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NBA網站編輯告訴你:為何今日頭條將殺死傳統體育門戶小編?

前NBA網站編輯告訴你:為何今日頭條將殺死傳統體育門戶小編?

筆者來到今日頭條,是一個非常非常偶然的機會。筆者曾供職於某網站NBA頻道,同時長期為國內某體育門戶網站(TOP2)擔任NBA兼職撰稿人。一次偶然的機會友人註冊了今日頭條號,並告訴我這將是未來的移動資訊類平臺的發展趨勢。

2015年11月,我正式接手友人創建的頭條號,開始探索之旅。筆者很快發現,今日頭條的模式很可能將給傳統媒體,尤其是體育門戶網站沉重一擊。他們奪走的不僅是流量,可能還有將會是很多人的飯碗。

首先扒一扒,傳統門戶小編的工作模式是怎樣的?

和大眾的普遍認知不同,體育門戶網站的內容並不是由編輯親自採編生成。按照我國目前的互聯網媒體相關規定:網媒只有轉發權,而沒有采編權(理論上說門戶網站的NBA“記者”都是違法的)。而如果由網站編輯像傳統報社一樣編寫文章不僅需要承擔風險(政治風險,錯誤風險),還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五險一金和比現在至少多三倍僱員)。

前NBA網站編輯告訴你:為何今日頭條將殺死傳統體育門戶小編?

因此,體育門戶網站一般由少量的編輯和大量外部的“寫手”以及“撰稿人”組成。前者相當於企業中的正式員工,後者相當於企業中的外包員工。門戶網站編輯一般擔任的是“運營”的角色,而非直接生產內容。這些運營人員負責約稿,策劃選題,發佈稿件等宏觀方面的工作。至於怎樣動筆這樣微觀的累活,都交給外包的寫手來完成。

這樣的分工從效率的角度來說是對的,但也不太對。

前NBA網站編輯告訴你:為何今日頭條將殺死傳統體育門戶小編?

如果說體育門戶網站在製作內容時採取“外包”的策略,那麼今日頭條則相當於是“眾包”。每一個頭條號,都相當於“寫手”和“撰稿人”。和門戶的小團隊相比,自媒體的團隊更大,接收信息也更快。

媒體從紙質發展到網站,再從網站到自媒體,內容製作的門檻越來越低,審核的重要性也逐步被削弱。沒有審核門檻,自媒體雖然無法承受起社會時政類新聞的報道,但在泛娛樂性質的新聞報道上,反而像是解開了枷鎖一般野蠻生長,原創、半原創的內容瞬間爆炸。

前NBA網站編輯告訴你:為何今日頭條將殺死傳統體育門戶小編?

同時在內容原創能力上的缺失、審核重要性的下降再加上機器分發的興起,小編們從此不用再對內容的整體質量、報道方向,推送策略負責,只負責給內容貼上相應的標籤,再由機器進行分發。可以說歷史地位跌到了歷史最低點。

那麼,今日頭條的模式好在哪?

前NBA網站編輯告訴你:為何今日頭條將殺死傳統體育門戶小編?

今日頭條等自媒體平臺的出現,至少解決了兩個一直困擾門戶網站的問題。

第一個是如何節約人工成本。據筆者瞭解,一線門戶網站體育頻道的運營編輯工資在稅前10-12k之間,比較大的門戶應屆畢業生即可拿到稅前8k左右。如果不考慮要上夜班,可以說是相當令人豔羨的工作。而把小編弱化成專職貼標籤的人員後,薪水究竟是怎樣筆者不清楚,但應該不會太高。

第二是獲取內容的方式。之前提到,門戶網站有一群外包員工,這群人基本上是拿著不成比例的回報,在做著透支自己的工作。考慮到同樣是沒有五險一金等保障,自媒體可以保留自己碼字的版權(可一稿多發),而交給門戶就相當於一次性買斷(不可一稿多發),因此大量相關人員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地在“腳踏兩條船”。

門戶網站的危機可能是?

前NBA網站編輯告訴你:為何今日頭條將殺死傳統體育門戶小編?

當擁有一定原創、半原創的團隊拋棄門戶網站的低端外包工作,轉投自媒體平臺自立門戶時,誰來給門戶網站供應內容,就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

其實,體育類新聞(比如NBA、足球)內容生產門檻不高,新聞多半是從外媒搬運,自媒體甚至普通球迷完全可以擔負起報道的重擔(比如虎撲)。更有甚者,比如T這樣的超級巨頭已經開始嘗試用機器人寫作來提供內容,編輯和寫手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邊緣。筆者得到的消息,如S、F這樣的比較邊緣的門戶網站,已經考慮開始用自媒體號來填充網站內容,至於他們自己的體育內容團隊由於原創度本來就不高且網站流量有限,已經開始縮編。

前NBA網站編輯告訴你:為何今日頭條將殺死傳統體育門戶小編?

目前一些傳統門戶網站也都做出了自己的自媒體平臺,雖然說設計有點粗糙,但確實已經開始跟風探索用自媒體生產的內容填充門戶首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