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平復帖》還早的書法真跡?索靖章草《出師頌 》

比《平復帖》還早的書法真跡?索靖章草《出師頌 》

索靖書《出師頌》卷,紙本,章草書,縱21.2cm,橫127.8cm

比《平復帖》還早的書法真跡?索靖章草《出師頌 》

▲張達善《出師頌》題跋

索靖(239~303), 中國西晉書法家。字幼安,敦煌龍勒(今甘肅省敦煌市)人,張芝姊孫,博通經史。曾官尚書郎、雁門和酒泉太守,拜左衛將軍。著有《索子》、《草書勢》等。索靖善隸、行書,尤擅長章草,與書法家衛瓘齊名。他的草書學張芝,而又有自己的風格,當時有謂:精熟至極,索靖不及張芝;而妙有餘姿,則張芝不及索靖。可見他的書法成就可以與張芝相媲美。

《出師頌》自唐朝以來,一直流傳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紹興年間入宮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乾隆皇帝曾將其收入《三希堂法帖》。1922年,遜位清帝溥儀以賞賜溥傑的名義,將該卷攜出宮外,1945年後失散民間。2003年7月突然在中國嘉德2003年春季拍賣會上亮相,引起業界軒然大波。

比《平復帖》還早的書法真跡?索靖章草《出師頌 》

比《平復帖》還早的書法真跡?索靖章草《出師頌 》

比《平復帖》還早的書法真跡?索靖章草《出師頌 》

比《平復帖》還早的書法真跡?索靖章草《出師頌 》

本幅無款。鑑藏印記有22方,計為:唐太平公主梵文印“三藐母馱”,唐邵王李約“約”和“邵約之印”,唐中書侍郎王涯“永存珍秘”(鈐兩處);宋高宗“紹”、“興”(聯珠印)、宋內府“書印”(半印)和“內府秘書之印”;明以前人之“蓑笠軒印”、“歷代永寶”、“劉氏中守”、“劉完私印”、“安元忠印”及二印文不辨之印;清安岐“儀周珍藏”,清內府“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樂壽堂鑑藏寶”、“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諸璽。

《出師頌》釋文:
茫茫上天 降祚為漢 作基開業 人神攸贊 五曜宵映
素靈夜嘆 皇運未授 萬寶增煥 曆紀十二 天命中易
西戎不順 東夷構逆 乃命上將 授以雄戟 桓桓上將
實天所啟 允文允武 明詩閱禮 憲章百揆 為世作楷
昔在孟津 惟師尚父 素旄一麾 渾一區寓 蒼生更始
移風變楚 蕩伐獫狁 至於太原 詩人歌之 猶嘆其艱
況 將軍 窮域極邊 鼓無停響 旗不踅(該字左上部為“車”)褰
渾御遐荒 功銘鼎宏(去蓋右加金)
我出我師 於彼西疆 天子餞我 輅車乘黃 言念舊勞
恩深渭陽 介珪既削 裂壤酬勳 今我將軍 啟土上郡
傳子傳孫顯顯令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