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走出的新晉獨角獸

富士康走出的新晋独角兽

在國內,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那些達到上億的融資金額的公司,大多數都在供應鏈、物流領域。

作者 | 貓仔

來源 | IPO那點事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2019年春節前夕,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宣佈正式完成A輪融資,融資總額達24億元人民幣,創下有史以來B2B供應鏈物流領域最大單筆融資記錄。

1

為何大家都去投供應鏈了?

其實大家如果關注一下近期的投資動向的話,在國內,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那些達到上億的融資金額的公司,大多數都在供應鏈、物流領域。

2019年1月14日,壹米滴答完成了18億的D輪融資。

2018年12月10日,G7完成了3.2億美元融資。

2018年12月4日,中交興路獲螞蟻金服領投7億元A輪融資

2018年12月3日,凱金科技完成了10億元的C輪融資

.......

在2018的資本寒冬,供應鏈、物流領域卻展現出資本熱潮,而在新的一年裡,僅一個月就拿下幾十億的融資,在略顯蕭條的市場中,展現出別樣的姿態。

而為何供應鏈領域能夠招致這麼多的資本青睞呢?

供應鏈是一個包含供應商、製造商、運輸商、零售商以及客戶等多個主體的系統。物流是企業運行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從零部件到最後的成品出廠,都需要運輸環節的參與,而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建立供應鏈的成本非常高昂,所以大部分的企業都會選擇物流外包。

富士康走出的新晋独角兽

2007-2016年工業、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委託代理貨運量佔比情況

2016年工業、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委託代理貨運量比上年增長7.9%,外包比例達到83.0%。而如此高的外包率,就出現了一批第三方供應鏈企業。像是怡亞通、寧波東力、瑞茂通等。

而相比較如今逐漸整合的供應鏈產業,而在早期的供應鏈產業都比較雜亂,與其是說供應鏈,不如說是物流倉儲服務。但是,隨著電商近幾年的發展,B2C物流企業開始崛起,三通一達相繼上市,再加上菜鳥物流破局,B2C物流領域打得相當火熱,帶動了整體供應鏈市場。2018年1-5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05.3萬億元,同比增長7.1%。

並且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在近幾年的發展,2B市場正在通過大數據整合信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根據《2018-2024年中國供應鏈物流產業競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2018年1-5月社會物流總費用為4.9萬億元,同比增長7.5%,比上年同期回落1.9個百分點。每百元社會物流總額花費的社會物流總費用比上年同期下降2.0%,比1-4月下降0.4%。

相比較2C市場的火熱,2B市場未能吃到電商領域的福利,但伴隨著電商發展同期出現的一些供應鏈企業,正在通過互聯網技術來改變整個供應鏈市場,從融資公司上也可以看出,做供應鏈技術支持軟件的G7,攜手螞蟻金服做供應鏈金融的中交興路等,“智慧物流”一詞經常出現在如今的供應鏈市場。一些早期成長起來的供應鏈企業也在在通過“智慧物流”優化自己的服務。

而如今拿下了開年最大單筆B2B供應鏈物流領域融資記錄的準時達又有什麼優勢呢?

2

富士康走出的新晉獨角獸

比起傳統的第三方供應鏈企業,準時達身上帶著大廠的基因。2013年,原本只供應富士康內部物流需求的企業物流開始面向社會,富士康正式啟用全新品牌“準時達”。

富士康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製造企業,大型企業在物流運輸方面的要求本就非常巨大,而電子製造行業的上游供應鏈參與方之多、原料及零部件的品類之豐富更加難以想象。儘管面臨公眾僅6年,但作為服務於富士康多年的準時達,在2B環節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

除了多年的上游供應鏈經驗外,而比起國內的2B供應鏈,準時達最大的優勢就是它的海外佈局,憑藉著通過早年作為富士康內部物流的基礎,2000年,準時達就開始佈局海外,準時達在北美、歐洲、韓國、日本、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建立了運營中心。憑藉著該優勢,準時達在眾多的供應鏈企業中得以脫穎而出,成為2B海外供應鏈的代表企業,涵蓋陸運、海運、空運、鐵運,並提供包含倉儲、關務、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的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

富士康走出的新晋独角兽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背靠富士康的準時達在行業開拓上一直非常大膽,從正式面向社會,無論是跨境電商還是全球化戰略,還是“智慧物流”,甚至是加碼供應鏈金融服務,富士康的企業物流成為社會物流的步伐邁得非常大。

3

結 語

背靠大廠,這是它的天然優勢,儘管進入市場不久,但是卻已經在供應鏈行業中摸爬滾打多年,告別了2018年的資本寒冬,2019年的資本市場,準時達用24億元的融資額開了個好頭,這個富士康走出的獨角獸的征程仍將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