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再添一家上市公司!達華智能擬遷址福州,福州金控22億接盤!

11月2日晚間,自6月起停牌至今的達華智能(002512.SZ)發佈了控股權轉讓意向的相關公告。

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蔡小如與福州市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州金控”)簽署了《股權轉讓意向協議》,擬將其持有的公司2.58億股股份(佔其個人持股的100%,佔公司總股本的23.51%)轉讓給福州金控,同時達華智能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也將隨之變更為福州金控。

而在該股權轉讓意向的背後,達華智能今年以來的虧損額已經從一季度的7770萬元上升到三季度末的4億餘元,三季報顯示其當期償還債務支付現金達到19億餘元。同時蔡小如質押了2.34億股,其中大部分的質押成本鎖定在了公司6月停牌時的9.66元/股。一旦復牌,考慮到近期股市的劇烈震盪,以及中大部分中小板股票回撤幅度,其不乏爆倉可能。

福州金控此時接盤“紓困”還是另有計劃?實際上福州金控是2017年才成立的“平臺公司”,其拿下上市公司“殼資源”,是否將以其運作金控資產也受到了關注。

深陷金融擴張泥淖

達華智能在2018年中報中坦言,公司規模和資產持續擴大,使得公司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日趨複雜,公司的經營決策、風險控制的難度增加,對公司經營管理團隊的管理水平帶來相當程度的挑戰。

如果沒有接盤方的出現,達華智能或許很危險。這家2010年就在深交所上市的中小板科技型企業,從2015年開始外延式擴張後,在2018年迎來了全面敗退,無論是公司資金鍊、業績、經營團隊還是股價走勢都顯得岌岌可危。

根據最新披露的達華智能2018年三季報,截止到9月末,公司短期借款14.93億元,而貨幣資金僅有3.40億元。同時現金流量表中,當期償還債務支付現金達19億餘元,導致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9.98億餘元。這在其當初“瘋狂”收購金融相關資產時,或難以料到。

達華智能在資本市場上活躍起來的2015年前後,大量A股中小企業都推出了轉型金融計劃,並大量收購支付、租賃、投資等民間金融資產。達華智能就是其中之一。其於2014年確定依託業務轉型深化和外延併購擴張的雙輪驅動戰略後,2015年明確確立了物聯網產業(基礎)、OTT(入口)、創新型互聯網金融(主線)為三大核心的業務體系,並在此基礎上搭建“智能生活生態體系”。

當時“生態”二字從賈躍亭的樂視系走紅後,也進入到大量A股上市公司的戰略規劃中。但可以看到貿然建立“生態”的難度不亞於當年德隆系的“多元化”。

達華智能在上述“生態戰略”的指導下,相繼購入了卡友支付、中山市德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潤興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銀聯商務有限公司等金融相關資產。據不完全統計,其支付的對價高達十數億元。

但這些擴張並沒有為達華智能帶來太多業績彈性。2015年其租賃業務貢獻營收僅為119萬元,2016年該板塊有所增長但年度營收也只有394萬元(合併融資租賃和汽車租賃兩項業務),2017年租賃業務營收終於達到1095萬元,但在整個公司收入構成中,其只佔到0.32%。

同時,公司的整體經營由於外延式擴張帶來壓力。“上市以來,公司實行積極的外延式發展戰略,截至今年中報,公司已擁有21家控股子公司。目前存在公司如何在保證對各子公司控制力的情況下,保障各子公司原有競爭優勢並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具有不確定性,存在一定風險。”達華智能在2018年中報中坦言,“公司規模和資產持續擴大,使得公司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日趨複雜,公司的經營決策、風險控制的難度增加,對公司經營管理團隊的管理水平帶來相當程度的挑戰。如果公司不能在業務過程中對關鍵點繼續控制,將對公司的高效運轉、資金安全、業績提升等方面帶來風險。”

至此,今年以來,達華智能開始逐漸剝離包括類金融等在內的業務。公司稱,這有利於“回籠資金,降低負債,集中資源重點發展通信和物聯網業務”。公告上看,達華智能已經為此前耗資巨大併購的卡友支付和潤興融資租賃找到了潛在的接盤方。但由於尚未完成剝離,資金回籠暫未實現。

然而,其公告剝離金融資產後,股價應聲下跌,數個一字跌停板後便一直不斷震盪下探。與此同時,其2018年以來業績也連續3個季度虧損——扣非淨利潤分別為-0.77億元,-1.5億元,-1.76億元(單季度虧損額),業績不斷下滑。其中,僅投資潤興租賃至第三季度收益就虧損1.35億元。

與此同時,自今年4月以來,公司副總裁關靜東、原財務總監、副總裁陳開元,原副總裁蔣暉、董學軍,獨立董事劉傑等多位高管,已先後辭職。這其中,還包括達華智能的第一大股東、原董事長蔡小如。

