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培養孩子豁達的胸懷,原諒朋友的過錯

別忘了培養孩子豁達的胸懷,原諒朋友的過錯

在幼兒園、學校裡,孩子與小夥伴、同學之間難免發生點小摩擦。這時,父母是為了面子替孩子出氣,還是鼓勵孩子化解摩擦,並原諒與自己發生摩擦的小夥伴、同學?

別忘了培養孩子豁達的胸懷,原諒朋友的過錯

富蘭克林曾說過:“寬容中包含著人生的大道至理,沒有寬容的生活,如同在刀鋒上。孩子,如果美德可以選擇,請先把寬容挑選出來吧。”當孩子與與小夥伴、同學發生磕磕碰碰時,應該教育孩子學會原諒別人的過錯。

別忘了培養孩子豁達的胸懷,原諒朋友的過錯

一天晚飯後,嵐嵐在小區花園裡跟一群小夥伴玩耍。沒一會兒,她生氣地撅著嘴巴回來了。爸爸很在意,一問才知道小區裡的另一個小朋友豆豆給她起了個綽號,嵐嵐覺得豆豆是在取笑她,不想跟他玩兒了。

爸爸又問嵐嵐豆豆給她起了什麼綽號,倒也無傷大雅,就對女兒說:“爸爸覺得你不應該生氣的,豆豆給你起這個綽號並沒有惡意,也許是想概括你的一個特點,有時候綽號還表示了別人對他的讚美呢!比如羅志祥,他有愛心、愛護小朋友,經常參與各種慈善公益活動,大家不也是給他取了個‘小豬’的綽號嗎?他也很喜歡啊!”

聽了爸爸的話,嵐嵐皺著的眉頭逐漸舒展開來,嘴角露出了微笑。這時,爸爸又鼓勵嵐嵐說:“好了,你快去和豆豆他們玩兒吧!”

別忘了培養孩子豁達的胸懷,原諒朋友的過錯

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裡受到父母的過分寵愛,在家裡是“小皇帝”、“小公主”,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本來就不很懂得顧及別人的感受;而當孩子被小夥伴無疑傷害時,不少父母不去引導孩子原諒別人,反而為孩子打抱不平。殊不知,這樣做會使孩子養成自私、霸道、小氣、蠻不講理的毛病。

別忘了培養孩子豁達的胸懷,原諒朋友的過錯

以理解、寬容的心態去與人交往,才是使孩子人際關係變得和諧的關鍵。在教育孩子寬容待人上,不能只靠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更大,父母是否給了孩子寬容教育的正確示範,直接關係到孩子能否寬容對待他的小夥伴。

別忘了培養孩子豁達的胸懷,原諒朋友的過錯

上幼兒園中班的李楊在玩耍時,臉被同伴張東不小心用玩具劃了一下,李楊當場暴跳如雷,不但不聽張東的道歉,還對其拳打腳踢。後來經老師再三教育,李楊才平靜下來。

放學時,老師把這件事告訴了李楊的媽媽。她聽後立刻火冒三丈,吵著鬧著要找張東的家長“算賬”,還喋喋不休地指責老師沒有看好孩子,並揚言要向院長投訴老師不負責任。

別忘了培養孩子豁達的胸懷,原諒朋友的過錯

經過這件事後,在幼兒園願意和李楊玩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不再發生與人鬧矛盾、發生不愉快的事情,老師也很少再主動跟她交流教育孩子的問題了。

李楊受到媽媽的影響,養成了蠻橫、得理不饒人的毛病,在學校裡、在生活中都不會有好人緣,只能被孤立。可見,讓孩子寬容待人,不僅是為了他能與同學和諧相處,也是為孩子將來的幸福打基礎。

別忘了培養孩子豁達的胸懷,原諒朋友的過錯

身為父母,應該教育孩子掌握與朋友相處的細節:當不小心傷害了別人時,及時說聲“對不起”;當別人不小心傷害了自己時,不去斤斤計較,說聲“沒關係!”這樣,就可以輕鬆化解矛盾,並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