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遇到“山鬆”,先別急著“亂挖”,確認好1點,按這3步容易活

荒山遇到“山松”,先別急著“亂挖”,確認好1點,按這3步容易活

其實所謂的花友大體上是有兩個陣營的,一個是盆栽陣營,一個是盆景陣營。盆栽陣營的朋友群體較為龐大,基本上家裡養花的都能叫做盆栽陣營的花友。而且盆栽的選擇面較大,有花卉有綠植,基本上花卉市場的百分之九十的空間都是為盆栽陣營的花友提供的。而盆景陣營中的朋友似乎有些曲高和寡,盆景一般來說選擇面略窄,種類少的多。而且質量較高的盆景在價格上也是讓人咋舌。但是這並不妨礙盆景在人們眼中的地位,每每提及盆景,人們對其的欣賞之情是不言而喻的。這不但因為盆景的觀賞性極強,而且它還能夠體現自然與人的統一,歲月與時間的魅力,畢竟盆景是一門傳統藝術。

荒山遇到“山松”,先別急著“亂挖”,確認好1點,按這3步容易活

我們都知道,基本上大多數的盆景都是取自山上,不但野性,而且自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山上的植物都是能隨意的去採挖,作為盆景的素材。有的植物如果你不知道採挖的技巧,不但會破壞它的生長,而且還會浪費一盆特別美的盆景。

我們說的這種植物叫做山松。松樹一直是盆景中較為有代表性的植物,而山松以其獨特的姿態,個體不一的形象更是贏得很多盆景愛好者的青睞。但是如果在山上看到好看的山松可別輕易去採挖,山松的採挖可是有很多的門道喲。

荒山遇到“山松”,先別急著“亂挖”,確認好1點,按這3步容易活

地理位置

當我們看到中意的山松之後,第一個念頭不應該是擼起袖子準備開挖,而是要辨明一下山松所處的地理位置,如果是在國有林中,那麼即使再喜歡也不應該去採挖,否則會被處罰,因為挖山松是違法的。如果是在野山坡上看到這種山松,那麼恭喜你,撿到寶貝了。不過如果你是為了賣錢,還是不要挖的好,這樣只有百害無一利。如果是想自己製作盆景欣賞,可以用很小棵的山松試試。

荒山遇到“山松”,先別急著“亂挖”,確認好1點,按這3步容易活

採挖方式

如果地裡條件允許個人採挖山松,那麼也先停下你擼起袖子的動作。首先,有觀賞性的山松一般是矮山松,而這個類型的山松一般的樹齡在十年以上,也就是說如果愣愣的去採挖是極有可能破壞山松的根基,影響移植後山松的成活率的,如果這樣,那麼採挖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所以一定要遵循一定的步驟。

荒山遇到“山松”,先別急著“亂挖”,確認好1點,按這3步容易活

一、為了保證日後養護的成活,在採挖之前我們需要把山松做一次修剪,主要是修剪無用的側枝,弱枝,老枝,目的是讓養分能夠供給給有用的部分,也是較少養分與水分的消耗。需要注意的是,在修剪之後我們要用泥土把剪口封口,以免樹液外流,影響植株的生長。

荒山遇到“山松”,先別急著“亂挖”,確認好1點,按這3步容易活

二、因為山松的根系較為複雜,所以我們可以採取挖斷側根的方式來減少在實際操作上的不易控制性。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在山松周圍20cm處挖一條差不多半米左右的溝,然後把側根挖斷。為了不讓側根的新根再次萌發,我們可以食用控根器把樹樁周圍的土球圍起來。之後把土填好即可。

荒山遇到“山松”,先別急著“亂挖”,確認好1點,按這3步容易活

荒山遇到“山松”,先別急著“亂挖”,確認好1點,按這3步容易活

三、我們把再次對山松進行採挖的時間點定在半年以後。這是因為這段時間是山松的修復期,它只有適應這樣的生長狀態,移植之後自然也能夠正常生長。這次的採挖就是動真格的了。不但需要在土球之外把主根挖斷,還需要對土球進行包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