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高譯 】字墨真;號道子、野逸之人。1962年2月生於北京,1989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大專學歷。1991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美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993年獲該系最高學術獎“馮友蘭獎學金”,1994年7月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後在《北京大學學報》、《美術研究》、《美術觀察》、《榮寶齋》、《中國書法》、《中國書道等專業及其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並刊登大量書畫精品,許多書畫作品被國內外收藏家及高層人士收藏。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藝術是宇宙的語言——談唯美主義的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

(北京大學/高譯/文)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楷書與草書對話》書法作品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記得與冬齡先生相識是在兩年前的一次展覽定會上,那是中國美術館舉辦紀念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的遺作展。當時冬齡先生剛剛從國外講學歸來不久,一路風塵尚未退去,便又沉浸在他所鍾愛的事業中。室客數語,我們便一見如故。冬先生最初給我的印象是有大將風度,言談舉止平和親切,話雖不多,卻有字字珠之妙,句句含蓄,有分量。這使我立刻意識到這位書家絕非是等閒之輩。

去年,冬齡先生在中國美術館再次舉辦他個人書展和94現代書法探索展。其間,我們數次會面與交談,都由書法創造而論及社會和人生的哲理,很是開心,很是投入。使我不由不折服於他的大巧若拙,大言若訥,言詞極具哲理的思路。更折服於他謙遜的為人,簡樸的風貌,唯美的主張和獨創的意識。同時,也讓我感到我們有許多相同之處。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積玉》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近日,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了《王冬齡書畫集》,這是冬齡先生較為滿意之作。我有幸得到一本,感覺甚是精美。先睹之時,我地感到在那變化多端,時而灑脫,時而凌厲,時而甜暢,時而又俊厲,書藝功力與作者情趣皆勝的尺幅上,呈現著作者高妙的審美意識與強烈地進取不休的雄心,也深蘊著他對歷代書法尤其是漢魏氣象,晉唐風範碑刻墨跡的領悟與貫通,其為人與書藝顯得是那樣的協調一致,繼承與創新又是那樣的和諧自然,這或許就是王冬齡唯美主義的書風。

冬齡先生1945年生於江蘇如東縣,又名冬令、悟窄。1966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1979年考取浙江美術學院首屆書法篆刻研究班,1981年獲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中國書法進修學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培訓中心特教授,中央電視大學書法藝術主講、西冷印社社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客座教授等。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墨》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冬齡先生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後拜書壇大師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等先生為師,獲益匪淺。即使在十年浩劫之中,也從未放鬆對書藝的追求。他身居陋室,勤學苦練,孜孜不倦,臨池不輟,濡筆近四十載;先出唐後入晉,上追秦漢篆隸,下視宋元明清大家手筆之長,力學北朝碑版、摩崖、墓誌、簡櫝及唐朝張旭、懷素等人草書,可謂真、草、隸、篆、行皆能,風采異常,在深厚的傳統功力基礎上,逐新形成飄逸灑脫,縱橫奇絕的唯美書風。

大凡與冬齡先生接觸過的人,都會感到他是一個天生的藝術家,人們佩服他,是因為他是中國書法界最具實力的藝術家之一。我們如果僅僅從對其書法評價的文論方面去看王冬齡,或從他所發表的文章著述來判斷他的書藝水準,那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藝術作品才是衡量冬齡先生書藝高低的最好尺度。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聽雨聲》

