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南粵慈善盛典” 碧桂園獲頒“年度公益領軍企業”

農村的冬夜多是萬籟寂靜,唯有皎潔的月光清冷地灑在鄉間。1月12日晚,廣東英德連江口鎮連樟村卻流光溢彩、熱鬧非凡——首屆“南粵慈善盛典”正在這裡隆重舉行。


當晚,碧桂園集團獲頒“年度公益領軍企業”;碧桂園對口幫扶的連樟村黨支部書記陸飛紅、碧桂園集團社會責任部扶貧團隊帶頭人潘定國均位列十大“年度扶貧貢獻人”;連樟村村民陸奕和獲頒“年度脫貧奮進人”;廣東省政府辦公廳攜手碧桂園共建的韶關樂昌和村產業基地全省扶貧示範項目獲頒“年度公益項目”。

“南粵慈善盛典”由廣東省扶貧辦、廣東廣播電視臺主辦,旨在總結2018年度南粵大地精準扶貧、慈善公益的成就,並表彰在扶貧領域貢獻突出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典型。

年度公益領軍企業

作為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碧桂園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投身扶貧公益事業,累計投入超過48億元,直接受益人數超 36萬人次。

早在2010年,碧桂園就捐資2億元駐村幫扶廣東清遠英德樹山村,因地制宜發展綠色苗木產業,打造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僅苗木產業為村民累計增收1200餘萬元,戶均增收達7萬元,開啟“造血式”產業扶貧之路。

首屆“南粵慈善盛典” 碧桂園獲頒“年度公益領軍企業”

碧桂園集團獲頒“年度公益領軍企業”

2017年,碧桂園將樹山村的成功經驗逐步推廣到廣東韶關翁源黃塘村、潮州饒平黃正村等7個定點幫扶項目,並開始整縣幫扶英德78條貧困村,連樟村也位列其中。碧桂園派駐扶貧團隊進駐貧困村,通過黨建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方式幫助當地村民脫貧致富。如今,連樟村已在當地政府的指導和碧桂園的幫扶下,建設成為美麗宜居的新農村,這也是眾多貧困村脫貧攻堅的縮影。

首屆“南粵慈善盛典” 碧桂園獲頒“年度公益領軍企業”

連樟村俯瞰圖

2018年起,碧桂園把扶貧上升到主業高度,將廣東英德整縣幫扶模式推廣到甘肅東鄉縣、江西興國縣、河北平山縣等8省區13縣,助力當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脫貧工作。

最美扶貧人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由貧困村轉變為美麗宜居新農村,連樟村的脫胎換骨離不開扶貧幹部和當地村民的艱苦奮鬥。

此次獲頒“年度扶貧貢獻人”的連樟村黨支部書記陸飛紅是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他退伍回鄉後為了讓連樟村不再落後下去,決心帶父老鄉親脫貧致富。

經過調研考察,陸飛紅在村口建起大棚蔬菜種植基地和西瓜、芭樂示範生產基地,請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通過蔬果產業解決本地村民的就業和生計問題。另外,他還利用村裡閒置校舍,建成扶貧車間,形成玩具加工點,讓務工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拿到近3000 元月工資。

首屆“南粵慈善盛典” 碧桂園獲頒“年度公益領軍企業”

頒獎典禮現場

而同樣獲評“年度扶貧貢獻人”的潘定國則是碧桂園的一名一線扶貧工作者,大學畢業時,他沒有像大多數同學一樣選擇城市的安穩工作,而是參加為期兩年的廣東省“三支一扶”工程,支教於英德市白沙中學。此後,他加入中國扶貧基金會,開始在邊遠山區為扶貧甚至抗震救災工作奔走疾呼。

2017年,潘定國加入碧桂園集團社會責任部,近兩年來,他的足跡遍佈海南瓊海市、廣東英德市的多個貧困村。烈日下,他走在山村勘察項目,根據當地產業現狀、地理環境提出因地制宜的扶貧措施;項目落地後,他深入貧困戶家中,推心置腹地溝通幫扶舉措。

首屆“南粵慈善盛典” 碧桂園獲頒“年度公益領軍企業”

潘定國與鎮領導溝通項目實施方案

如今,在以潘定國為代表扶貧工作者的辛勤參與下,廣東英德市魚咀村、河頭村,韶關市黃塘村、樂昌和村等村落已舊貌換新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