福州金控折價入手

在雙方的協議中還約定,福州金控在本協議簽署後一週內,協調相關金融機構,對於達華智能進行授信或擔保,確保公司的流動性得到保障。

在上述全面敗退的關頭,福州金控的馳援趕到。

11月3日,達華智能一則公告表示,公司第一大股東蔡小如已與福州金控簽署《股權轉讓意向書》,擬將持有的全部股份——2.57億股轉讓於福州金控,佔公司總股本23.51%。同時各方約定,公司總市值為106億元,股權轉讓價格以1股8.7元計算,較達華智能停牌前的1股9.66元折價10%。因此,此次交易福州金控共需支付22.45億元。《中國經營報》記者就福州金控入主原因及之後的發展對策致電對方,福州金控表示近期不便接受採訪。

啟信寶顯示,福州市金融控股集團是福州市財政局的全額子公司,屬國有獨資。其成立日期為2017年6月20日,業務為對非證券類股權投資及與股權投資有關的諮詢服務,涵蓋銀行、保險、證券、擔保、典當、基金、股權交易、小額貸等8個金融領域。它主要整合市財政局下屬的金融資產管理、類金融公司組建,共有5家全資子公司——福州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福州市國有資產運營有限公司、綠色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福州市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福州市金山工業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另外還有兩家非全資子公司。

如意向協議最終實施,福州金控將成為達華智能新任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蔡小如同意,在簽署正式股權轉讓協議後20個工作日內,將公司的註冊地搬遷至福州市。目前,達華智能的註冊地在廣東省中山市。

這時候福州金控對達華智能的併購,猶如雪中送炭。除上文提及達華智能目前的現金流較為緊張外,實際上其還在協議中約定,福州金控在本協議簽署後一週內,協調相關金融機構,對於公司進行授信或擔保,確保公司的流動性得到保障。記者就達華智能債務等問題多次致電對方,達華智能表示領導不在,不便接受採訪。

而除了達華智能的困局或能得到解決外,對於蔡小如而言,或許也是一次防止股權質押爆倉的“生死時速”式抉擇。

同花順數據顯示,蔡小如質押了2.34億股,其中大部分的質押成本鎖定在了公司6月停牌時的9.66元/股。而一旦復牌,由於近期股市的劇烈震盪中大部分中小板股票回撤幅度,其不乏爆倉可能。

走馬換將

國有資本在投資時應做好調查,謹慎入股一些業務混亂、業績不佳的民營企業,防止國資流失。

“白衣騎士”福州金控的突然拍馬趕到讓市場一度訝異。值得注意的是,達華智能在不久前的人事調整安排上,或能看出端倪。同時,從業務關係上,達華智能和福州的聯繫很早之前就有所交集。

6月,蔡小如從達華智能董事長職位上離任,繼任者是福建省福州市人陳融聖。他也是達華智能2013年收購的福建省福州市物聯網項目的創始人以及迄今為止的掌舵人。

具體來看,2013年,達華智能通過定增3.68億元以及自有資金6495萬元收購新東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東網”)100%股權。其中陳融聖持有新東網82.39%股權,通過定增,陳融聖進入到達華智能股東席中,併成為當時(2013年年報)的第二大股東。同時,除了持股,陳融聖也進入了達華智能的董事會出任董事,並從2014年起開始擔任達華智能的總裁。而和陳融聖一起持有新東網且通過此次交易進入到達華智能的股東還有曾忠誠、詹桂堡、郭亮等人。

彼時,達華智能稱通過這一交易,達華智能將加強相關產品在應用軟件研發、運營服務及系統平臺方面的優勢,提升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及服務能力,增強公司在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方面的提供能力。

此外,新東網在福州市曾有過不菲的成績,它曾聯手福州大學共建“智慧城市與物聯網空間安全研發中心”,牽頭成立“福建省新型智慧城市產業聯盟專業委員會”;被評為福建省智慧城市軟件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過福州市總部企業、福建省著名商標、創新型企業等榮譽。

鑑於此,市場有猜測認為在福州大力推進物聯網建設、“數字福州”規劃的同時,福州金控擬入主達華智能是否有意將集中資源加速發展通信和物聯網業務,並推動產業落地福州。

但如今,新東網的發展也出現“癥結”。該公司2015年至2017年的淨利潤分別為5249萬元、4667萬元、3516萬元,2018年開始轉為虧損,半年報顯示,其淨利潤為虧損1695萬元。

對於國資紓困民企,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下,國資入股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首先是因為,民營企業相對來說更具競爭力。另外,如今政策收緊,金融環境欠佳,民營企業首當其衝,國資入股成為一種救助方式。”楊同時表示,無論如何,國有資本在投資時應做好調查,謹慎入股一些業務混亂、業績不佳的民營企業,防止國資流失。

《央視報道!閩商曹德旺40年創業心路,福耀2018上半年財報搶眼!》

《厲害了福建人!異地商會全國達800多家 省級會長亮家底》

《詐騙金額達3.15億元!廈門這兩家企業涉案》

《福建8月誕生百位身家過億富豪!2018年8月福建新三板企業市值TOP100出爐》

《重磅!又一家福建房地產企業破產!名下樓盤將查封三年》

《重磅!華為最強芯片發佈,沸騰國人!》

《10家泉企被國家發改委發佈列入黑名單,你在和他們做生意嗎?》

《這95位福建人 撐起互聯網行業半壁江山》

《福建又一名企倒下!苦心經營20載,資產做到30億!如今拖欠工資、產品被查、破產清算!》

《中國版雀巢達利集團 低調王者許世輝 偏居一隅是如何崛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