若是我們對其創作特點和風格取向作些探討,我們就會對這位書壇巨匠有一個全方位的瞭解,同時,對更深入地把冬齡先生的書藝風格將會大有裨益。

冬齡先生的書法藝術給人總體印象是筆墨流暢,氣韻高妙,境界超邁。觀其書作,我們可以看到,冬齡先生的作品實處在氣(真氣瀰漫),工處在力(筆カ千鉤),妙處在韻(神韻高妙),境處在空(空靈超邁),作品中處處展示出因字生姿,因姿生勢,甚至因勢生姿。因姿寫氣,既表達了高度的藝術技巧,又體現出中國書法藝術重視學識與天賦並重的筆墨精神。有信手拈來,隨處皆成妙趣,給人以回味無窮的感受。然而他的藝術又絕非是朝一夕所能成就的,而是在長期創作實踐中反覆磨練與淘洗的過程裡逐步形成的。他早年對歷代書法名作精心揣摩,尤對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碑帖用功最勤,之後轉向他最心愛的書法尖端一一草書。他十分注重對書法線條的內涵的強調與把握,對書法神韻的昭示與表現。與旁人不同,冬齡先生雖具有深厚堅實的書法功力,然而對他來講,探求藝術中真情實感的流露和韻致的再現,則是他書法所要表現的精神內涵。他將技法與獨特的審美意識巧妙地融合起來,在當今中國書壇中可謂獨材一幟。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男女》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天賦、品格、勤奮、學識、環境造就了藝術家王冬齡,1994年5月,他在中國美術信挙辦的個人書,再次引起在京書法界方家的震驚。在海外講學數年,然其書法風的依然優存,不減當年,各種書體兼備,變化豐富,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巧妙融合與統一,都給觀賞者留下很深的印象,究分展示出作者書法藝術的力與風格。當我們留戀於他的作品集時,它更會讓你激動不已,感慨萬千。這裡既有創意之作,又有意臨之品,真、草、隸、篆、行諸體兼備,其主要特點為,點畫力度如鑄鐵,剛中有柔,潤中含枯澀,沉穩中有明快,雄強中又有灑脫,其用筆以中鋒為主,折鋒、側鋒、頓挫、波磔交織互用,方圓相濟不拘,露鋒協調自然,可謂筆筆見魅力,顯示出書家過人的才氣。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無題》

從作品的線條上看,冬齡的線條極富有表現力,在他苦心孤詣下,靈敏的線條意識和對氣勢的把握,以及他重才情的再現,都表現出冬齡書法線條的內在審特性,這種內在審美特性的產生,則是作者經過深刻體悟並上升到精湛高妙的理論認識之後的一神“自覺”,從而使他的線條處處表現出生命的韻律與音樂的節奏。時而如大江長河的波浪,洶湧彭拜,震撼人心;時而又如山澗清流的小溪,恬美自然,自由流淌。冬齡深知書法藝術是“以最簡單的線條結構表示宇宙萬相的變化節奏”。(宗白華《藝境》)因而他的線條又是流動連貫的,觀其書你會感到他行筆很快,一氣呵成,直瀉幹裡,氣勢奪人,表現出千姿百態,變化莫測的書法造型,線條的推移之間流動著他橫溢的才華和無比豐富的審美理想。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陸游詩》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如作品王維的《山居秋瞑》,其筆法清新爽朗,流動感極強,給人以輕鬆愉悅的審享受,可謂詩意與書藝巧妙結合之佳作。又如皇甫松的《夢江南》,作者將乾溼對比強烈的線條放入韻味十足的色上,使線條的立體感十分突出,突破以往線條的單一、平面、乏味的弊端,給欣賞者一種新穎奇特的視覺感受。再如他的扇面《難得糊塗》,其線條十分流暢,含蓄沉穩中流露出飄逸的風采,而作品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與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則顯得氣勢宏大,線條酣暢酒脫,變化豐富,氣韻高古超邁,筆法彷彿再現出當年張旭、懷素草書的精神風貌,堪稱作者的上乘之作。還如作品王維的《鳥鳴澗》與王昌齡的《玉壺》,作者則採用灑金的色宣,配以輕盈明快的筆調,清新拙樸,格調高雅,表現出敏捷的思維和幽淡的文人情趣,充分展示出作者的生命流程。當然這些只是他作品中的一小部分,然而我們僅就這些也確能見出他對書法線條的理解與把握的深厚功力。

從作品的創作構成上講,冬齡先生認為線條的構成應當在遵循前人法度原則的基礎上,將這些法則融化並運用到自己美的心靈節奏和韻律中去,在心靈節奏與韻律展開的同時去不斷開拓和塑造新奇的美的書法造型;並認為“風格”即在於此,“個性”也在於此,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古為今用。他深刻地指出:“中國人使用毛筆畫線條,世代相傳地畫了3000多年,不僅畫出了線條的美感,線條的情感,甚至畫出了線條的聲音,天地有靈,神采不滅,書法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智慧。”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我們可以說冬齡先生的天姿是極高的,他將書法線條中極其微妙及它的魅力呈現出來,這絕非是一般書家所能達到的。他對書法線條的理解與運用,也使我們看到他在刻苦錘鍊之後的那種得心應手,隨手拈來的高超技藝,表現線條流動的氣勢,追求筆筆之間的銜接與變化,前後呼應,折衝揖讓的互相轉換關係。由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他是一個線條至上的藝術家。

