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龍鳳區檢察院:小“微課堂”提升“大本領”

幹警培訓難集中、學習時間難保障、重點內容難突出、培訓專題難持續,等等,這些在基層檢察院教育培訓中經常遇到的難題,在大慶市龍鳳區檢察院的小微課堂上都一一被破解,做到了小“微課堂”淬鍊檢察工作“大本領”。近年來,該院注重活化崗位練兵形式,利用手機功能創設“微課堂”,編髮製作“微課堂”11期,藉助微信群、公眾號平臺發佈各類業務培訓內容31次,解決教育培訓中遇到難題。

大慶市龍鳳區檢察院:小“微課堂”提升“大本領”


立足交流互學,將“微課堂”打造成檢察業務交流的新陣地。突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把龍鳳檢察公眾號“微課堂”做成精品,結合全省檢察機關相繼啟動開展的“優化營商環境”、“掃黑除惡”、公益訴訟“百日攻堅戰”等專項任務,及時採集偵監、公訴、民行等業務科室的好經驗、好做法,編輯成“微課堂”進行動態展示,相繼以動畫和圖文的形式編輯了《用好檢察利劍加快掃黑除惡》、《優化營商環境“十個厲行”》、《保護公益絕不缺位》,既及時傳遞了檢察好聲音和正能量,又把業務培訓和職能解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一步增強了檢察工作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立足技能傳帶,將“微課堂”打造成崗位實踐經驗的集結號。從2015年開始,該院為促進業務實研、加快年輕幹警成長,連續三年開展了“檢察思考與實踐”“檢察實踐與應用”“檢察應用與提升”主題宣講活動,經過選題立項、組織撰寫和登臺宣講,累計完成業務實研成果52篇。立足促進業務交流,該院在公眾號上分設刑檢、民行、綜合等專題刊發展示幹警的實踐成果30餘篇,通過分段解析、直擊問題、流程歸納、技術說明等辦法,清晰還原實踐成果,更有助於幹警學習和接受。如《堅持“三個鎖定”突破共同犯罪案件審查逮捕癥結》、《“五看、兩把握”精準審查鑑定意見》等研究成果,受到幹警普遍歡迎。

立足聚沙成塔,將“微課堂”打造成業務培訓課堂的能源庫。開設“幹警大講堂”,突破以往“啃書本、圍圈座、讀文件”傳統學習模式,跳出選題限制,根據辦案收穫、困惑和思考製作成生動的“微課”,以隨身攜帶的手機為載體,實現幹警學習“全天候”和“隨身聽”;相繼編髮了《怎樣撰寫簡報》、《如何開展防錯糾錯工作以提升案件質量》等微課件,有力推動了教育培訓工作實現新的發展。同時,根據幹警的意願,積極主動尋找各類適應“微課堂”傳播的微培訓資料,利用“微課堂”平臺,延伸其它培訓內容,重點選取從西南政法業務骨幹培訓班上帶回的視頻資料進行轉發,鞏固和擴大名校名師授業培訓成果。

立足百家爭鳴,將“微課堂”打造成熱點問題研討的沙龍會。針對“微課堂”推送的培訓內容,幹警在微信群發表學習體會,就某一業務環節發表不同見解,圍繞熱點問題進行思想交鋒,業務交流。群主就法律適用和案例分析進行發問,其他幹警積極回應並勇於提出個人想法,形成了較好的線上線下互動效果。該院公眾號將《堅持“三抓、三突出”做好簡易程序審查報告》推送之後,很多幹警經學習討論提出更深層次的觀點,原創作者學習採納後,對已有成果進一步完善和豐富,受到上級院關注,研究探索了以表格形式為載體、以證據分類為核心,製作五類案件“菜單式審查報告”,提高了審查針對性和審查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