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3000元初始資金獲得百倍收益,年收入超過30萬

實現200倍收益,大學時創業投資3000元開自行車租車行盈利60萬元,湖北工業大學的郭敬佩儼然成為大學生創業“神話”,畢業季啟幕,校園裡的每一場創業分享會都不想錯過他。

大学生创业,3000元初始资金获得百倍收益,年收入超过30万

郭敬佩出生於商人之家,家庭環境的薰陶和對創業的關注讓他把握了先機。大一到安徽黃山寫生時,喜歡戶外騎行的他注意到一個現象:當地提供自行車租賃的店很少,而且租金很高。回到武漢,郭敬佩開始在學校周邊轉悠,“高校密集的武漢有廣闊的自行車租賃市場,卻缺少好的租車服務公司”。郭敬佩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室友們紛紛叫好,可最後敢於籌錢實幹的只有郭敬佩一個人。他從家裡借了3000元,買了10輛普通自行車,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店面,通過張貼小廣告吸引顧客前來,每輛車每天租金15元。僅僅一個月時間他就把3000元的本金全部掙了回來。

漸入佳境的他開始僱傭同學幫他工作。自行車數量從20輛到100輛,再到300輛,檔次也從最初的一兩百元一輛提高到後來幾千元一輛的都有。為了提高租車行的知名度,郭敬佩積極和各高校的社團開展合作,為社團的戶外活動免費提供自行車。

大学生创业,3000元初始资金获得百倍收益,年收入超过30万

郭敬佩的業務漸漸越做越大,還增添了露營設備租賃等業務,除去人力成本和車輛維修清洗費用等,他不僅還清了家裡支持的費用,還擁有了一批固定資產。單純的租車盈利模式的脆弱性逐漸顯露,易被複制的租車模式讓郭敬佩開始思考後續的發展。後來,他嘗試向更專業的戶外騎行業務發展,提供帳篷等露營設備租賃,把盈利重心放到專業愛好者的身上。

大三那年,郭敬佩已擁有了150輛山地車,附帶出租的帳篷等露營設備達30套,在武昌、洪山等10餘所高校設立了租車點,2013年租賃業務帶來的銷售收入超過30萬元。受互聯網汽車營銷平臺“汽車之家”的啟發,他決定辦一家專業的自行車資訊互動網站。

大学生创业,3000元初始资金获得百倍收益,年收入超过30万

通過在風投公司工作的親戚,郭敬佩認識了一位同樣愛好騎行的天使投資人,獲得了200萬元的風投資金。通過分析自行車用戶群體興趣熱點,規劃網站構架及調試更新後,2014年11月,郭敬佩的“單車迷”網站正式上線,網站定位是提供買車、用車、養車信息以及與之相關的全程服務的營銷平臺。

公司剛開辦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困難,除了因公司規模導致離職率較高之外,也常遇到後臺維護難題。為了留住難得的技術人才,郭敬佩為每個技術員工分了公司的虛擬股份。現在,公司擁有一支14人的隊伍,每個人各司其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