從作品美的書法造型來看,冬齡先生的字形結構縱橫相間,隨字賦形,一任自然,不刻意求態而無態不備,不刻意求美而無美不生。

真可謂藝高人膽大,人不敢為之他敢為,人不敢為新他為之。其書藝以純真、拙樸為美,以新奇奪人,以境界取勝。像《萬事如意》、《致虛極》、《蕭瑟》、《壽》、《夢》、《光美》、《喜》等皆屬這類的作品。從作品的氣韻章法上看,冬齡先生十分講究字與字之間的相互照應,以氣貫神,字體的收、斂、挫、頓、撇、捺等筆法的運用誇張恰到好處,空間布白巧妙曠遠,而不凋疏。加之墨色濃、淡、枯、澀的有機變化,構成虛中存實,實中有虛,虛虛實實,以無勝有的高妙意境,可謂“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笪重光《畫筌》)對於草書的書寫,他認為“草書無須故為奇詭,以驚俗眼,而應匠以睿智,隨興而發方為妙”。並且,他常喜一次性浸墨到底,寫到後面墨色漸弱,書法的魅力自然顯現;雄肆蒼茫中筆性猶存,潛氣內轉,通體氣脈相連。這類作品如《桃李春風一杯酒》,《林下十年夢》《江南雨》,《龍》,《山海經》,《虎》,《舞》等。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對於書法藝術,冬齡先生的看法是獨特的,他認為“中國書法就是借漢宇符號形象而發展成的一門藝術;書法發揮了漢字的藝術功能,書法的目的不是摹仿再現漢字,而是用自己的藝術靈感來畫線和創造自己的藝術形象。它是人的感情精神的抽象表現,所以這也是中國書法成為富有現代意識的藝術的根本原因”。因而,他能師古人而又不為古人所東縛。學書的同時,他更注重探索書外功夫,廣泛涉獵哲學、美學、文學及其他姊妹藝術,取其精華,以補益自家書法風韻,既繼承又創新。使他的書法藝術始終植根於肥沃的土壤中。

作為藝術家,王冬齡不僅下苦功,而且他還注重對生命的體驗與人生的感悟;他悟字、悟道、悟美、悟書藝創作的真諦,以及東西方審美理念的共通性,並將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以現代書法藝術的形式加以表現。對此,他自謙道:“這是用中國書法藝術精神與現代抽象繪畫形式的嫁接與結合,也許有些作品未臻完善,但我確信這是一種十分有價值的藝術實驗。”他的這類作品均為精妙之作,像《西江月》(一)(二)(三)(四),《通鑑》,《開天》,《落英繽紛》,《欣賞畢加索》,《劈地》,《神往徐渭》,《紅與黑》(一)(二),《史記》等。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從作品的意境上看,可以說,林散之大師的教誨與點撥使冬嶺先生受益終身,冬齡先生在給他的好友範景中先生的信裡提到:“對我們影響至深的是林散之先生,一位詩人與大藝術家。他對目前的社會運籌,待人接物不懂,也許是不屑理會,真正做到潔身自好,築起一道圍牆,生活在自己的藝術天地與自我的人生境界中。他的草書已經不是“寫書法”的概念,只不過是借毛筆來揮灑表達自己的感情、學養、氣質;自然而不造作,行雲流水,返樸歸真。”(《王冬齡書畫集序》)受生的影響,我們從冬齡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他把握線條的技法,駕馭筆墨的功力,再現情感的能力,與昭示神韻的氣度在這諸多變化的背後,還有更為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精湛的思維意識,高品位的藝術涵養,以及對藝術境界的不懈追求。比較冬齡先生不同時期的作品,我們發現這樣條脈絡:漸次飄逸且漸次豐富,漸次平淡且漸次簡約,漸次樸拙且漸次空靈。疏野平和的性格,造就了他書風的天籟氣息,禪機出沒,餘味無窮,充分展示出冬齡先生對傳統哲學、美學的體悟與把握,並達到了很高的審美境界。

