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離開校園,踏上工作崗位,這些就業常識你必需瞭解!

「提醒」離開校園,踏上工作崗位,這些就業常識你必需瞭解!

暑意濃濃的夏日,是很多剛畢業的學子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從校園一步邁入職場,有些人興奮,有些人緊張,有些人篤定,有些人還在困惑,不管你是哪一種,都希望你能把以下這些就業常識記在心中,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幫你一把,助你職場之路走得更好。

勞動關係篇

小海今年7月初拿到了用人單位的offer,在依依不捨離開校園後,他最近正式到新單位報到了。人事主管通知他明天去籤勞動合同。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吐槽說什麼很多單位會在勞動合同上挖坑,小海不由得緊張,而這其中最讓他困惑的是——

問:一年期的勞動合同,試用期是2個月還是3個月?

答:《勞動合同法》規定,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此處的“以上”包含本數,故一年期合同,試用期最多為二個月。

問:單位應該在我入職後多少時間內與我簽訂合同?

答: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合同文本經雙方簽字或蓋章後各執一份。

問:如果我辭職,需要提前多久通知單位?

答:提前通知的期限應視合同履行的階段而定,試用期內個人提出解除提前3日即可;若試用期滿,個人解除勞動合同的,需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延伸閱讀

試用期的期限

「提醒」離開校園,踏上工作崗位,這些就業常識你必需瞭解!

社會保險篇

落落,在外省市讀大學,今年6月畢業後來滬找工作。7月初,落落找到一份咖啡館工作,勞動合同簽訂後,落落開始關注起自己的社保,由於聽說去年來滬工作的老鄉在社保繳費上吃了虧,不免擔心,她最想了解的是——

問:單位和我協商每月多給我500元,不再給我繳費,可以嗎?

答:不可以。雙方建立勞動關係,單位應當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於單位而言是應盡義務,對勞動者而言是權利保障。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按其工資性收入確定,個人承擔部分列入勞動者本人工資總額的組成,故單位不得以其他形式代替社保繳納。

問:單位可否試用期後才開始為我繳納社保?

答:不可以。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且勞動關係自用工之日起即已建立。單位應在招用之日起30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招工登記備案及社保繳納手續。

問: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基數如何確定?

答:首次參加工作和變動工作單位的繳費個人,應按進單位首月全月工資性收入確定月繳費基數,其他職工按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資性收入確定。

2018年4月起,月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的60%~300%,即4279元~21396元。

延伸閱讀

本市職工社保繳費費率表

「提醒」離開校園,踏上工作崗位,這些就業常識你必需瞭解!

工資福利篇

小樂再過幾天就要去一家創業企業報到了,由於她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喜歡經常到處走走,采采風,所以最關心的是單位的工資和福利情況——

問:如果加班的話,加班工資支付標準是什麼?

答:實行標準工作制的企業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按以下標準支付加班工資:

(1)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的150%支付;

(2)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

(3)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

問:年休假的享受條件是怎樣的?

答: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帶薪年休假。

問:單位如何安排職工享受年休假?

答:用人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年休假。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年休假或者跨1個年度安排年休假的,應徵得職工本人同意。

延伸閱讀

年休假享受期限

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

(1)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

(2)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

(3)職工累計工作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提醒」離開校園,踏上工作崗位,這些就業常識你必需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