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場》:你或許很討厭惠成功這個角色,但他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幾經秋冬,青春不在,生活只是衣玫琪子。

或成功,或臨敗,終是過眼雲煙。

驀然回首,唯伊人如故。“

《獵場》自開播以來,收視持續走高,然評分卻持續走低,眾多網友大罵編劇是老殘。拋開本劇的編劇來說,劇中的各色職場角色設置,對職場中的我們有不少的啟示。

在眾多角色中,我對劇中惠成功這個角色印象深刻,很多觀眾或許很討厭惠成功這個角色,但他卻是我們職場中人不得不學的榜樣。

《獵場》:你或許很討厭惠成功這個角色,但他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惠成功雖出身草根,沒有好的背景和學歷,但內心有抱負,他不像秋冬有羅伊人、劉量體、林拜這樣的朋友相助,他更多的靠自己來爭取成功。趟若鄭秋冬沒有伊人相助、劉量體的點撥,他的事業未必會比惠成功精彩。

草根出身,更應踏實賣力。

現實中,並不是每個職場新人都有光鮮的名校背景和經歷。985、211等名校畢業生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其實都是屬於草根出身,沒有好的學歷,也沒有好的家世背景為自己的求職提供支撐。草根出身,也意味著起點相對較低。然而雖為草根,只要用心,同樣可以經營出一份靚麗的職場履歷。

《獵場》:你或許很討厭惠成功這個角色,但他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獵場》劇中的惠成功、賈衣玫、米娜都是屬於杭州的外來打工者,他們沒有好的學歷。來到大城市裡他們,無依無靠,全憑自己的雙手來開展自己的事業。這些角色似乎正是一線城市裡大部分職場人的縮影吧!

惠成功在面試鄭秋冬公司的時候,他甚至對大專和高職都分不清楚。在面試過程中,他極度緊張和忐忑。但他通過細節的處置和機智的臨場反應,給鄭秋冬留下了深刻印象。善於觀察、勤快的品質,而這不正是初創企業最需要的員工品質嗎?

此後,他在鄭秋冬的公司中,極為的勤懇,而且是老闆說什麼他就做什麼,非常的聽話,他工作全心全意,一看就是一個老實、勤奮,能奮鬥的好青年。

同時他情商也是極高的,不斷地撮合鄭秋冬和熊青春,表現的十分會揣摩領導的心思,善於為領導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拉進了和領導的距離,鄭秋冬也一直非常信任他。

《獵場》:你或許很討厭惠成功這個角色,但他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工作上,惠成功非常善於學習,鄭秋冬把他當作自己的徒弟,而惠成功也學習的非常快,往往都能在短時間內獵到最佳目標。

職場中的新人最忌諱的是眼高手低,總是抱怨社會的不公,其實是自己不爭氣。學歷低就說企業不給職業機會,其實是否想盡辦法去展示自己呢?是否用心對待手上的工作呢?

惠成功也就是一個高職畢業生,但他能坦然接受低起點,從小職介所的小助手打雜開始,一步步地往上爬。起點低沒有關係,坦然接受,重要的是你有用心對待工作,並有一份上進之心。

待機會,不如主動出擊。

惠成功在老闆(秋冬放棄海總的項目時),自己主動和海總聯繫並幫助公司順利完成了這個獵頭項目,同時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表現出色,被海總看中,最終跳槽到海總的公司工作。

對此我們很多網友大罵惠成功忘恩負義。然而我卻不這樣認為。從一個HR的角度看當時的情形,惠成功跳槽是明智之選。

首先,鄭秋冬並沒有給予惠成功足夠的發揮空間。

秋冬因為熊青春的離開,意志消沉,完全無心思打理企業,隨意的就放棄了海總的獵頭項目,當時並沒有考慮把機會給下屬(如惠成功),讓下屬去跟進這個項目。這可以看出他一方面不擅長授權,另一方面他對員工的能力沒有清晰的認識。也就是說秋冬並沒有有意識的去給下屬一些挑戰性的工作和項目來提升員工的能力。

