,配以瓜丁、陳皮、花生、芝麻、酥糖、生薑、豬油、紅糖烹製而成。首先,將薯粉放入鍋中用小火幹炒熱透取出,起鍋放入少量豬油、生薑茸爆香,加入水,下紅糖、瓜丁、花生、芝麻、酥糖、陳皮末煮成糖漿水,然後徐徐均勻地放入用篩子篩過的熟薯粉,一邊緩慢地注入油料,一邊順勢不停地用鏟反覆攪拌,直到羹凝結成金黃色光亮潤澤,香氣噴發,香甜鬆軟、柔滑時起鍋,半燒熱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鴨松羹起鍋後用刀切成小塊,可熱食也可冷食,亦可作送禮佳品。


梅州大埔十大“中華名小吃”你都知道是那些嗎?

筍粄:中華名小吃、廣東省名小吃,是大埔小吃中最典型的帶有濃厚中原飲食文化烙印的一道風味小吃。

據史料記載,春節吃餃子,富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千百年來,餃子作為賀歲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客家先民從中原遷移到南方定居後,帶來了中原的飲食習慣,逢年過節都要包餃子,但南方不產小麥,弄不到包餃子的麵粉,聰明的大埔人把當地種植的山芋、薯類製成澱粉作“餃皮”,用當地盛產的竹筍、香菇、木耳加以肉料作餡,變通製成形似“餃子”的粄,因內包餡料主要是竹筍,人們就稱其為筍粄,為大埔客家賀歲食品,這樣筍板就成為久負盛名的“大埔小吃”。

【主要食材】木薯粉、芋頭、竹筍、香菇、木耳、蝦米、肉碎等。

【輔料】油、鹽、魚露、胡椒粉等。

【製作工序】一是制皮;二是制餡;三是掌握火候。制皮:是用農家木薯粉,用沸水拌和揉搓,再加適量蒸熟的芋頭攪拌均勻後製成板皮;制餡:用竹筍、香菇、蝦米、木耳、瘦肉等切碎,爆炒成熟為餡,將餡放置板皮內包成餃子形狀;火候:蒸約3-5分鐘即成。

【食用方法】開鍋即可食用,也可裝盤擺上筵席。


梅州大埔十大“中華名小吃”你都知道是那些嗎?

粟粄:中華名小吃。

【主要食材】粟米。

【輔料】鹽或糖。

【製作工序】將粟米碾成粉,加入清水、鹽或糖搓揉成粄團,分小團,用雙手拍打成橢圓型,然後將粄放箅裡蒸熟即可。

【食用方法】可熱食、冷食。


梅州大埔十大“中華名小吃”你都知道是那些嗎?

煎豆乾:中華名小吃、廣東省名小吃,是一道風味獨特的豆製品小吃。

【主要食材】豆腐乾。

【輔料】油、酸醋或辣醬。

【製作工序】選用上好的豆腐乾,用新鮮豬油塗擦平底鍋,放豆腐乾在文火中正反面反覆油煎至透即可。

【食用方法】將煎好的豆腐乾切成塊蘸上酸醋或辣醬熱食。


梅州大埔十大“中華名小吃”你都知道是那些嗎?

發粄炆花肉:中華名小吃,是一道甜鹹適中、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小吃。

【主要食材】發粄、五花肉。

【輔料】白糖、鹽、油。

【製作工序】發粄切塊、五花肉切片備用,將鍋燒熱下油,並將五花肉雙面煎成金黃色,再放入發粄,噴灑糖水和少許鹽水,焗幹即可。

【食用方法】起鍋後裝盤即可食用。


梅州大埔十大“中華名小吃”你都知道是那些嗎?

算盤子粄:中華名小吃、廣東省名小吃。因其形似算盤珠,以展示客家婦女崇尚文化、“會劃會算會當家”的內涵而得名。

【主要食材】芋頭、木薯粉。

【輔料】瘦肉、魷魚絲、香菇、蝦仁、豆腐乾、油、鹽、魚露、胡椒粉等。

【製作工序】將芋頭削皮、洗淨、切片,撒些鹽,蒸透乘熱摻入木薯粉,加沸水拌勻搓揉,搓成湯圓狀,再用拇指與食指互捏,成兩面凹的扁圓形,有如算盤上的珠子,放進沸水鍋裡煮,待粄珠浮出水面,即撈起滴乾水分涼放。

【食用方法】用油熱鍋,將上述佐料切碎放入鍋中,再放入算盤子粄炒勻,撒上蔥花或香菜,即可食用。


梅州大埔十大“中華名小吃”你都知道是那些嗎?

薄餅:中華名小吃、廣東省名小吃。

相傳清乾隆年間,在陝西任按察使的大埔百侯人楊纘緒回家為母親祝壽,為孝敬母親,帶侍從家廚回大埔擺壽宴款待鄉親,其中有一道點心“薄餅”,不曾想母親頗喜愛。為了讓母親長期能吃到“薄餅”,他便叫家廚把制“薄餅”手藝傳授給當地村民,由此製作薄餅的技藝就在大埔百侯民間流傳。後來,大埔人結合本地盛產的原料加以變化,改善口味,演變成今天的風味小吃。

【主要食材】麵粉、豆芽、豆腐乾、蒜白、香菇絲、肉絲、魷魚絲、蝦米等。

【輔料】鹽、魚露、油、胡椒粉。

【製作工序】薄餅製作工藝特別講究和獨特,首先把按比例加入水、鹽的麵粉不停地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和成漿狀的麵筋,然後選用特製厚度約一公分的平底鍋,用文火燒熱抹上少許油,把拌好的漿狀麵筋用手抓起,輕輕用力拋在鍋面上,迅速提起,使平底鍋上粘上一層薄薄的麵筋,煎成薄如蟬翼的麵皮,取薄餅起,包入預先用豆芽、豆腐乾、蒜白、香菇絲、肉絲、魷魚絲、蝦米等食材加工好的餡料,捲包成長筒形即成薄餅。薄餅的製作工藝有和、拌、抓、提、拋、包、卷等技術流程,融觀賞性、藝術性、技藝性、趣味性於一體。薄餅有廣泛潛力進行包裝打造,如餡料可用雞、蝦、魚以及山珍作變通更為豐富。

【食用方法】薄餅即包即食,也可擺在盤裡登大雅之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