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首次同臺秀出5G端到端能力,稱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在週四舉行的“華為5G發佈會暨2019世界移動大會預溝通會”上,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向中外記者展示了華為對這個世界的溫情,也展示了這份溫情背後圍繞5G和AI的科技創新——正式發佈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華為天罡。因為5G和AI,丁耘稱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華為首次同臺秀出5G端到端能力,稱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


華為展現了它於5G中端到端的強大芯片能力和產品能力。

在華為天罡發佈之後,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又先後登臺,把華為於5G和AI的芯片能力進一步發揮了出來——包括華為提供了全頻段、全場景、全制式的產品解決方案,以及全球最快5G多模終端芯片和商用終端等。

如果從所涉產品線看,這是華為首次將端到端的芯片能力同臺展示在世人面前。

作為市場對華為5G端到端能力認同的佐證,華為目前已獲得了30個5G商用合同,其25000多個5G基站已發往世界各地。

年輕人很快將為此興奮不已——在智能手機上,玩大型電子遊戲即將成為可能。

5G的到來,讓大帶寬和低時延成為了標配,遊戲的計算、渲染和存儲因此都將可以放在雲端——它直接讓智能手機跨越了性能門檻。因為需要消耗大量計算資源,在那之前,大型遊戲只能依附於高端遊戲電腦。

當然,5G還可以實現得更多。例如遠程駕駛,再例如災害救援、醫療健康等,即便是當下,可見的應用場景已不勝枚舉。


華為首次同臺秀出5G端到端能力,稱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它將向生命致敬。”丁耘說。1月10日,華為5G測試完成了對世界首例5G遠程外科手術的支持。那一天,在福建聯通的東南研究院內,劉醫生對遠在50公里之外的一隻小動物進行了複雜的肝臟手術。整個手術持續60分鐘,並獲得成功。相信隨著應用的鋪開,這些令世界更加溫暖的變化將與日俱增。

這是華為所稱的,5G與AI時代的偉大之處,也是華為端到端的芯片能力最佳的展示舞臺:目前,華為已經可提供涵蓋終端、網絡、數據中心的端到端5G自研芯片,並支持了“全制式、全頻譜(C Band 3.5G、2.6G等)”網絡。

從去年至今,華為已經陸續發佈了5G商用芯片巴龍5G01、昇騰AI芯片、基於ARM架構的處理器鯤鵬920等芯片產品,這些芯片從端到端的不同維度支持了華為在5G中的業務創新。

最近的發佈是華為全球首款裝有AI芯片的數據中心交換機,這款業界首款面向AI時代的數據中心交換機,可以藉助其實時學習訓練能力和獨創的iLossLess智能無損交換算法,在以太網中實現零丟包機制,並實現流量模型的自適應自優化。

作為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此次最新發布的華為天罡在集成度、算力、頻譜帶寬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它有著極高集成度,華為首次在極低的天面尺寸規格下,支持大規模集成有源PA(功放)和無源陣子;

同時,它還擁有極強的算力,可實現2.5倍運算能力的提升,通過搭載最新的算法及Beamforming(波束賦形),單芯片可控制高達業界最高64路通道;

此外極寬的頻譜讓它可以支持200M運營商頻譜帶寬,這就一步到位地滿足了未來網絡的部署需求。

同時,該芯片還為AAU 基站帶來了一些頗具革命性的提升,包括實現基站尺寸縮小超50%、重量減輕23%等特性,甚至連安裝時間也能比標準的4G基站節省近一半時間。丁耘介紹說,基於該款產品的功耗優勢,未來全球90%的基站將不需要進行市電改造,可大幅降低基站建設成本。

2019年1月9日,華為“刀片式基站”憑藉創新性採用統一模塊化設計等技術突破,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基站實現所有單元刀片化、不同模塊間任意拼裝,使5G基站的安裝像拼裝積木一樣簡單便捷。

楊超斌表示:“華為全系列全場景極簡5G解決方案,在兌現5G極致性能和體驗的同時,能夠大幅提升部署和運維效率,使5G部署比4G更簡單。”

發佈會中,華為員工在中外媒體面前現場展示了5G基站的安裝。整個安裝過程極度簡化,它不過是一個20公斤左右的箱式設備,任何成年男子都可以無障礙地快速完成安裝。


華為首次同臺秀出5G端到端能力,稱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就是基於端到端芯片優勢,以及其所帶來的設備方案優勢,華為在5G規模部署上搶得了諸多先機。包括率先發布全系列商用產品、率先全球規模外場驗證,率先開始全球規模商用等。

截至2018年底,華為已完成中國全部預商用測試驗證,推動了5G進入規模商用快車道。

2019世界移動大會將於2月25日至2月28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關於華為5G,將在那裡延續並繼續上演新的精彩——包括一款華為的摺疊屏手機。

【IT創事記】創見科技未來,旨在為讀者提供科技企業和科技趨勢的前瞻分析與評論。創始人祁萌,為資深科技自媒體人,歷任《商業夥伴》副總編、《電腦商報》主編、都市媒體記者編輯等職,從業超過14年。本同名專欄入駐各主流媒體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