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混凝土是現代建築中常用的材料,大家一定不陌生,作為結構材料,它撐起了現代建築的大半邊天,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混凝土大多表面被抹了灰或是貼了瓷磚,我們見不到它的模樣。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建築師們似乎感受到了混凝土的委屈(霧),在20世紀20年代時,隨著混凝土廣泛應用於建築施工領域,建築師們逐漸把目光從混凝土單純作為結構材料轉移到突出混凝土材料本身所擁有的質感上,開始用混凝土與生俱來的裝飾性特徵來表達建築傳遞出的情感,清水混凝土應運而生。清水混凝土是指混凝土在澆築完成後,不再對其表面進行任何裝飾,表現混凝土素顏的手法。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環保,無須修飾的外表,省去了大量的塗料和裝飾,不用修鑿也不用抹灰,減少了建築垃圾的產生;簡樸,不加修飾的外表,展現了其自然穩重,樸實無華的品味,比金碧輝煌的的裝飾更符合現代審美的需求。“說得這麼厲害,哪裡能見得到啊?”

問得好!上圖!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嗒噠~)

實我們生活中見得比較多的清水混凝土結構就是橋墩了,橋墩雖然看著就是一根柱子,但每天經歷風吹日曬的它,可是相當檢驗工程質量呢!

當然,除了橋墩,也有不少其他的室內清水混凝土建築。

有這樣的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也有這樣的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還有這樣的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跟平時的裝修風格不同,清水混凝土以混凝土本身的灰色作為主色調,捨棄花裡胡哨的瓷磚,木板,呈現一種簡約、樸素卻有厚重感的裝飾風格,近年來是越來越受大眾的喜愛。那麼清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相比有那些優勢呢?

四大優勢

1環保

清水混凝土是典型的綠色混凝土,因其一次成型後,無需在進行抹灰和表面裝飾,省去了塗料及飾面等化工產品,有利於環保。

2質量高

因清水混凝土直接裸露在外,所以其對質量要求更高,避免開裂、空鼓和掉落等質量問題。

3 降低成本

對施工工藝要求高,雖然會提高生產成本,但是高質量的工程可以降低後期維護的成本,也省去了外加裝飾的費用。

4外觀

當然,之所以會選用清水混凝土作為牆面裝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好看了,感覺最後這點才是最大的優勢呢。

清水混凝土工藝要求

1表面質量要求

(1) 顏色:混凝土顏色基本一致,距離牆面5m看不到明顯色差。

(2) 裂縫:表面無明顯裂縫,不得出現寬度大於0.2mm或長50mm以上的裂縫。

(3) 氣泡:混凝土表面的氣泡要保持均勻、細小,表面氣泡直徑不大於3mm,深度不大於2mm,每m2表面的氣泡麵積小於150mm2。

(4) 平整度:要求達到高級抹灰的質量驗收標準,允許偏差不大於2mm。

(5) 光潔度:脫模後表面平整光滑,色澤均勻,無油漬、鏽斑、粉化物,無流淌和沖刷痕跡。

(6) 觀感缺陷:無漏漿、跑模和脹模造成的缺陷,無錯臺,無冷縫或夾雜物,無蜂窩、麻面、孔洞及露筋,無剔鑿或塗刷修補處理痕跡。

(7) 外形尺寸:結構曲線、體型幾何尺寸準確,陰陽角的稜角整齊,角度方正,所有結構線條規則順直,無明顯的凹凸及錯位。

2裝飾效果要求

(1) 整棟建築的明縫、禪縫要求表現出線條的規律和韻感,豎縫應垂直成線,平縫應形成首尾連接的水平環圈。線條要求平整、順直、光滑、均勻、整體建築中明縫、禪縫的交圈,允許偏差不大於5mm。

(2) 對拉螺栓孔的大小要求與整體飾面效果相協調,孔眼完整光滑,縱橫方向應等距均勻排列。對拉螺栓孔直徑不大於35mm,孔洞封堵密實平整,顏色基本與牆面一致,從而形成完整的裝飾效果。

