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揹負負擔,只因“接力貸”來幫忙

又到一年年底,“回家過年”成為了近來的熱門話題。每個外出的子女都想衣錦還鄉,奈何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部分人奮鬥一年下來發現除了年歲漸長外,多了的只有揹負在身上的各種貸款。

“超前消費”這個最初屬於歐洲和美國年輕人的標籤,也漸漸成為中國年輕人的消費觀。而大部分人超前消費的物品就是房子,房子成為了捆綁一家人甚至幾代人的工具。於是“接力貸”無孔不入的侵蝕著我們的生活。

不怕揹負負擔,只因“接力貸”來幫忙

什麼是接力貸?

所謂接力貸,顧名思義就是父母和子女兩代人接力還款,分為“順接力貸”和“倒接力貸”。

“順接力貸”,又被稱為“合力貸”,指的是以子女作為所購房屋的所有權人,子女方的父母作為共同借款人,貸款購買住房的住房信貸產品。

不怕揹負負擔,只因“接力貸”來幫忙

“倒接力貸”,則是指以父母作為所購房屋的所有權人,父母方的子女作為共同借款人,貸款購買住房的住房信貸產品。

無論是順接力貸還是倒接力貸,國家都管得挺嚴,明令禁止,銀行也不辦這一塊業務,基本上都批不下來。

不怕揹負負擔,只因“接力貸”來幫忙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國家明令禁止,但是存在漏洞想必就會有人鑽這空子。

接力貸“冒頭”

近日,滬上海多家房產中介人士明確表示,只要房子看好了,工資不夠還月供的話,父母可以參與還貸;若是購房者本身已有一套房,想借父母名義享受首套房利率折扣優惠,這樣的業務也能辦理。

不怕揹負負擔,只因“接力貸”來幫忙

然而,上海早在2016年就叫停了類似的接力貸業務。為何如今接力貸有“死灰復燃”之勢?

答案也很簡單:有需求就有市場。

通過合力貸可能可以貸到更多的資金。因為父母收入高,以父母的名義辦理貸款,相對額度更大。這樣父母和子女加起來就可以提高貸款額度,尤其是很多地方貸款額度偏緊時會有效。

不怕揹負負擔,只因“接力貸”來幫忙

相比合力貸,倒接力貸比較引人注意的一點往往是子女借用父母的購房資格或首套房貸資格。也就是說,在限貸、限購政策下,已沒有購房資格的年輕人,可以借父母的名義再度購房。另外,如果子女名下有房,父母名下無房,子女以父母(名下無房)的名義購房,則可以按照首套房利率來辦理房貸。

因為房價無法壓制性的上漲,於是人們大部分的財富都壓在了房子上面,相信只要房子在手,就沒有什麼辦不到的。這也導致了接力貸能夠在嚴令禁止下,依然活力十足。

今年,你“貸了”嗎?歡迎大家評論!

不怕揹負負擔,只因“接力貸”來幫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