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真的很有錢


原來我真的很有錢


2019年の第5篇

文字 | 小丫

來源 | 小丫投資筆記(XiaoyaNotes)

昨晚大家心心念唸的支付寶賬單終於出現了,過去一年自己究竟有多敗家(qiong)?一份賬單讓你看得明明白白。

小丫有個朋友昨晚曬出了他的支付寶賬單:


原來我真的很有錢

劃重點:理財收益10.76,信用卡還款1999068元。

這張賬單和他真是相當匹配。他是典型的刷卡族,理財是什麼東東?完全不存在。平時我想知道哪家銀行的信用卡有什麼優惠活動,什麼店在做促銷,關注他的朋友圈就行

微博CEO“來去之間”的支付寶賬單也很有亮點:


原來我真的很有錢



劃重點:理財收益“-15113.85”

來總,今年不如買點貨幣基金?

大部分網友看完今年的支付寶賬單,發現一夜之間自己居然就躋身到了“小康階層”甚至“富裕階層”了。

原來我真的很有錢


原來我真的很有錢


原來我真的很有錢


“賬單式小康(富裕)”,昨夜你奔了沒?


原來我真的很有錢


還有網友採用經濟學指標【恩格爾係數】來計算自己的“富裕程度”,也是相當“科學嚴謹”了。


原來我真的很有錢


原來我真的很有錢


小丫也算了下自己支付寶賬單反映出來的“恩格爾係數”,20.3%,差不多算“極其富裕”,原來我是真的“很有錢”(大寫加粗!)

可能有讀者會問:恩格爾係數是什麼?

它是【食品支出總額佔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公式為:

恩格爾係數=食品支出總額/消費支出總額*100%

這個係數主要觀察的是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情況,當一個家庭收入越少,用以購買食物的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例就越大;當一個家庭收入增加,用以購買食物的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例就越低。往寬了說,一個國家越窮,國民的平均收入中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佔比就會越高,反之,國家富裕的話,這個比例就會下降。

其實也不難理解恩格爾係數的意義,民以食為天,溫飽是一國百姓首要解決的問題,越窮的人越不敢在溫飽以外的產品上亂花錢,只有經濟條件不錯的情況下,才敢追求溫飽以外的物質享受。

那如何從恩格爾係數的數值來判斷家庭或者國家的富裕或貧困程度呢?

聯合國給出了一套標準,一個國家平均家庭恩格爾係數

大於60%為貧窮;

50%-60%為溫飽;

40%-50%為小康;

30%-40%屬於相對富裕;

20%-30%為富足;

20%以下為極其富裕。

恩格爾係數越低,就越富裕。像咱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恩格爾系整體是逐步下降的:

原來我真的很有錢


2017年我國的居民恩格爾係數甚至首度下降到30%內,為29.3%,按照聯合國給的標準,咱們國家就不止“奔小康”,甚至是“相對富裕”了。

但很顯然,多數人都不覺得自己“富裕”,反而一個勁的“喊窮”。這又是為什麼呢?

大概恩格爾在發明“恩格爾係數”時,也沒有料到在N年以後,住房消費居然會成為老百姓的心頭之痛!

原來我真的很有錢


以2012年和2017年的居民消費結構為例,12年的恩格爾係數是33%,居住支出佔比為21.5%,到了2017年,恩格爾係數下降到了29.3%,但居住支出佔比卻上升到了22.4%!

也就是說,單是居住支出這項就大大把恩格爾係數公式中的分母“消費支出總額”給拉了上去,使得恩格爾係數看起來“降低”了。

居住支出增加,並不意味著居民手中的錢寬裕或生活質量變好,因為我們的房租漲得越來越快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體驗:每個月發完工資,交完房租,留一部分生活費,手上的錢就所剩無幾了......

因而,雖然我國的“恩格爾係數”降到了29.3%,但真心不表示咱們國家就“富裕”了。

(PS:計算恩格爾係數時,購房支出是不包含在消費總支出內的,因為在我國,購房算是資產投資)

wind數據還做過一項統計,過去10年間我國居民的槓桿率從19%暴漲至49%,而美國居民的槓桿率從20%上升至50%卻用了40年時間。咱們國家的居民,不少人都是揹著高額負債過日子的,借明天的錢買今天的單,錢雖然花得爽,但還債要還到六七十歲,能不覺得“窮”嗎?

還有一個現象也值得大家留意,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恩格爾係數變動圖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年度的恩格爾係數是不降反升的,但咱們國家的居民收入水平基本是逐年上升的,兩者顯然“相悖”,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可能是當年的經濟衰退,居民壓縮消費支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當年的食品價格出現了明顯上漲,導致食品支出增加。

如果一個國家在醫療、住房、交通等領域投入了大量補貼,也會影響恩格爾係數的數值。

所以,要用好一個經濟指標,不單單是理解它的算法和含義那麼簡單,還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也要結合其他一些指標、數據綜合來看。

話說回來,今年的支付寶賬單出來後,網友們紛紛玩出了新高度,都用上了“恩格爾係數”,看樣子還真的是很樂觀呀,樂觀有益身心健康!

既然咱們都奔完“賬單式小康”了,透過數據背後,或許還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要花多少時間、通過哪些渠道(努力),我們才能奔向“現實版小康”呢?

最後留給大家一個有意思的思考題:

改革開放以來,黑龍江的恩格爾係數基本都比廣東低,按照恩格爾定律來說,黑龍江應該比廣東省富裕。但是從兩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來看,廣東省又強於黑龍江。所以,為什麼廣東的恩格爾係數會高於黑龍江呢?

歡迎大家留言區參與話題互動,看看你究竟有沒有掌握今天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