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生存指南|為中產者,未慮勝,先慮敗

冰川思想庫特約研究員 | 張明揚

在這個地球上,可能沒有一個國家的中產比中國中產更矯情了,矯情到連自己是中產都羞羞答答欲拒還迎。

比如,中國中產這些年最喜歡拿來說事的就是所謂的“財務自由”:不談財務自由不足以談中產,沒有3個億不足以談財務自由。

“因為我沒有財務自由,所以我不是中產”……中國中產的自我期許,可真是天下第一了。

這不是謙虛,這是自負。


2019生存指南|為中產者,未慮勝,先慮敗


圖/圖蟲創意

2018年底突如其來(或許也是如期而至)的寒冬,不知道打醒了這些中國中產沒?

想要在寒冬中活下去,重要的不是你要做什麼,更重要的是你不要做什麼。因為你怎麼掙扎都無法自外於大時代的洪流,但至少可以不作死抱著鉛球死命往下沉。

和我一起念,去他的財務自由夢。

01

去他的賺快錢

中產的財務自由從來就是一個致幻劑,毒性大概比權健的火療還要強。

上班幹到40多歲,然後周遊世界……這是很多歐美富裕階層都未必能實現的夢想,偏偏就成為了中國中產的共同夢想。你不想上班,還想每天出去吃喝玩樂,你怎麼不去上天呢?


2019生存指南|為中產者,未慮勝,先慮敗


也許有人問,財務自由,難道想想也不行麼?

是的,想想也不行,想多了你就是在寒冬倒下的第一批人。

財務自由夢最大的惡意在於,你會由此產生“賺快錢”的高風險偏好。時不我待,因為只有“賺快錢”,才能實現40多歲退休的夢想啊。

因為想賺快錢,你才會去撲上全部身家去炒股,不過,這在中國語境內已經算是“理性投資者”了,這幾年下來也就虧個三分之二。比較有夢想的是去全倉中小創,因為波動大啊,漲停多啊,誰看得上藍籌一年那幾個點的分紅啊,2018年的賬戶虧損波動果然很大吧;最有夢想的是加個幾倍槓桿,恨不得2018年年內就實現財務自由,這些人應該在爆倉的巨響中壯烈犧牲了。

因為想賺快錢,你才會去買p2p,銀行理財那5%的收益都不好意思拿出去說。你不知道從哪裡聽說到中國是負利率,所以立志用自己的高超財技戰而勝之。

中國是負利率說得當然沒錯,戰勝它留給那些金融高手去得了,你一個連存款準備金率都搞不懂的金融小白坦然“負”點就得了,還真把自己當個人物了,負利率是普通中產可以戰勝的麼?

你還自鳴得意地認為,炒股風險很大,p2p收益穩定,誰告訴你的?宣傳單看多了?算了,批評p2p購買者實在是無趣,都已經這樣了,有意義的告誡在於,不要再想什麼“翻本”了,以後再有錢就老實存銀行吧,否則還有下一個陷阱等著一心翻本的你。

因為你想賺快錢,你才會去在這個時代炒房……炒房本身不是壞事,這些年誕生了上千萬個創富故事。我的炒房鄙視鏈很簡單,凡是供不起月供,還想買幾套快進快出的,就不要再參與這個遊戲了,因為你根本連轉做房東做長線的“二套方案”都不可能有。


2019生存指南|為中產者,未慮勝,先慮敗


▲某地樓盤開盤搖號現場(圖/圖蟲創意)

因為你想賺快錢,你才會去相信區塊鏈各種幣……不是說區塊鏈一定是騙局,而是普通投資者買這個就是作死。

因為你想賺快錢,你才會去相信什麼傳銷……

2019,作為一箇中國中產,你首先要告別的就是賺快錢。賺快錢,往往就意味著虧快錢。即使風險與收益對等(已經算是小概率),但我想問你,如果你把500萬變成了1000萬,你和你的家庭難道就會好到怎麼樣了;但是如果500萬虧光,等待你的可能就是家破人散。自己掂量清楚吧。

不想賺快錢,很多金融陷阱你也就掉不下去了。

02

去他的創業夢

對於個體而言,創業是不是好東西,我個人的意見是中性。但在寒冬中,缺乏足夠經濟積累和工作經驗,單純被前些年的創業熱所“蠱惑”,見賊吃肉不見賊捱打的人,基本遭遇的就是場悲劇吧。

