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企業“以罰代管”,效果不錯,實際上是領導的“懶政”手段!

企業的本質是善,為什麼都頭來還是被員工罵?

前段時間,廣州某公司規定員工每月走18萬步,少走一步扣一分錢,真是步步成金呀。

除這之外,還有一名員工吐槽自己公司要求每天必須夠8000步,全年無休,如果不達到,績效就要扣錢,達到了沒有什麼獎勵,讓她為難的事自己住的地方離公司比較近,每天只能想辦法去“湊步數”。

多數企業“以罰代管”,效果不錯,實際上是領導的“懶政”手段!

人在職場,身不由己,為了不被扣錢,領導上有政策,員工下有對策,把手機綁在寵物身上湊步數、甚至通過手機搖一搖了實現步數。

這個時候我們要考慮的一件事是什麼?企業當時規定員工步數必須要達到8000,並不是想要扣錢,而是希望通過強制性的要求,是考慮到員工平時運動量少,鼓勵員工多鍛鍊身體,在採取之後,員工會認為,這是為了扣員工的績效。

多數企業“以罰代管”,效果不錯,實際上是領導的“懶政”手段!

看了這些考核方式,大部分是以負激勵為主,只要一想到考核就想到該怎麼罰員工,為什麼管理者會喜歡用罰的方式?首先是有不錯的震懾作用,員工不執行就影響到員工的荷包,其次是負激勵根本就不需要考慮太多就能做出來,花樣還多。

多數企業“以罰代管”,效果不錯,實際上是領導的“懶政”手段!

這就是傳說中的“以罰代管”,幾乎是所有企業必備的管理“標配”。一是很省事,便於政策實施;二是成本低,效果貌似不錯;三是震懾性大,利於控制。

不難發現,“以罰代管”本質上看就是企業管理過程中的“懶政”,對管理者來說,“一罰定乾坤”成為了不少企業內部管理的主導思想和熟練操作。

多數企業“以罰代管”,效果不錯,實際上是領導的“懶政”手段!

但是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結果雖然是一樣的,但是這並不是企業想要結果,也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員工應付式的工作還不如不做這件事情。

1. 員工喜歡的運動不一樣,有些人喜歡跑步,有些喜歡打球、游泳,微信步數就是一刀切。

2. 轉變管理方式,不要以負激勵為主,企業可以給員工自己組隊,步數多出勤率多的團隊可以在月底獲得獎品,人手一份,員工也可以選擇現金,團隊可以自由分配,沒有達到的員工也不做懲罰。

3. 也可以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企業倡導員工運動和員工職業生命週期及其全面健康管理計劃結合起來。

多數企業“以罰代管”,效果不錯,實際上是領導的“懶政”手段!

充分尊重員工的選擇,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運動來實現強身健體,達到企業和個人的目標,如果是通過強迫,則會適得其反。

人人皆訴求自我實現,企業賦能員工就是應有之義,而現實中的企業權力職位非常有限,再授權也要確保組織運作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所以企業想要把人激活,過於依賴負激勵的手段,不再是一個好的方式,企業所得到的結果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層層應付,事情就失去原本的意義。

正激勵:企業在做事過程中,只獎勵結果,只獎勵直接產生績效的,忽略了過程,導致員工信心不足,做事沒有激情。

工作在量化之後用積分來衡量(導入積分管理),量化在工作的每一個細節,當然如果是對創新型的公司,就不要在意太多細節,可以在關鍵事件上設置獎分,對於要求嚴格的製造業可以細化到公司細節,方便員工執行。

多數企業“以罰代管”,效果不錯,實際上是領導的“懶政”手段!

某公司積分標準

多數企業“以罰代管”,效果不錯,實際上是領導的“懶政”手段!

員工提意見,這些都可以加分,員工可以把重心放在工作上,也可以發展自己擅長,之前員工覺得不應該越俎代庖,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就可以,有了積分,員工可以為了掙積分去幫助他人,做其他的事情,積分提供給員工一個平臺。

多數企業“以罰代管”,效果不錯,實際上是領導的“懶政”手段!

積分管理運用獎分和扣分的形式來對員工人性化的考核,多數是用獎分(正激勵)來鼓勵員工提升自己能力和執行力,扣分(負激勵)作為提醒、提示,當然企業的高壓線,員工是不能越過。(

獎扣分員工都可以接收到信息,時時可查看自己排名情況和獎扣情況

多數企業“以罰代管”,效果不錯,實際上是領導的“懶政”手段!

因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變通一下視角,轉換一下思路,企業人才就可能立馬激活起來了。

對於以上積分管理方案和案例,下拉點擊“查看方案資料”領取管理資料回去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