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壩·紫郡蘭園|庭園,寄託文人生活雅趣的理想之地

在人們的記憶中,

很多美好時光都是在庭園裡度過。

如建築大師林徽因的庭園一般,

高高的牆裡是一座寬敞的庭園,

裡面有一個美麗的垂花門,

一株海棠,兩株馬纓花,陽光花花潑灑進來,

而外人卻看不見裡邊。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庭園,

無一不沈澱著歷代文化的精華。

文人的庭園構想源於山水意識,

一方天地之中,安放理想與生活的羈絆;

寄情於自然,也由此激發出詩詞歌賦的雅趣。

東晉陶公的淡泊

融情詩意於庭園

葛洲壩·紫郡蘭園|庭園,寄託文人生活雅趣的理想之地

網絡示意圖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筆下歸隱自然的禪意。

有著對生活的從容淡定,透著對人生的豁達,

每一處庭園,無不是名人雅士的寄情之處,

詩情畫意和文人情趣,

往往在庭園裡親近自然時被激發,頓生靈感。

曼殊的庭園

記錄了他婉約詩文的盛名

葛洲壩·紫郡蘭園|庭園,寄託文人生活雅趣的理想之地

網絡示意圖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晏殊婉轉的筆調清新一抹,

帶出古時庭園的自然典雅。

每一座庭園,蘊養著天人相合之至理,

行文以徐迂婉曲的筆調,其鮮見的輕靈氣息,

庭園正是用這得天獨厚的環境,

滋養了一代詞人大家的誕生。

林語堂提詩於園

道盡了千年恬淡之境

葛洲壩·紫郡蘭園|庭園,寄託文人生活雅趣的理想之地

網絡示意圖


“動搖風景麗,蓋覆庭園深”

“對濃綠陰中庭園,燕語鶯啼”

宅中有園,園中有屋,

屋中有院,院中有樹。

樹上見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林語堂筆下的庭園,

道盡浪漫質樸與閒適優雅。

一方蘭園天地中

寫意自然盡風華

葛洲壩·紫郡蘭園|庭園,寄託文人生活雅趣的理想之地

項目示範區實景圖

縱使千百年逝去,

無論是社會名士、還是文化大家,

終歸於ー方庭園,渴望屬於東方的詩情畫意,

直到今天,人們依然對庭園式生活懷有深深眷戀。

不論閒雅富貴,不論奢華別緻,

但求一方天地,

偷得浮生半日閒,管他春夏與秋冬。

“庭園”何處尋?

葛洲壩·紫郡蘭園於此而得。

項目現代中式園林,正是延續中國古典園林生活,

將時代簡約元素融入其中,

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又不失去傳統文化精髓。

用“施法自然”的生態美及植物、

小景等元素將現代建築構件串聯為一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