其次,鄭秋冬對員工關懷不足,消極的狀態使員工喪失希望。

惠成功合同都過期幾天了,也沒有找惠成功進行協商是否續聘的事宜。而且熊青春的離開,讓他意志消沉,工作中非常的消極(放棄海總的項目),讓員工感覺企業沒有希望了。惠成功是一個非常奮進的人才,非常願意提升和向上爬的。鄭秋冬在失去熊青春的那段時間裡,沒有了活力,或者用惠成功的話來說:“鄭總您沒了激情。”這對一個有上進心的員工是致命的,跟著一個沒有激情的領導是沒有前途的。

包括後面劇情中,秋冬的合作伙伴林拜老婆生小孩的事,他也沒怎麼關注,幸得羅伊人提醒他去醫院,並提前幫助做好產房的安排。

現實社會里,鄭秋冬這種特質的人,可以成為一位職場精英,甚至一個英雄,但他很難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電視劇中的鄭秋冬,沒有羅伊人的幫助,劉量體的指點,很難翻身。另外編劇很明智的給他安排了林拜做其公司的CEO)。

另外,勞動關係說白了是一種法律上的契約關係。

所以企業主也沒必要用忠誠二字來綁架員工。員工有更好的發展,當然要去嘗試。秋冬把惠成功當作徒弟,培養他,他同時也為公司創造了業績,相互之間是對等的。

從道德上講,既使惠成功要報答師恩,也沒必要一定要待在公司。後面的劇情中,其實惠成功用行動報答了鄭秋冬(請調查公司調查發現趙見蜓案子的幕後黑手是袁昆,並將此情況告知秋冬)。

畢竟惠成功自己通過努力,使自己變得優秀,否則怎麼能夠有人來挖呢!況且他並未做出什麼對於鄭秋冬不利的事情,只是個人發展選擇。

因此,惠成功的這次跳槽於情於理,都不應該受到指責。而這次機會,也是自己主動出擊,而獲得的。

從中我們看出職場成長的關鍵,其實不是我們等著上級給我們機會,而是我們應該主動出擊。畢竟上級很忙,不一定記得你,就算上級記得你,也不一定看好你。

個人品牌建設職場成長的核動力。

當鄭秋冬和林拜在電梯裡偶遇惠成功時,惠成功把自己的著作《跳槽跳成首富》送給了秋冬。

骨子來說秋冬和林拜是看不起惠成功這個小子的。甚至認為惠成功出書自我標榜有些過頭。我相信很多觀眾,也是這麼認為的。

《獵場》:你或許很討厭惠成功這個角色,但他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然而我卻很認可惠成功的做法。好酒也怕巷子深,進行個人品牌建設和推廣無可厚非。更何況惠成功是獵頭出身,進行自我包裝有何之過。畢竟每個職場中的人,都希望自己能“買個好價錢”不是嗎?

我記得曾經有一位老師說過:“當今我們能記住的所有的名人,他們不見得是當時各行業裡最傑出的人才,但他們一定是最會進行自我營銷的人”。此話雖不完全正確,但卻很好的傳遞了一個概念:職場個人品牌打造的極為重要。

而寫作和出書是對個人推廣的最好方式,也是個人成長的途徑。我們看市場上的職業培訓師,那有出書的培訓師的出場價,往往遠遠的高出其它的培訓師。

不得不說,寫作能力是每個職場人的核心能力,打造好這項能力,就好比給自己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總得來說,惠成功身上有很多的亮點。他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同時也有很好的職業規劃能力。他通過這種頻繁跳槽的方式不斷地競爭,讓自己在不斷的新環境裡,挑戰自己,最終成為職場精英。

他通過頻繁跳槽來提升自我的方式,並不是每個職場人都可以效仿的。然而他上進,愛學習,善於抓住機會等等品質,卻值得每個職場人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