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一首寫歸隱生活的詩詞,抒發了閒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作為在今天最受歡迎的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在他的詩詞當中多涉及到對於今天生活狀態、對於今天生活心態的抒寫。

王維一首寫歸隱生活的詩詞,抒發了閒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王維作為詩佛,在歸隱山林的時候,有大把的時間研究佛法。這對於他自己的生命體驗有獨特的感悟。而他把這種感悟寫在唐詩當中,對於今天的很多人都能夠帶來心靈上的啟迪。

所以在今天,相比李白的太過於豪情,相比杜甫的太過於愁苦,王維的古詩通常能給人帶來心靈的棲息,所以在今天也能最受歡迎。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一首唐詩,就是王維所寫的一首描寫歸隱生活的唐詩。而且他歸隱山林並不是一個人的行為,和他在一起的還有他的一個好朋友,名為裴迪。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這首唐詩寫於王維隱居在終南山下山林之時。在這片隱居之地,王維居住了大約有30多年。所以對於這一片居住的地方,王維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而他的朋友裴迪。也居住在離他不遠的地方。兩個人時常飲酒唱和,倒也不失為一件人生樂事。

王維一首寫歸隱生活的詩詞,抒發了閒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這首唐詩延續了王維詩中有畫的詩歌寫作傳統,開篇“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就在我們眼前展開了一幅秋日山林的美麗圖畫。整個寒山變得鬱郁蒼蒼,而且秋水緩緩遠流。王維就居住在這樣的環境當中。

王維一首寫歸隱生活的詩詞,抒發了閒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接下來就是詩人對於自己形象的描繪。“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他拄著柺棍,佇立在茅舍的門外。迎著吹來的秋風,仔細聽暮蟬的叫聲。這是這首古詩對於詩人畫面的剪影,在我們的視野當中,詩人的形象和這幅畫面已經完美融合。

王維一首寫歸隱生活的詩詞,抒發了閒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這個時候太陽已經快要落山,而且山腳下村子裡的炊煙已經嫋嫋升起。“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王維雖然歸隱山林,但是,和平淡的世俗生活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即便是在歸隱山林,也能看得見落日也能看得到炊煙。

王維一首寫歸隱生活的詩詞,抒發了閒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最後兩句句古詩,才真正寫出了他身邊的這個朋友。“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就是在這樣的景色和感悟當中,他看到了自己的朋友醉酒來到他的身邊。而且是喝醉了的樣子很像“接輿”,而今天的自己就如同當年的“五柳”先生陶淵明。

這首古詩所描寫的境界,顯然是超然物外的,並沒有太多世俗生活的侵擾。王維歸隱山林,是真正做到了的,畢竟在終南山下一注就是30年。今天也有很多人要放棄城市生活,歸隱山林,但是真的有幾個人能夠受得了這種寂寞?

聲明:本文由小編上傳併發布,今日頭條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文章僅代表作者小編個人觀點,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未經許可,圖片版權不可輕易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