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自己、大人和小孩:墨入水即黑,光入心即白

墨入水即黑,光入心即白。

這既是悟性和品性修養的問題,也是道德和素質教育的課題。

先說“墨入水即黑”。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呢?還是很小呢?

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甚至巨大,人多渺小啊。大家一般都是這麼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教育的角度,孟母三遷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小時候的孟子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多大、多快啊。所以大家都去擇校,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好的學校、好的老師、好的學生、好的學風,力爭“一個都不能少”。

告訴自己、大人和小孩:墨入水即黑,光入心即白

社會環境、工作環境、人文環境也是這樣。比如城鄉環境如果一般、社會風氣如果不好、工作起點如果不高、同業素質如果偏低等諸如此類問題,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成長、發展,甚至能塑造個體將來的形象。缺乏意志、品性和經驗、一張白紙式的性格或階段等情況,都更容易受到這種“差評”環境的負面影響。對於“差評”環境,要有預防之心、檢視之省、認知之判、糾錯之行,這是基本的應對。

概言之,好環境有好影響,差環境有差影響。這樣的事例、經驗或教訓比比皆是,這確實是人們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

再說“光入心即白”。

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但無論環境的好與差,但人本身是來做什麼的呢?人不是布,不是用來浸泡染缸的;不是空氣,不是被廢氣來汙染的。人是來改善環境、提升環境的;人是來改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如同歷史上有的偉人青少年時期在鬧市中讀書,心中做到不為物擾;在社會中磨練鍛造,反過來積極推動社會的發展。有些偉大的作家在顛沛流離中寫下偉大作品,精神境界是苦寒梅花、盎然春意。

告訴自己、大人和小孩:墨入水即黑,光入心即白

不忘初心,牢記本來。明白好的道理,隨即身體力行。這就是“光入心即白”。這本來就是明明白白的道理,就是大家要做、要擔當的事情。

無論是個人思想境界的提升,還是實踐哲學的行動,都是如此。

成語很偉大,因為這個語彙體系來自偉大的中華民族。比如成語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愚公就是要改善環境,造福後人,一個道理簡簡單單,一門心思明明白白,一個勁頭就是踏踏實實,子子孫孫傳承和發揚實幹精神。

大事要從小事幹,小事當作大事幹。這也是愚公移山精神的題中之義。

告訴自己、大人和小孩:墨入水即黑,光入心即白


再回到前面的問題?

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呢?還是很小呢?

影響很大。但其實影響也可以很小。

環境能影響人。而同時,我們要積極地影響環境、提升環境、超越環境。

要告訴自己、大人和小孩:墨入水即黑,光入心即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