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的外部性政策——汙染許可證

矯正稅可以有效地定義外部性影響的價值。

存在汙染的企業通過繳納矯正稅來付出破壞環境的代價。

那麼,如果政府不知道合適的矯正稅額度呢?這時,就需要引入“汙染許可證”的政策。

另類的外部性政策——汙染許可證

在不知道應該徵收多少稅收才能有效控制汙染的情況下,政府只需要公開拍賣一定汙染量的“汙染許可證”,對其評價最高的企業將得到“汙染權”。此時的最高價格也可以作為合理矯正稅的參考。

另類的外部性政策——汙染許可證

汙染許可證和矯正稅所達到的效果是相似的。企業無論採用哪種方式,都在為外部性影響付費。

如果汙染許可證在汙染企業之間可以自由交易,那麼實際上就會多出一種稀缺資源,這種“汙染權”的稀缺資源配置是自由的,汙染許可證最終會流入到對它評價最高的企業手中,同樣的,對許可證評價最高的企業同樣是需求最大的企業,也為之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

另類的外部性政策——汙染許可證

所以,汙染許可證和矯正稅一樣,現在被普遍認為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保護環境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