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義財富陸曉暉:專注高端社區 做最可靠的家庭財富管家

2010年,融義財富第一家門店在七寶社區落地;2018年,融義財富在上海高端社區已經佈局了11家門店,並且不斷跨界創新。作為社區財富管理創業者,陸曉暉創業至今已經九個年頭,從最初在社區理財領域中的深耕細作,到現在高端社區綜合財富管理服務平臺的打造,融義一直悉心為高端社區家庭守護財富,助力高淨值家庭財富傳承。

2018年,融義財富累積管理資產規模超60億元,備案產品近百支,在獨立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中穩步前行。

融義財富陸曉暉:專注高端社區 做最可靠的家庭財富管家

融義財富創始人&CEO陸曉暉先生

《今日財富》:融義財富在國內開創了高端社區理財的先河,在9年時間裡深耕細作,並且成功開展了跨界創新業態,選擇目前的佈局是出於怎樣的考量?

陸曉暉:社區理財業務我們在國內做得比較早,我們首先是從客戶的需要出發。

進入社區時我們約法三章:第一,陌生電話不做;第二,發傳單不做;第三,塞信箱不做。很好地樹立了企業形象。在國外,幫客戶做理財非常重要,有點像家庭參謀或是家庭管家這樣的角色。我們不只是簡單地銷售產品,融義財富想做的是,為客戶創造更多的財富價值。

目前,我們在上海11個高端社區開設了門店:古北、盧灣、莘莊、七寶等,基本上是高端樓盤比較聚集的居民區。當初我們選了上海十五個社區,但我們首先要開好這11家社區門店,其中包括2家新業態門店:高爾夫球門店;新開業的“國學與財富管理”主題茶空間——融義書房。在門店創新上,我們的考慮是,金融知識和理財產品的普及、複雜理財產品組合特點、介入時機、風險防範、產品銷售等等各類問題,並不是在幾分鐘內就能完成的,通過創造一個相對輕鬆的場景,建立信任,提升客戶對融義財富的品牌認知度與識別度。

《今日財富》:為什麼說融義財富是“中國特色”的社區理財?融義財富的經營理念與長期願景是什麼?

陸曉暉:在國外財富管理是以規劃來收費的,而國內很少有人會為理財諮詢來付費,我們要接受這一現實。我們的收費模式是以佣金和業績管理費為主,但是這不妨礙整體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的借鑑,我覺得這就是“中國特色”吧。

融義的經營理念永遠是以解決客戶的問題為出發點,一切圍繞幫助客戶創造價值。不然,企業根本沒有任何做大的可能性或是擴張的價值。一般理財公司首先會考慮把產品賣出去賺錢,客戶需要什麼樣的服務再做周邊的服務。我們考慮的是客戶缺少的服務是什麼,融義會根據客戶的要求和風險承受程度,為整個家庭做財富管理,從規劃、配置到跟蹤形成一條線。在落地點上更注重財富的守護與傳承。

融義的長期願景是“做最可靠的家庭財富管家”,其中的關鍵詞是可靠與財富管家。“可靠”的意思是它首先是一個長期的、安全的、真正為客戶考慮的機構;“財富管家”是指在財富管理領域裡做到全方位的服務。融義現在可以為客戶提供資產配置、養老保險、大額保單、子女教育、出國留學、健康管理等一站式服務。

《今日財富》:與同類財富機構相比,融義的優勢是什麼?

陸曉暉:我覺得融義的核心優勢是離客戶近。這離不開融義配合無間的前、中、後臺體系。

門店在為客戶提供優質、安全服務上具備很大的優勢,門店理財師接觸客戶頻次多,並在接觸過程中形成最基本的標準化服務。同時,融義中後端的服務團隊提供了專業的支持工作和後續的整體服務規劃。我們團隊的流動率低,這樣對我們的客戶接受長期穩定的專業服務是有好處的。換一個人就等於換一種服務,經常換人,客戶的體驗多少會受到影響。所以融義客戶的體驗不是一個點的體驗,而是整體的。

《今日財富》:除了定期舉辦相關社區活動外,融義財富是如何為客戶提供有溫度的服務的?

陸曉暉:舉個例子,我們連續四年舉辦的上海市民文化節“融義杯”合唱大賽,現在已經變成了上海知名的合唱賽事。這其實是來自於我們原來所覆蓋的社區客戶喜愛合唱,我們想為他們搭建一個跨社區的合唱舞臺,能讓客戶到全上海最好的舞臺上唱歌。

所以我們是真心為客戶著想。客戶為什麼要理財?是為了家庭更加幸福美滿。我們主要抓這兩點,一是安全感,二是幸福感。這兩點也是融義的服務首先立足於財富守護的原因。比如我們看到財富守護當中,家庭財富的一個很大的風險是主要支柱人員的生命健康,這是家庭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今年我們為客戶提供了保險之外的新型的健康類產品——免疫細胞存儲項目。

《今日財富》: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加大了對金融市場的監管,融義財富是如何防範自身金融風和保護投資人利益的?

陸曉暉:從監管的角度來說,一般的財富管理公司是不允許銷售信託的,金融機構需要拿到基金代銷牌照才可以開展基金代銷業務。所以我們拿了私募牌照之後,把這些項目全部做成FOF(基金投基金)和FOT(基金投信託),我們發售的基金都是合法合規的。拿了這些資金再去購買好的項目,這有兩個最大的好處:一,百分之百合規,二,作為FOF的基金去買別的基金的時候,可以選擇市場上最好的產品,不用拘泥於跟我們合作的項目。早在2014年9月,我們就著手做準備了。現在我們十幾億的管理資產全部來自於FOT和FOF,包括我們在國內銷售的保險,以及香港的保險產品,全部都是有牌照的。並且,公司已經全部根據新出臺的法規進行了調整。

對於投資人利益這方面,我們在做FOT和FOF項目時,嚴格執行最新的監管規定。客戶從認購項目的募集開始,到項目的結束,全程都由一個託管賬戶在管理,資金做到全封閉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