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整頓」有一種懶政叫“看起來很忙”


「作風整頓」有一種懶政叫“看起來很忙”


“一杯清茶一支菸,半張報紙看半天”,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這種無所事事的狀態才是“懶政”。其實,還有一種懶政,叫“看起來很忙”:表面看很勤奮,東奔西走、忙上忙下,但全是做樣子、擺架子,就是不碰“病根子”“爛攤子”。較之傳統“懶政”,這種“虛假勤奮”式的懶政更加隱蔽,危害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一些地方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不但給黨員幹部下了“硬槓槓”,還設置了一道道精細化的流程要求,其本意無非是讓扶貧工作做得更紮實、更精細、更精準。但一些黨員幹部或者存在畏難情緒,或者不願埋頭苦幹,就採取了一種投機取巧的辦法:“走幾圈,聊幾句,記幾筆算完事”,流程做得無懈可擊,而群眾的實際困難卻不願觸及。結果是,群眾的事兒還沒有解決,人家表面上的扶貧工作已經做完了。

這是典型的形式主義,也有人稱之為“留痕主義”,這種不良之風犯了捨本逐末的錯誤,不問“為何而做”,只簡單地“為做而做”。“做”本來應該是一個“過程”,卻成了他們苦心追求的“結果”。如果辦事結果無法讓群眾滿意,他們立馬拿過程作為“擋箭牌”,說什麼“我已經盡力,對方實在不給力”“即使沒有功勞,也應該有苦勞”,企圖用“勤奮”的假象博得上級的寬容,用過程掩飾碌碌無為的事實。

相比於這種假裝積極上門服務的“虛假勤奮”,坐在辦公室等別人找上門的“虛假勤奮”更加不可原諒。積極上門服務,畢竟是主動找問題;而等著別人找上門,卻是問題來找你。前者往往還有個輕重緩急,而後者則往往是十萬火急。找上門的問題一旦不及時解決,輕則可能使矛盾激化,重則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

以民營企業普遍反映的辦事難為例,近年來在中央的三令五申下,過去各地普遍存在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現象已經難得一見,但個別地方,取而代之的卻是“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事難辦”,不少官員從傳統的“懶政”,進化成了更隱蔽的“虛假勤奮”。

你找他辦事,他今天說開會,明天說出差,後天又說有接待任務,“看起來很忙”,實際上是找了各種各樣的藉口,不接你的招,不辦你的事,不擔工作的責。就這樣,不少民營企業從“肥的”拖成“瘦的”,從“病的”拖成“死的”,最終讓整個地區的民營經濟發展受挫。

一些民營企業家說,過去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但想想辦法,事情總能夠辦下來,“過程難受,結果舒坦”;現在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但使盡全身解數,最後還是找不到解決辦法,“過程舒坦,結果難產”。不少企業家又談到,“領導等得起,企業等不起”“寧要過程難受,不要結果難產”,呼籲相關責任部門勇於擔當,提高效率,改善營商環境。

“虛假勤奮”雖然“看起來很忙”,但本質上與傳統懶政並無不同,都是缺乏擔當、無所作為的表現,只不過穿上一層“勤奮”的偽裝,更具欺騙性。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真勤奮”和“假勤奮”,他們的心裡自有一杆秤。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個別領導幹部長時間跟群眾耍嘴皮、玩心眼,總有一天會被貼上“兩面人”的標籤,不但本人會被唾棄,還會給黨和政府抹黑。

仍有個別“兩面人”深藏於黨員幹部之中,心存僥倖地認為“虛假勤奮”為小惡,相比於貪汙受賄等大惡“不值一提”,卻忘記了“大惡皆從小惡起”“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古訓。

孟子曾說,“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諧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上千年來的歷史規律向人們昭示,對黨員幹部來說,做老實人、辦老實事,表裡如一;以民為本,為民服務,鞠躬盡瘁,這才是為官正道,才會為民眾所銘記。耍小聰明,“虛假勤奮”,對人民不忠誠,終將害人害己,聰明反被聰明誤,甚至還會“反誤了卿卿性命”。

「作風整頓」有一種懶政叫“看起來很忙”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2019年1月11日第15版,作者:韓振、劉晶瑤,原文標題:《有一種懶政叫“看起來很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