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點經濟學|經濟學中的十大原理(9-10)

又度過了忙碌的一週,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經濟學十大原理中的最後兩條“

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和“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原理九: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這一條想必大家都很明白,市場中的資源是有限的,當政府發行了過多的貨幣,其物價自然會上漲。這裡就再介紹一下我們經常會聽到新聞中介紹的M2。其實金融學中貨幣供應指標不僅有M2,還有M0,M1,M3。我國對於M0-M3的定義如下:

M0 = 流通中的現金

M1(狹義貨幣) = M0 + 企業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幣) = M1 + 準貨幣(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M3 = M2 + 金融債券 + 商業票據 +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

每天一點經濟學|經濟學中的十大原理(9-10)

2017年8月M2是164.52萬億元,而2013年2月時M2是99.86萬億元。四年多時間M2總額漲了60%,而錢更喜歡聚集到發達地區,所以一線城市和二線熱點城市房價漲幅很大也就很好理解了。

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這裡我們舉個例子,08年經濟危機,美國經濟嚴重衰退,失業率大增。奧巴馬採取的措施是包含減稅和增加政府支出的一攬子刺激計劃,與此同時美聯儲也增加了貨幣供給。這直接刺激了內需並給美國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

每天一點經濟學|經濟學中的十大原理(9-10)

同樣是08年,我國也出臺了相應的刺激計劃,相信大家都有印象,那幾年全國上下熱火朝天,很多行業都賺得盆滿缽滿,人們不愁找不到賺錢的活,這也帶動了整體物價的上漲。所以短期一到兩年內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不可兼得。


跟著我每天學點經濟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