由於清水混凝土對質量要求比較高,應儘量選擇有經驗的施工隊進行施工,嚴格按照施工工序進行施工,保證施工質量。

清水混凝土在園林中的應用主要是替代傳統的木材石材作為建築材料,例如清水混凝土澆築的桌凳,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又或者是雕塑藝術品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諸如此類的清水混凝土結構,雖無華麗的外表,但以其獨有的莊嚴、厚重感,在景觀構築物中獨樹一幟。為了使其獨特的美得以長久保存,需要進行必要的養護,在混凝土澆築完成後,在初凝之前,就應進行覆膜養護,且養護過程中需灑水保持溼潤,時間在一週以上,養護完成還需在表面塗刷保護劑,防止其表面被雨水或其他因素侵蝕,保護劑採用多次分層的塗刷方式,避免一次噴塗過厚,造成浪費和影響外觀、防護作用。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國外的清水混凝土建築發展得較早,在西方,清水混凝土建築領域最為著名的建築大師要數路易·康(Louis Isadore Kahn)、埃羅·沙裡寧(Eero Saarinen)等;在東方,有以“清水混凝土詩人”之稱的安藤忠雄為代表的的建築大師。既然國外有那麼多清水混凝土建築大師,那麼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國內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清水混凝土建築吧。

1案例•上海西岸龍美術館(大舍事務所)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設計師:新設計運用了由牆體自身延展而出的“傘拱”懸挑結構, “傘拱”所覆蓋的地上空間,牆體和天花板都以清水混凝土表面為主,模糊了新老結構的幾何分界線。

這樣的結構在形態上不僅對人的身體形成庇護感,建築的內部空間還能體現一種原始的、野性的魅力,而有著大小調節的空間尺度以及留有模板拼縫和螺栓孔的清水混凝土表面又會帶來一種現實感。這種“直白”式的結構、材料、空間所形成的直接性與樸素性,加上大尺度出挑所產生的力量感或輕盈感,使整個建築與原有場地的工業特質間取得一種時間與空間的接續關係。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2案例•上海保利大劇院(安藤忠雄事務所)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被安藤忠雄稱之為他在中國“所設計作品的最好體現”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3案例•四川德陽奧林匹克後備人才學校(崔愷)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該項目由國際奧委會、中國奧委會、背景奧組委在汶川地震後捐資800萬美元建設的。設計理念就是將傳統的體校設計轉換成開放式的城市體育公園。建築材料大量採用結構性清水混凝土。鋼拱屋面和本地灰磚、竹材,表達健康、生態的理念。強化建構邏輯,從某種意義上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4案例•江蘇淮安安聯化工廠水上建築(阿爾瓦羅·西扎)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實聯化工水上辦公樓以純淨的白色清水混凝土精心打造,歷時4年設計與興建完成,為水上兩層,總長三百米的流線形體,總面積1.1萬平方米。它的幾何形體和廠房的功能性矩形量體相互對應。自體的弧線扭轉,交替開闔,在水面環繞的特殊氛圍中,形成詩意的景觀,彷彿盤踞水上的潛龍。橋樑縱橫於蜿蜒的幾何形狀之間,連接起不同的空間與樓層。阿爾瓦羅·西扎充分運用原水池之環境元素。光與影的投射,水波與倒影所產生的自然變化展現出萬種面向。無論從地面、水面或空中的視角,實聯水上大樓均以自身優雅而自律的建築語彙,寧靜的表述一個實體輕輕觸碰到一個虛體時,所產生的美。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5案例•蘭州城市規劃展覽館(崔愷)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地處黃河北岸,為了體現“黃河石”的設計意向,整體選用現澆清水混凝土作為建築材料,型為一塊經過切削的被石頭包裹的黃河璞玉。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看慣了城市的富麗堂皇,清水混凝土彷彿建築中的一股清流,平靜了我們起伏的內心,它用最原始的樣貌,喚醒了我們心中迴歸簡樸,迴歸自然的本性。小編個人挺喜歡這種建築風格的,它既可以有渾厚的莊重感,也可以輕鬆而富有情調。在不同的設計之下,展現其不一樣的魅力。

國內的清水混凝土建築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卻有後來居上的勢頭,近年也出現了不少優秀的清水混凝土建築,不知道這類建築是否符合大家的審美,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返璞歸真之美—清水混凝土

注:文章由棕櫚生態城鎮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發工程助理工程師袁卓毅撰稿,全文經棕櫚教育編輯整理,供交流學習之用。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後臺輸入“轉載”關鍵字獲得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