縱觀王冬齡先生書藝的發展過程,我們不難發現他始終在不斷否定自我,揚棄自我,以嶄新的書風現在世人面前,這就是王冬齡,一個不斷求真、求美、求新的藝術家。

如果從哲學、美學的高度進一步來審視王冬齡先生的書法藝術,我們就能更深地理解他作品中所具有的藝術魅力與美學價值。若探究中國書法藝術的本體奧秘,就須研究中國傳統哲學與美學,因為中國傳統哲學與美學是中國藝術發展的真正根基。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美學家宗白華先生就曾指出:“中國畫所表現的境界特徵,可以說是根基於中國民族的基本哲學,即《易經》的宇宙觀:陰陽二氣化生萬物,萬物皆稟天地之氣以生有切物體可以說是一種“氣積”。這生生不已的陰陽二氣織成一種有節奏的生命。中國畫的主題“氣韻生動”,就是“生命的節奏”或“有節奏的生命”。”(《藝境》)同樣書畫同源,對於中國書法藝術來講“中國的書法,是節奏化了的自然,表達著深一層的對生命形象的構思,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而且它“是最值得中國人作為一個特別的課題來發揮的”。(同上)自古以來,中國哲人、藝術家就長於“遊心太玄”,“俯仰自得”,尊重節奏與規律,注重心靈的體悟,並受“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宇宙觀的制約與支配。而藝術則更是“道”的具象化結果,雋永、拙樸、平淡、純真的藝術賦於“道”以神奇的審美意象和生命,“道”又給藝術以審美意蘊和靈魂。

因此,古人(藝術家)只有憑藉“生命本身”去體悟“道”的存在與節奏,並在體驗與實現物化的過程中,始能獲得審美的自由與超越。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正因為中國傳統哲學、美學與藝術有著這種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因而要使藝術達到很高的境界(層次),藝術家的宇宙觀就須立足於傳統哲學與美學。這點在王冬嶺先生身上尢為突出,他在創作的同時,廣泛涉獵哲學、美學以拔高其作品的格調與氣韻。他不僅勤於苦練,還善於捕捉美的瞬間。他曾講“書法所能表現的是人性中對線條的原創力,這是通過筆軟則奇怪生焉的毛筆,細膩而精微地表達的一種對宇宙形象與精神的感悟”。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他則深信到現在我更堅信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中國書法又是一種“大智若愚'的藝術,這是中國人對東方文明、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並且,他努力嘗試著將這一精神意蘊以創新的書藝加以展示。基於這樣的世界觀,冬齡先生認為搞藝術最為重要的是,“品格、胸襟與氣度”,這是藝術創作的首要條件,他說:“林老一生寫字很自信,其原因就在於他的胸襟與氣度過於常人,因而作品氣韻高。”其次是“心誠”或稱“坦誠”,他認為只有“心誠”,藝術家才能在創作時很投入,很專一,進入自已的創作角色,作品也才能感人。再次是“筆性好”,即有較好的天賦,善體悟,有敏銳的直覺和創作靈氣,以及善於把握線條的能力。

再其次是“個性強”,即要有獨立的個性和品格,因為藝術的本質是自由的,因而藝術最終是要忠實於自己,抒發自己的性情。最後是“敬業精神”,因為藝術本身是嚴肅的事,藝術家只有認真對待它,事業才能有所成。顯然,冬齡先生對藝術創作的見解是相當精闢的,藝術家作為創作的主體,在實踐中是起主導作用的,對於這一點,傳統哲學與美學就有很好的說明。

中國傳統哲學與美學十分強調人的主體性作用,人作為主體不僅是萬物的“主宰”,能夠與天地共“參”,而且是宇宙的中心,能夠“為天地立心”。這與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不同,中國人的思維是意向性思維方式。這種意向性思維方式表現為它是在主體內從理念需要出發,通過主體意識的審美活動,獲得世界與人生的意義。就這一點來說,中國傳統哲學與美學中的意向性思維又有類似於西方的現象學儘管它們並不完全相同。傳統哲學與美學的另一重要特點,就是強調人即主體自身就是宇宙的中心,人的存在就是世界的根本存在,換句話說,世界內在於人而存在。因此,認識自身,也就是認識了自然界或宇宙的根本意義。就思維的指向而言,它是返回到心靈自身,其思維定勢是認識自我,實現自我並超越自我。從這個意義上講,“萬物皆備於我”。在中國,人的存在既是精神和肉體的統一,也是人與自然的統既是“形神合一”、“身心合一”的存在,也是“天人合一”的整體存在,它不同於西方哲學中的靈肉二元論。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同時,傳統哲學與學更注重人的內在世界的探素,這就決定了其思維的基本指向只能是反身內求,求在內者,從主體自身尋求人和世界的普遍意義和存在價值。因為在“天人合一”的傳統思維模式中,不可能形成以外向型理智為主的思維棋式,而是以內向型為主的反身思維,既通過自我反思,自我直覺,自我體驗,自我證悟的思維模式,來實現主體(藝術家)意識同自然法則的相互統一。所謂“凝氣怡身”,“夫以應目會心為理者:類之成巧,則目亦同應,心亦俱會,應會感神,神超理得”。(宗炳《畫山水序》)正因為如此,冬齡先生才極力強調把握“筆性”的要,他認為把握“筆性”就是把了藝術家自身的藝術感悟、藝術直覺,將自已的才氣瞬間化入自己的作品之中。由此可見,冬齡先生的藝術見解是頗為精湛的。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在傳統哲學與美學中,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範疇,它是主體藝術家的根本標誌。心是主宰身的,故被古人稱為“一身之主宰”(朱熹語)。心就是人(藝術家)之所以為人之所在,或者說,心是人性的真正承擔者。中國哲人喜歡說“人者萬物之靈”,這個靈處就在於心。心不僅有靈明的知覺作用,而且是人(藝術家)之所以靈於萬物者,即人的本質存在。冬齡先生認為,藝術家的使命就在於將其內心的純真本性自我呈現,自我流露而只有內心“坦誠”,才能純真,才能表現真。因此,他也十分重視“心誠”的作用。

