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有事沒事都得喝兩杯?

為什麼中國人有事沒事都得喝兩杯?

1

酒,作為世界客觀物質的存在,它是一個變化多端的精靈,它熾熱似火,冷酷像冰;它纏綿如夢縈,狠毒似惡魔,它柔軟如錦緞,鋒利似鋼刀;它無所不在,力大無窮,它可敬可泣,該殺該戮;它能叫人超脫曠達,才華橫溢,放蕩無常;它能叫人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和煩惱到絕對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無忌,勇敢地沉淪到深淵的最底處,叫人丟掉面具,原形畢露,口吐真言。

酒也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對人文生活、文學藝術、醫療衛生、工農業生產、政治經濟各方面都有著巨大影響和作用。那麼在歷史的進程中又有哪些關於酒文化的經典錄語呢?

為什麼中國人有事沒事都得喝兩杯?

2

醉翁之意不在酒,尖乎山水之間也(宋·歐陽修)

棋罷不知人世換,酒闌無奈客思家(宋·歐陽修)

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宋·蘇軾)

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宋·毛榜)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宋·陸游)

為什麼中國人有事沒事都得喝兩杯?

3

酒腸寬似海,詩膽大於天(唐·劉叉)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唐·高適)

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南北朝·沈約)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唐·王易齡)

為什麼中國人有事沒事都得喝兩杯?

4

強飲離前酒,終傷別後神(唐·宋之問)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

對酒已成千裡客,望山空寄西鄉心(唐·盧綸)

一樽別酒苦匆匆,還似隴頭流水,多西東(宋·晁端禮)

為什麼中國人有事沒事都得喝兩杯?

5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宋·鄭裡肖)

願君把酒休惆悵,四海由來皆兄弟(元·李俊民)

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元·王實甫)

逢君貰酒固成醉,醉後焉知世上情(唐·蔡希寂)

綠紋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唐·白居易)

為什麼中國人有事沒事都得喝兩杯?

6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魏晉-曹操《短歌行》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北宋-蘇軾《水調歌頭》關於酒的經典詩句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曲》

為什麼中國人有事沒事都得喝兩杯?

7


因醉酒而獲得藝術的自由狀態,這是古老中國的藝術家解脫束縛獲得藝術創造力的重要途徑。“志氣曠達,以宇宙為狹”的魏晉名士、第一“醉鬼”劉伶在《酒德頌》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日月有扃牖,八荒為庭衢。”“幕天席地,縱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孰視不睹山嶽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慾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這種“至人”境界就是中國酒文化精神的典型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