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父母的打罵,孩子最怕的事情竟然是這幾件

很多人認為孩子最怕的應該是父母的打罵,可是,還有比打罵更傷害孩子的事情。這幾件事對孩子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性,但卻往往被父母忽略。

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父母一定不要做以下幾件事:

一、不要再拿孩子的短處跟人家孩子的長處比

在給孩子們上品德與生活課時,我問孩子們:“你們最不喜歡家長對你說哪句話?”有位女生說:“我最不喜歡爸爸媽媽說別的孩子做得比我好。”這位女生說這話的時候,我看很多孩子都使勁地點頭,有的孩子還趕緊舉手說:“老師,我也是,我也是!”

“你看誰誰家孩子成績多好,每次都考第一名。”這應該是父母對孩子說出的最具殺傷力的話了。“別人家的孩子”給很多孩子留下了心理陰影。

其實,父母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希望孩子能像別家的孩子那樣優秀,除此之外,還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情緒在內。父母說的時候,可能覺得沒什麼,可是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卻是很深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當你對孩子說這句話時,就是再拿孩子的短處跟人家的長處相比。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變得越來越自卑。

比起父母的打罵,孩子最怕的事情竟然是這幾件

二、不要亂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有很多不能讓人滿意的地方,父母往往很無奈,認為孩子的某些缺點是無論如何都改不掉的。

有的父母甚至會對孩子說這樣的話:“你真笨!”“你就是個懶蛋!”說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會有很強的認同感,就真的覺得自己是個無藥可救的笨蛋或者懶人了。

當孩子這樣定位自己的時候,他就失去了改正的信心,不再努力了。這時候,父母的話就會應驗了。所以,千萬不要給孩子貼這種很消極的標籤。當孩子有缺點時,應該讓他相信這個缺點只是暫時的,可以通過努力改掉的。

比起父母的打罵,孩子最怕的事情竟然是這幾件

三、不要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責怪他

孩子一切事情全靠父母,當他遇到困難時,也只能向父母尋求幫助。可是,有的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安慰卻是責備。

我的爸爸是個脾氣比較暴躁的人,小時候遇到了難題,即使不是自己造成的,也會要狠狠地挨一頓批評。所以,有些事,我們都不敢跟爸媽講。

上初一時,我在上體育課時從雙槓上面摔下來了,胳膊摔骨折了。體育老師只是帶我去一家推拿館讓那醫生把骨頭給我推正,貼個膏藥就完事了。

我不敢跟家裡人講,怕爸爸責備我。過了好幾天,姐姐輕輕碰到我的胳膊,我就疼得叫起來,她才發現我的胳膊又青又腫,告訴了爸媽。媽媽帶我去醫院又看看。現在想來還是比較慶幸,萬一姐姐沒發現,我的胳膊不知道會有什麼更嚴重的後果呢。

弟弟上小學的時候比較調皮,沿著一個小橋走,橋下是乾涸的小河,他不小心從橋上摔下去了。頭磕破流血了,卻不敢回家,自己熬過了一個下午,晚上回家後才被媽媽發現。

現在想來小時候真蠢,就算被父母吵一頓又如何呢,怎麼會傷成那樣都不敢跟父母講呢?其實,若讓我回到小時候,遇到類似的事情,我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吧。

我們不能拿成人的思維去衡量孩子。孩子的想法很單純,他就是因為害怕父母責怪他,就是怕父母擔心,所以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仍然選擇自己扛著。

比起父母的打罵,孩子最怕的事情竟然是這幾件

我們能看到很多校園欺凌事件都是存才比較長的時間後才被發現,一開始孩子受到的欺負程度比較輕,越往後越嚴重,直到被父母發現時,孩子就已經遭受到了巨大的傷害了。

為什麼孩子不敢跟父母講?如果父母在孩子受到傷害時,不是指責,而是冷靜理智地處理,告訴孩子不要怕,父母可以保護他,孩子還那麼怕告訴父母嗎?

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一定要避免做以上三件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