按道家所言,人人皆有“自然之性,這就是人的本質所在。對於主體的人(藝術家)來說,就應該廣識自己,這才是最重要的,進而認為,人人都有內在的本質存在,卻未必人人都能“自覺”,也能實現“自覺”。所謂“自覺”就“見素抱樸”,“返樸歸真”。成為得道的“真人”。要實現“自覺”就須反身而思,反求諸己。若能自知其性,自誠其意,便是“自覺”,能“自當然也就能“含道應物”。(宗炳《山水序》)同時,“自覺”又是展人本質存在的前題和關鍵所在。這一點對於從事書法的藝術家來說尤為重要。

就藝術作品來講,深層的美,總是通過有限的個別形式來展現其本質的必然無限豐富的深廣內涵的,因而它表現為“象外之象”,“韻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冬齡先生藝術之所以令人回味無窮,充滿魅力,其原因也就在於他能“自覺”。眾所周知,中國傳統哲學與美學將宇宙萬事萬物的生命本體歸結於“道”,指出“道”是生化天地萬物的無形無象的大母。人們只有憑藉直覺去體驗,去感悟它,通過“心帝”、“坐忘”,通過“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莊子・人間世》)。讓自己的心靈保持一種空明澄澈的境界,將整個身心沉浸到宇宙萬象的深層結構中,才能超越世俗,超越感觀體悟到那種深遼幽遠的道,即宇宙的大美。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冬齡先生正是深深體悟到這點,他才“求返於自己深心的心靈節奏,以體合宇宙內部的生命節奏”。(宗白華《藝境)冬齡先生認為“宇宙自然不是人以外的外在世界,而是人處在其中的有機統一世界,人與自然萬物之間的美是和諧親密的,都是以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道”為本體的”。所謂“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張載《正蒙》)因此,我們說藝術家可以化宇宙為生命,並融生命於宇宙萬物之中,“聽之以氣”,以獲得宇宙生命的本體。“妙悟自然,物我兩忘”。(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遊乎天地一氣,使心靈處於一片空靈澄澈的世界,與自然造化息息相通,並化身於宇宙生命的韻律之中,與萬物生命契合為一,才能“澄懷觀道”,達到“天與人不相勝”的真人境界。而這種審美的最高境界,始終是王冬齡先生所向往與追求的。換句話說,他從事藝術創作,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而是為了追求空靈的境界,及“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語)的超邁境界。正如他所講的“藝術是宇宙的語言,藝術是藝術家內心世界的觀照與表露”。對於他高妙的書法藝術,其好友著名理論家洪再辛先生有其極為精到的論述:“王冬齡想追求的已經不再是一點一畫的字跡,而是某種難以名狀的宇宙意識。”他的作品“好像就在昭示“天地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的時空運動,大氣勃勃,帶著生命蛹動之際的那種靈氣。…他的書法,不僅將屬於中國,而且也將屬於世界”。

我們深信;在21世紀即將到來之際,王冬齡的書法藝術定能在世界一流的學術與藝術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我們衷心地祝福他!

【高譯/1995年秋於北京大學】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談唯美主義藝術家王冬齡的書法造詣——藝術是宇宙的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