創業的問題從來不是創業本身,而是你適不適合創業。在寒冬中,這一“適合”的標準變得更為嚴苛。


2019生存指南|為中產者,未慮勝,先慮敗


比如說,你有房子要供,你有妻兒(夫兒)要養,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如何防守,而不是如何進攻。

簡單來說就是,你得首先考慮家庭現金流的健康,如果養兒養房這些支出是剛性的,你也沒有足夠的積蓄去在中長期確保這些支出,就老實回來上班吧,就別折騰什麼創業了,你生活的首要目的難道不是“安全”麼,給妻兒一個有確定性的小康生活麼,這個都保證不了,就別扯什麼夢想,更別扯什麼發財了。

還是那句話,你發財了,你的孩子未必會更健康更幸福,但你或者入不敷出了,甚或破產了,你的孩子大概率不會健康和幸福。

在寒冬下,如果你是一個單身人士,“一人吃飽全家不愁”,你可以去創業;如果你有足夠的積蓄,並且在家庭和創業之間做好了安全的財務防火牆,虧光了也不會影響家庭正常的生活,OK,你也可以去創業。

你明明啥積累都沒有,指望妻子(丈夫)獨力去支撐起這個家庭,獨力養活孩子,自己心心念唸的想創業,並且百折不撓“連續創業”,心中總有團無法熄滅的創業火,我只能說,你或許有一天仍然會熬過冬天走向成功,但你的家庭和孩子一定能熬過麼?

有人說,在寒冬創業,比一窩蜂的熱潮期創業好,這自然是有道理的。但也還是那句話,請不要單純聊商業邏輯經濟邏輯,你的家庭邏輯生活邏輯呢?

當然,在寒冬創業也是有利好的,你很容易就被裁員了,並且找不到工作了,然後你就心無旁騖地可以去創業了。

03

去他的“買買買”

在經濟擴張的鍍金時代,很多人養成了借貸消費的習慣,年輕一代尤為熱衷,校園貸及各種“套路貸”由此盛極一時,似乎幾年時間就改變了中國人作為“儲蓄民族”的民族性。

坦白說,在通脹時代,消費以及借貸消費本身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可以視作戰勝通脹的“良策”。

2019生存指南|為中產者,未慮勝,先慮敗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你還得起。如果因為購物消費的理由而墮落到以貸還貸,甚至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我基本可以給你的人生下個武斷的定義了:你已經被中產開除了,當然,這樣的人,也不太可能成為中產。

對於中產而言,借貸消費往往不是什麼問題,這更像是中國中下階層的年輕一代面臨的時代痛點。

而且我相信,形勢比人強,在裁員等各種經濟壓力之下,中國中產前些年養成的各種“驕奢淫逸”式的消費習慣會改變的。凡是在你沒有錢時可以隨時停止的消費,哪怕是奢侈消費,我個人覺得都沒有什麼。

但問題是,有些消費並不是這樣。對於中國中產而言,這些年埋下的最大地雷往往是:期限過長的剛性支出。

比如,你買了一個很大的房子,每月要支付很高的月供,並且月供持續的時間很長。我當然相信你現在還得起,但你至少要做好這個心理及物質準備:如果你降薪了,甚至失業半年,這筆月供怎麼辦?

再比如,你準備給孩子去上一個很貴的學校,比如說國際學校。你至少也要去想這個問題:如果你突然沒錢了,學費付不起,你的孩子怎麼辦?你是否做好孩子可以從國際教育轉回公立教育的心理準備;或者說,你是否留下了一筆足夠的應變資金,為孩子的教育修好了足夠的防火牆,再或者說,目前的教育支出其實你並沒有“竭盡所能”,並沒有all in,而是留有餘力,有足夠的資源可以應對變數。


2019生存指南|為中產者,未慮勝,先慮敗


有了此種準備,你才能說你自己是一個“負責任的中產”。中產往往被稱作一個社會的穩定勢力和理性力量,但我更希望中產可以首先成為守護自己家庭的穩定勢力和理性力量。

當然,生活的很多焦慮會由此而來,但是,我寧願做一個焦慮甚至杞人憂天的中產,也不要做一個毫無應變能力像肉豬一樣等著被生活變數宰割的中產。

為中產者,未慮勝,先慮敗。

2019,你做好準備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