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衣”對殲16是錦上添花,殲16的強大之處是這些

央視七套《軍事報道》欄目在1月27日報道了空軍航空兵某旅夜訓情況。在採訪中,該旅旅長蔣佳冀向觀眾介紹殲16的淺灰色低可視塗裝兼具視覺隱身效果和一定的電磁隱身效果。

“隐身衣”对歼16是锦上添花,歼16的强大之处是这些
“隐身衣”对歼16是锦上添花,歼16的强大之处是这些

低可視塗裝最早是美國人先搞的,主要是基於越戰時期的醒目塗裝易於在較遠處被肉眼或光學器材探測到,在近距格鬥空戰或者近距突防時容易吃虧。美國人在戰後經過認真分析對比,發現灰色系塗裝與天空的反差最小,所以就提出了能夠大幅降低視覺發現距離的灰色系低可視塗裝。最早採用低可視塗裝的戰鬥機是美國海軍的F-14“雄貓”,後來逐漸推廣開來,不但美國海軍的飛機全都採用低可視塗裝,美國空軍也在其戰機上全面採用了低可視塗裝。這樣,美軍戰機在中高空被目視發現的概率就顯著下降。

“隐身衣”对歼16是锦上添花,歼16的强大之处是这些

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戰機塗裝這些年也有了很大變化,逐漸變為暗黑和灰色搭配,但是機身上的一些標識,如機徽、機號等還是比較醒目的紅色、黃色,所屬部隊的LOGO也是彩色的,這對於視覺隱身來說還不徹底。中國第一款全面採用視覺隱身的戰機是殲20,以灰色系為主進行了低可視塗裝。而且與美軍的F-22、F-35等隱身戰機一樣,殲20的機身塗料也兼具吸波能力,能夠將入射的雷達波吸收,使其不會反射回去。此外,殲20的座艙蓋還採用了鍍膜處理。因為座艙是一個相當於角反射器的空腔體結構,內部設備和飛行員都是很強的雷達反射源。對方的對空雷達發射的雷達波照射到座艙蓋上,很容易透過並在座艙內設備和飛行員身上產生強反射。而在座艙蓋上鍍上一層金屬膜,就能有效阻擋雷達波的照射,避免強反射。現在座艙蓋鍍膜普遍採用的是氧化銦錫(ITO)金屬鍍膜技術,殲20也不例外。

“隐身衣”对歼16是锦上添花,歼16的强大之处是这些

殲16雖然不是隱身戰機,卻是我國研製的最先進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憑藉航程遠、載彈量大、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和“玻璃化座艙”的優勢,能夠大大提高我軍的遠程攻擊能力,是空軍從防禦型轉變為攻防兼備型戰略空軍的重要作戰平臺。因此,對殲16採用低可視塗裝和隱身塗料,降低其目視信號和電磁信號特徵,對於提高其突防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隐身衣”对歼16是锦上添花,歼16的强大之处是这些

殲16的機身塗料、座艙蓋鍍膜技術水平應該是與殲20戰鬥機水平相當的。從殲20這些年的使用情況可以看出,不但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而且沒有出現掉漆現象,這說明我國在隱身塗料的塗裝工藝上有很強的實力,塗裝工藝能夠保證隱身塗料抗沖刷、抗腐蝕,這在平時和戰時對於降低維護保養的複雜程度和成本都有很大好處。相比之下,美國的B-2、F-22的隱身塗料在結構、塗裝工藝上還比較落後,飛行幾次就需要重新塗刷,費時費力費錢不說,還嚴重影響戰機的再出動率。F-35雖然採用了新一代隱身塗料,抗沖刷、抗腐蝕能力有了較大提高,但從美軍以及盟友使用的情況看,還是出現了掉漆現象,說明其塗裝工藝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隐身衣”对歼16是锦上添花,歼16的强大之处是这些

殲16的座艙蓋鍍膜與殲20生產型鍍膜技術相當,因為其座艙蓋在自然光線照射下呈現的也是淡紫色,不是殲20早期原型機那樣的黃金色。從美國F-35戰鬥機座艙蓋在自然光線下也是淡紫色的情況來看,殲16的座艙蓋鍍膜技術已經可以與之媲美。

“隐身衣”对歼16是锦上添花,歼16的强大之处是这些

殲16採用的隱身塗料能夠降低部分雷達反射截面積,但還達不到像真正的隱身戰機的隱身效果,因為戰機的雷達隱身主要是靠氣動外形和結構設計,貢獻大約佔90%左右,而剩下的10%左右是機身的隱身塗料、座艙蓋鍍膜等隱身措施。殲16的氣動外形仍然是蘇-30MKK那樣的典型四代機樣式,不可能在外形和結構上為隱身做出大的變化,否則其工作量就和重新設計一款隱身戰機沒有區別了。所以,殲16主要通過機身塗料、座艙蓋鍍膜等技術措施來適當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這也是世界上四代半戰機普遍採用的做法。

“隐身衣”对歼16是锦上添花,歼16的强大之处是这些

殲16目前已經在空軍裝備了96架,這個列裝速度是很快的,也可以看出空軍對其性能是很滿意的。在作戰時,殲20負責踹門,殲16隨後就能攜帶大量制導彈藥進行攻擊,擴張戰果。由於殲16本身具有很強的空戰能力,因此其在攜帶對地彈藥時同時可以攜帶PL-15、PL-10等先進的空空導彈,減少護航戰鬥機的需求。

“隐身衣”对歼16是锦上添花,歼16的强大之处是这些

從未來發展情況看,殲16不光裝備空軍,海軍航空兵也會列裝一批殲16,以提升遠程對海打擊能力。現在海軍航空兵主要是靠殲轟7A遂行遠程對海打擊,但是殲轟7A缺乏強大的空戰能力,需要戰鬥機護航,在組織實施上增大了難度。而海軍航空兵進口的蘇-30MK2雖然是重型多用途戰鬥機,但數量只有24架,主要還是執行遠程空戰任務。而且蘇-30MK2畢竟是進口機型,容易受制於人,也難以使用國產新一代對海和對地武器,多用途能力始終難以充分發揮。而殲16則不同,不僅完全國產化,而且整體性能已經超過了蘇-30MK2。因此,殲16未來如果裝備海軍航空兵,那麼將會大大提高海軍航空兵的遠程對海打擊能力,特別是在南部方向的海空控制能力將會有飛躍性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